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正逐步緩和,這符合兩國現階段利益。至於能緩和到什麽程度,將視乎雙方的互動。(湯森路透)
10月6日,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與中國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專門負責外交的第一把手)楊潔篪在瑞士會談。一改兩人在半年前阿拉斯加會面時的火爆情景。兩人的閉門會議進行了六個多小時,會後雖然沒有共同聲明和記者會,各自發表的聲明也還有針鋒相對的成分,但語氣緩和得多。會後,還傳來雙方將爭取美中領袖拜登和習近平能在今年年底進行視頻會晤,猶記得在前兩個月傳出拜登希望與習近平視頻會晤被拒的新聞。
一下子,美中關係「畫風大變」,這預示著在未來一個階段,美中關係將從極度緊張進入緩和新階段。
美中關係緩和看似突然,但並非沒有鋪墊。事實上,此前一個月左右,很多事件都透視出了雙方釋出的善意。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有幾個。
首先是八月底,美國公開情報機關的《病毒溯源報告》的解密部分。拜登在幾個月前要求美國情報機構在90天内公開報告。中國一直認爲《病毒溯源報告》必定是美國「甩鍋(推卸責任)中國」的工具,而病毒溯源也是中國最「痛恨」的,因爲中國最害怕報告確認「實驗室洩露論」,這等於把幾乎整個全球疫情的最大責任都放在中國頭上。因此在報告公開前後,中國反美宣傳進入最高潮。整個外交系統和宣傳系統都歇斯底裏地推廣所謂毫無證據的「美國德里克堡製造病毒論」和「美軍在武漢軍人運動會中播毒」的陰謀論。
可是,《病毒溯源報告》表明基於現有資料,「無法斷定冠狀病毒是從實驗室洩漏的,還是由動物群體中的病毒變異引起的」,但肯定「不是中國故意製造的生物武器」,報告還强調,病毒溯源並不是「要追究個別國家的責任」。這樣,雖然報告還建議應該繼續「二期病毒溯源」,但很大程度上等於在疫情問題上放了中國一馬。這是拜登政府送給中國的大禮,讓中國大大鬆了一口氣。中國對美國的批判聲調也驟然下降了。
客觀而言,「實驗室洩露論」是一個情報問題和偵探問題,而不是科學問題。世衛總幹事譚德賽說,在3月份公佈的第一次世衛專家考察報告中(這份報告是中國專家和外國專家聯合寫成的),實驗室洩露論只是「極不可能」,不是「完全不可能」。但從另一方面看,從「極不可能」到「證實」實驗室洩露論,困難自然比從「極不可能」到「完全不可能」大得多。在時隔兩年,中國嚴格控制數據的情況下,無論溯源多少次,科學家都絕對無法得出實驗室洩露論的結論。
其次,在美國公開《病毒溯源報告》,習近平和拜登在9月10日出人意料地通電話,這是自2月份通話以來的第一次。很明顯,溯源報告讓美中打開對話的通道。而且,2月份通話主要是接觸性的,唯一的成果就是雙方要保持接觸。但這次雙方討論了「兩國應確保競爭不會演變為衝突」等明確的意向問題,釋放出非常明顯的緩和信息。電話中還提及一些很細節的事情(比如孟晚舟和加拿大人),表明這是非常實質、非常具體的對話。拜登後來還説和習近平的對話中,雙方都願意遵守「台灣協議」(Taiwan agreements)。
在拜習電話之後,美國一個出人意料的事也非常微妙地改變了雙方的情緒。美國記者Bob Woodward and Robert Costa出版了一本名爲《恐慌》(Peril)的新書,主要還是記敘川普的白宮歲月。然而最早轟動的情節莫過於書中有關美國參謀長聯會議主席米利(Mark Alexander Milley)的兩個細節。其一,在選舉前(去年十月份)和選舉後(今年一月初「國會山暴動」後),兩次打電話給中國軍隊的對應方,表明美國軍方一切穩定,保證不會對中國實施突然襲擊。其二,米利又向下級規定,如果川普下達任何核武器的命令,必須有自己副署才有效。
