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引用寇謐將、葛來儀與宋文笛三位專家的觀點,對和統與武統可能性進行分析。(湯森路透)
中國解放軍軍機近來頻繁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外界質疑中共此舉是否在為「武力犯台」做準備,《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多位專家分析,認為中共不會侵台,而是會選擇「和平統一」。
台灣國防部部長邱國正6日在立法院曾表示,目前兩岸正逢他從軍40年來最嚴峻的時刻,2025年中共犯台成本將降低,並具備全面犯台能力。《CNN》報導,分析師認為,中國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入侵台灣,在未來12個月內入侵的可能性「趨近於零」。
自兩岸分治以來,北京對台灣發動的「侵略動作」多次讓專家做出犯台時程的預測。例如在2000年代初期,當時有專家認為中國會在10年內攻占台灣;2013年,台灣國防部預測中國在2020年將有能力攻打台灣。
3 PLA aircraft (J-16*2 and Y-8 ASW) entered #Taiwan’s southwest ADIZ on October 10, 2021. Please check our official website for more information: https://t.co/jZ0Np6lPxI pic.twitter.com/89npROLsls
— 國防部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R.O.C. 🇹🇼 (@MoNDefense) October 10, 2021
過去預測沒有實現,但報導認為,沒有侵犯不代表不應該心生警惕。專家憂心,倘若中共認為沒有「和平統一」的希望,可能將會採取更嚴厲措施來達到「一個中國」的目標。
中共軍機頻繁經過台灣航空識別區,10月4日單日就有56架戰機。報導整理出過去一年來的共機繞台的紀錄,2020年中國十一國慶前的九月,有出現單日將近20架的紀錄;2021年1月21日拜登就職後,也出現頻繁的擾台活動;七一建黨百年紀念日前的6月15日,也曾經出現單日派出28架的紀錄。
Our map inspired The Economist! Great map adding temporal information to the flight tracks, find it here: https://t.co/2MThIGpthV#Taiwan #ADIZ @TheEconomist @ECONdailycharts pic.twitter.com/DnCg7YgLAW
— CIGeography (@CIGeography) October 12, 2021
報導指出,讓中台關係惡化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源於台美關係升溫導致台灣高度自信,二是源於中國國內政治。
台灣在全球的影響力自2020年起逐漸增加,多國挺身捍衛台灣,例如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Nobuo Kishi)告訴《CNN》,「日本將對中國武力攻台的企圖做出相應的回應」;立陶宛也在9月時允許以「台灣」名義命名駐外使館。
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駐台北高級研究員寇謐將(J. Michael Cole)認為,美中之間日益緊張的局勢,幫助提升台灣的國際形象。他表示,「台灣意識到國際社會對台灣越來越寬容,日漸了解台灣作為自由民主國家,在意識形態衝突中所扮演的角色。」
美國公共政策研究機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的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認為,中國頻繁的共機擾台並非是入侵的前奏,而是在釋出政治訊息,讓美國與台灣不要越過「紅線」。她表示,「中國想把台灣關在一個盒子裡,並使用越來越多的脅迫手段,他們想要恫嚇台灣。」
Here is where you can listen and subscribe to the new "China Global" podcast:
— Bonnie Glaser / 葛來儀 (@BonnieGlaser) May 26, 2021
Apple Podcasts: https://t.co/0widHzU2su
Spotify: https://t.co/Zg30gFYgxB
Amazon: https://t.co/hVxqx8w4Wo
Stitcher: https://t.co/FI1FJAmSu5
(continued in next tweet) https://t.co/d69NZB5tFI
報導稱,儘管幾乎可以確認習近平會繼續連任總書記,但他通過「向台灣施壓」的舉動,試圖在2022年二十大前爭取支持。
報導引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學院研究員宋文笛(Wen-ti Sung)的觀點,對台強硬政策可以決定未來五年內,習近平會在黨內高層安置多少盟友。
宋文笛認為,「在這樣的時刻,以一些武力來鼓動民族主義情緒,製造『聚旗效應』,對當局者來說是好事。」聚旗效應即透過戰爭或外交危機,讓執政者在一個期限內取得高支持度,輿論者也會減少對政府施政的批判。
2022年中國有更重要的優先事項,一是在2月順利完成北京冬奧,二是即將舉行的二十大。這導致武力犯台的可能性複雜化。另外,影響中國武力犯台的關鍵因素,是習近平本人。
習近平10月9日講話中提到的「和平統一」是在暗示台灣,應該自發性的遵守那條紅線。此外,分析者也認為中國武力犯台付出的代價太大,從美國過去做過的抵禦中國犯台演習來看,可能會得到「代價高昂的勝利」。
I am quoted in this piece on Taiwan Strait tension, along with esteemed colleagues, @BonnieGlaser and @JMichaelCole1. Thank you @Ben_Westcott and @EricCheungwc for the chance to share my two cents.https://t.co/eWtuRtmAqF
— Wen-Ti Sung 宋文笛 (@wentisung) October 16, 2021
報導引用國立台灣政治大學選研中心的民調資料,台灣人想走向獨立的比例增加。宋文笛認為,由於香港反送中事件,和平統一為「一國兩制」對台灣人的吸引力非常低。
中國對台入侵不會毫無徵兆,可能會在對台灣本島採取行動之前,先襲擊台灣南面海域的島嶼,或是封鎖台灣的國際貿易。後者早已是司空見慣。在國際組織方面,疫情流行時,中國拒絕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也強烈反對台灣加入CPTPP;在經濟方面,台灣水果也被以介殼蟲為由禁止進口。
宋文笛認為,外交、經濟與軍事上的脅迫,可能會讓北京適得其反,破壞與台灣和平統一的目標,因為這些脅迫會讓台灣人之間建立更強的認同感。寇謐將則擔心,若中國發現沒有和平統一的機會,並造成習的聲譽或權力受損,屆時可能會採取武力手段。
中國除了頻繁軍機擾台之外,也不斷升級離台灣最近的3個空軍基地。
《The Drive》報導,中國從2020年初開始,在疫情流行期間不斷加強空軍基地建設。位於福建省的龍田空軍基地、惠安空軍基地還有漳州空軍基地,都只距離台北2、300公里,在這一年內進行小規模擴張。
報導指出,從衛星畫面可以發現停機坪升級,這可能意味未來飛機部署會增加,最近這些基地的飛機沒有明顯變化。報導認為,從戰略上來說,升級動作旨在恫嚇台灣,或是可以用於支持實際兩棲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