︿

如何不讓大腸桿菌存活於生菜上?這是避免感染的唯一方式

BRYAN LE 2021年10月14日 07:00:00
(2008 © WordRidden , Lunchtime salad @ Flickr, CC BY-SA 2.0.)

(2008 © WordRidden , Lunchtime salad @ Flickr, CC BY-SA 2.0.)

Q:如何不讓大腸桿菌存活於蘿蔓生菜,或其他農產品上?

 

A:透過「烹煮」,才能避免細菌感染。

 

 

【科學原理】

 

大腸桿菌是經常存在於動物及人類腸胃道的細菌。儘管大部分大腸桿菌株都不具傷害力,但仍有少數可能造成人類感染,最常見的是大腸桿菌 O157:H7 型。

 

那麼農產品是如何被大腸桿菌所汙染?公共衛生調查追蹤數個不同源頭,其中一種是如牛或豬等家畜的排泄物被沖進灌溉用水中,然後來到農作物上。另一種是接觸了含有動物排泄物的未處理肥料上。

 

研究者也發現,受汙染農產品與野生動物間的關聯,如野豬、鹿、鳥會在田間翻找農作物,並在周遭留下排泄物。

 

(延伸閱讀:為什麼炒飯要用隔夜飯?除了口感之外還有這個好處

 

 

【你可以這樣做】

 

為了避免廚房中的食物原料交叉感染,處理不同農產品及肉品前,一定要用肥皂洗手(殺死細菌)。每次處理葉菜類及生肉前,砧板也應該用清潔劑清洗(或分開使用砧板,一塊處理肉,另一塊處理農產品)。大腸桿菌及其他細菌,如沙門氏菌,無法用清水洗淨,因為它們會頑強地附著於食物表面,「烹煮」是唯一避免感染的方式。

 

(延伸閱讀:在水裡加油可以防止義大利麵沾黏嗎?其實用這招就夠了!

 

 

*本文摘自《原來,食物這樣煮才好吃!:從用油、調味、熱鍋、選食材到保存,150個讓菜色更美味、廚藝更進步的料理科學》,聯經出版 出版。

 

【作者簡介】

 

BRYAN LE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食品科學博士。曾任職於食品技術學院學生學會,擔任數位和社交媒體副總編輯,並管理及撰寫官方部落格「當科學遇見食物」(Science Meets Food)。他亦獲得為紀念美國料理大師詹姆斯・比爾德(James Beard)而成立的獎學金。

 

因熱愛美食,故開始研究食物背後的科學原理。在過程中發現,透過控制溫度、濕度、酸度、鹽分等,可以神奇地改變料理呈現的風味。因此,他將研究過程集結成書,希望告訴讀者,只要掌握科學原理,就能做出美味佳餚。

 

 

【審訂者簡介】

 

陳彥榮

 

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副教授。臺大農業化學系畢業,日本東京大學生物化學博士。興趣廣泛,喜歡跨域學習、跨域合作,從事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喜歡天馬行空思考各種問題,也喜歡拉學生一起發想、一起實作。常告訴學生要擺脫「標準答案」的束縛,保留時間思考,從小創建自己的哲學觀,將來才會有獨特的見解,擁有與眾不同的創新力。

 

 

【譯者簡介】

 

王曼璇

 

輔仁大學哲學系、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畢業。喜愛閱讀、電影及貓,支持領養代替購買。譯有《攝影師的創造力之眼》、《一次讀懂哲學經典》、《一次讀懂商業經典》、《當彩虹昇起》。聯絡信箱:frannie19902002@gmail.com。

 

關鍵字: 生菜 大腸桿菌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