各方對米利此舉的解讀各有不同。有人指責米利跳過美軍總司令(即總統川普)和「敵方」「私下接觸」,犯下「叛國罪」、「通敵罪」等。有關核武器的指令,則有「篡奪」總統憲法權力之嫌。然而,筆者(和其他很多人)認爲,米利此舉是真正的愛國主義,因爲他把對國家的忠誠放在對總統個人的忠誠之上。米利倒不認爲自己是個英雄。首先,他與中國軍方的電話,不是「私下進行」的,而是有衆多軍方高層和國防部文職人員的參與,完全公開。其次,他認爲這種兩國之間的溝通「不過是日常的行爲」,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最後,在核武器問題上,也有尼克森時期的先例(時任國防部長James Rodney Schlesinger要求軍隊如果接到總統發射核武器命令,必須經過自己或國務卿季辛吉的批准才能執行)。
無論如何評價米利的行爲,在美中關係上的重點是公開了在外間看來非常緊張的關係,在私下還是有互相溝通避免誤判的機制。所以,外表劍拔弩張,裏面可能「卿卿我我」。一下子,雙方都有一種「不演了」的感覺。
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是九月中,美英澳突然宣佈締結「海洋三國協約」,並把核動力潛艇出售和和轉讓技術給澳洲。海洋三國協約在現階段毫無疑問針對中國,令中國勃然大怒。但中國官方和官媒的反應都不如想像中激烈。中國媒體初期的攻擊點還在延續阿富汗撤軍時對美國冷嘲熱諷的宣傳路線,重點放在「美國搶了法國的生意」、「美國背叛盟友」、「澳洲不知好歹」等方面,直接針對美國反而退居二線。
九月下旬的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拜登和習近平分別發表講話。雙方雖然還有不點名地批評對方的話語,但與其說是互相攻擊,還不如說是「互相保證」。拜登9月22日的發言,再次確認「美國不尋求冷戰」,「不讓競爭走向衝突」,這呼應了習近平在電話中說的,「中美關係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一定要搞好的主張。習近平講話雖然也與美國針鋒相對,但也再次强調中國「不會稱王稱霸」。
如果說以上這些表態都是「虛的」,那麽習近平在講話時,宣佈中國不再在外國新建煤電項目,就是中國送回美國的大禮。因爲這正是美國氣候大使凱瑞數次訪華要努力游説的成果。此外,中國還在國内推行「能耗雙控」(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在過去一個月左右,中國多地出現限制用電,東北地區還限制用電常態化,能耗雙控政策導致在地方突襲式、一刀切地推行減排任務,被認爲是最大的元凶。這更可見,凱瑞訪華的成功。總之,在民主黨進步派最關心的「氣候危機」問題上,中國用行動表明「中國是有誠意的」、「美中合作解決世界問題是有可能的」。
作爲回報,拜登在隨後(25日)主持首次四國夥伴關係(QUAD)元首線下會晤時,發表的聯合聲明中表示要在抗疫、基建、氣候變化、科技等領域開展合作,但沒有過多地提及安全事務。聲明雖提及四方聯合應對包括東海南海在内的印太地區的海洋秩序的挑戰,但並無點名中國。最重要的是,在台灣問題上,美國不發難。這是近期美國在涉及印太的雙邊或多邊聲明中,極爲罕有地不提及台灣或台灣海峽的一次,確立了這個聲明空前和緩的基調。
美中關係緩和的最重要事件,莫過於在同日(25日)發生的孟晚舟回家事件。
衆所周知,自從孟晚舟在兩年前被加拿大應美國要求拘捕和準備引渡以來,孟晚舟就成爲美加中三國關係不可繞過的絆脚石。
在中國看來,美國和加拿大拘捕孟晚舟是「蠻橫的長臂管轄」,完全非法,也是「瘋狂打壓華爲」的一部分。孟晚舟被扣是「中國人被美國欺負」,中國政府毫無退路,只能繼續煽動民族主義顯示自己的强硬。
在孟晚舟被捕後,中國隨即逮捕了兩名加拿大「間諜」,被廣泛地認爲是「人質外交」。相對於孟晚舟在加拿大「公主式」的生活,「兩個邁克爾」在中國從被拘捕到不公開審判定罪判刑,可謂不見天日。家屬一再情願,更令加拿大政府左右爲難。加拿大法律至上,對外堅持遵守(美加引渡)雙邊條約,對内堅持司法獨立(政府不干預法庭審批審判),在加拿大法官獨立地作出裁決之前,政府並無任何妥協的空間,只能公開呼籲中國放人,私底請求美國幫忙。
對美國而言,在筆者看來,孟晚舟雖然在法律上有可被起訴和可被引渡的法律基礎(也就是說,美國的起訴和加拿大根據引渡條約的拘捕都是合法的),但更多的還是美國制裁華爲的大行動的一部分,針對孟晚舟個人本身的意義不大。在某種意義上說出於政治考慮多於法律考慮,川普自己口無遮攔,說可以作爲談判的一部分,更給外間加深了政治打壓的印象。而且公平地說,由於管轄權問題,官司能否勝訴只是一半一半。在全球限制華爲已成定局的新形式下,美國繼續起訴孟晚舟的意義不大。
美國要起訴孟晚舟,卻讓盟友被中國打壓,這對「重視盟友」的拜登而言並不理想。通過司法部和孟晚舟達成延緩起訴協議,撤銷引渡請求,讓加拿大取消案件,讓孟晚舟回家的同時,交換兩名邁克爾回家,符合美國和加拿大的最大利益。何況,更中國在釋放了兩名加拿大人,還允許一對被中國限制不得離境的美國華裔姐弟能回家,相當於「一個換四個」,美國賺得多了。
孟晚舟事件讓雙方各取所需。中國宣揚「在中共統治下,中國人不再受欺負」,美國加拿大則通過對比,顯示美加對法治和人道主義的堅持。最重要的是,孟晚舟在中國「兩份清單」中,兩名加拿大人和美國姐弟也都在拜登的「清單」上。這次「人質交換」,證明了雙方是可以逐步解決「清單問題」的。
9月30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卡芙蓮·戴)在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表期待已久的首次對中貿易政策演講。她雖點出中國「沒有完成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采購承諾」,聲稱不放棄利用關稅作爲向中國施壓的手段,但最引人注意的還是,美國不但不尋求美中貿易「脫鈎」,反而要尋求「再掛鈎」(recouple)。
「再掛鈎」的提法預示著美國將會重新改變與中國的貿易關係。當然,「再掛鈎」不等於把原先的「脫鈎化」倒回頭。
首先,美國重整產業鏈,保證核心項目的供應鏈安全的決心沒有變,這從美國在四角夥伴關係峰會中的立場可見一斑。
其次,在中國購買美國產品不足的情況下,「再掛鈎」實際上是要求中國購買更多的美國產品,扭轉美中貿易關係的嚴重不平衡。不是美國更依賴中國的商品,而是中國更依賴美國的商品。這從戴琪指責中國沒有完貿易協議采購承諾,就可見一斑。
可見,「再掛鈎」不同於原先的掛鈎,它很大程度是一種「話語」,沒有扭轉美中貿易在川普時代的趨勢。但這種提法對緩和美中關係有很大幫助。
正是以上一系列的事件,才最後促成了蘇利文與楊潔篪的瑞士會談。總之,在經過長時間的美中緊張對抗之後,美中關係正逐步緩和,這符合兩國現階段利益。至於能緩和到什麽程度,將視乎雙方的互動。重點是,台灣將在一段時期内保持實質上的穩定。外表上的矛盾當然還會有,但通通都是「演出」多於實際。
※作者為旅美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