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中國攻台,美國會出兵協防台灣嗎?美國為何不說清楚對台灣主權的觀點?

US Taiwan Watch:美國台灣觀測站 2021年10月23日 15:30:00
台美關係的發展影響重大,始終備受關注。(湯森路透)

台美關係的發展影響重大,始終備受關注。(湯森路透)

「假設兩岸發生戰爭,美國會出兵協防台灣嗎?」

 

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反覆出現在美、中、台三方關係的討論中,並且受到熱議,但美國目前在戰略模糊的策略下,並不會直接回答這個問題。然而,有些人對戰略模糊的立意與原則常常一知半解,部分民眾甚至會因此對美國對台政策產生錯誤的認知,進而認為台灣只是美國的棋子,或是懷疑美國是否是在真心幫助台灣。例如,每次有重大軍購案推出的時候,即使軍購內容將大幅增加我國對中國的軍事嚇阻實力,還是有人認為這只是美國所要求的一種「保護費」。又比如,許多坊間謠言也認為這些美國武器都沒什麼用,因為美國不在乎台灣云云。但實情真的是如此嗎?

 

說起戰略模糊,就要談談美、中、台三國錯綜複雜的歷史。從越戰陷入泥淖開始,美國政策圈有愈來愈多人認為,美國必須要採取新的方式來圍堵共產勢力。而在1960年代,因為共產路線之爭、邊境領土糾紛、反對中國執行大躍進運動以及其後產生對蘇聯的債務問題等等一系列的衝突,造成中國與蘇聯徹底決裂,讓美國看到了「聯中抗蘇」的契機。於是,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訪中,緊接著1979年中美建交/台美斷交,以及中美三個聯合公報(1972年《上海公報》、1979年《中美建交公報》與1982年《八一七公報》),加上1979年因應中美斷交所通過的《台灣關係法》與1982年為了向台灣解釋《八一七公報》而提出的「六項保證」,確立了美國對中國、美國對台灣的基本政策方針。如果我們要用一個大標題來概括這些匯流集結起的方針,那就是所謂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

 

美國「戰略模糊」到底模糊了什麼?

 

我們可以從至少三個層面來解析什麼是美國對台海的基本戰略方針。第一,是美國在美中建交以來所奉行的「一中政策」(One-China Policy)。簡言之,美國只能承認一個中國的存在,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而美國對於台灣主權的觀點,則採取一個相對模糊的方式來處理。一方面說自己「認知到」但是並不「承認」中國的「一中原則」(One-China Principle)裡面說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說法,但另一方面也強調美國不會在台灣主權問題上採取任何觀點。這就是戰略模糊的第一個層次,也就是美國不會在公開場合明確地說清楚對台灣主權的觀點。

 

第二,美國強調海峽兩岸之間的主權問題紛爭,應該由兩造採取和平的方式解決。美國不會主動改變《台灣關係法》、不會主動要求台灣與中國進行談判,也不會在兩造之間進行調解。由此觀之,戰略模糊的第二層意義,就是美國在兩岸關係之間採取一個「不積極」、「不進取」的被動角色。美國不會明確地要求台灣或中國必須要在兩岸關係上推動什麼顯著的進展,也不要求兩造是否要展開談判以達成統一,或是追求一邊一國,一切都取決於兩岸關係的發展而定。換言之,美國的戰略模糊,就是去確保這個模糊曖昧的「現狀」繼續維持,因為台海和平穩定才能維護美國及其盟國在東亞暫時的最大經濟與安全利益。

 

第三,為了維持這個現狀,美國致力於維持台灣與中國之間的軍事平衡。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美國將在不會事先知會中國的前提之下維持對台軍售。對台軍售的目的,並不是要讓台灣擁有可以超越中國的軍事實力,當然也不是要反攻大陸,而是在某種程度上讓台灣的軍備可以成功嚇阻中國的武力侵略。根據前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解密的一份雷根總統時期制定的備忘錄,當中就明白指出,對台軍售時,出售武器的等級考量是要能夠匹配解放軍帶來的威脅。

 

不過,綜觀海峽兩岸的軍事實力,無論是在國防支出還是常備軍的數量,中國都遠遠超過台灣,兩岸之間始終處於不對等狀態。是此,為了加強嚇阻的效力,美國對於「若中國真的侵略台灣,是否會出兵協防」的這一假設情境上,一直都保持模稜兩可的態度。原則上來說,美國不公開表示會協防台灣(先前唯一的例外是在2001年,當時小布希總統曾經公開表示美國會防衛台灣,近期的發展則是拜登總統於2021年8月,在新聞台專訪時講說台灣是「北約組織」承諾的區域安全一部分,詳後述),但也不排除協防台灣的可能性,只是強調說會採取「必要措施」。而這就是戰略模糊的第三層意義,也是一般民眾普遍理解到的戰略模糊的主軸。

 

美國總統拜登。(湯森路透)

 

嚇阻中國

 

美國在軍事上模糊的安全保證,基本上是用來嚇阻中國的侵略;與此同時,也是要求台灣不要輕舉妄動(追求改變現狀),以招致最壞的後果。

 

過去,美國與中國有某種程度的共識,只要台灣不單方面宣布獨立,則美國與中國都不會試圖去改變這種模糊的現狀。畢竟從美國的國家利益出發,與擁有核武的全球第二大軍事國家中國開戰,將導致無法想像的後果。是此,即便在美中關係走到冰點的今天,美國也沒有明確的要主動把現階段的美中冷戰提升到熱戰的層次,或是公開放棄對台戰略模糊。例如在川普政府時期,國務卿龐培歐代表美國與日本、印度和澳洲外長在日本進行「四方會談」時,也曾經接受《日本經濟新聞》的訪問,指出美國會竭盡所能地維持兩岸間的和平,消除彼此的緊張情勢。由此可見,美國對台政策的大方針其實並未改變。

 

拜登政府上台後,將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定位為戰略競爭關係(strategic competition),多次公開表明中國對美國以及全世界的秩序帶來重大挑戰。而在台灣政策方面,各部門相關人士(例如:國務卿、白宮國安會顧問、國防部長)皆強調「對台灣的承諾堅定如磐石(rock-solid)」,這已成為當前美國政府對台政策的一個主要標題。然而,該「承諾」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在戰略模糊的指導原則下,美國並不會講清楚,我們唯一能夠確定的事情是,美國明白指出會幫助台灣加強自我防衛的能力。

 

簡單來說,戰略模糊最大的意涵,就是用來維持下列三個「現狀」:

 

(1)模糊不清的台灣主權定位。

(2)模糊不清的兩岸關係。

(3)模糊不清的美國安全保障。

 

美國政策圈多半認為,如果美國放棄戰略模糊,與台灣成立某種正式或非正式的軍事同盟,甚至是建交,則兩岸間的軍事平衡將被打破,造成中國必須更正面的來面對美國強權,尤其很可能會直接訴諸武力。

 

戰略模糊大辯論

 

事實上,近年美國政策圈已經出現不少檢討戰略模糊的聲音。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中國在各方面的發展都愈來愈強大,且開始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有些人認為,如果不把事情講清楚,則有可能會造成各方行為者誤判,例如當中國決策者認定美國不會出兵協防,則更有可能發動武力侵略台灣。

 

在政策圈當中,最「大咖」的論戰之一,來自外交關係協會智庫的主席哈斯(Richard Haass),他也是近年對中國的態度明顯從主張溫和與交往政策為主,轉為認為必須要用更堅定的手段對付中國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外交關係協會出版的「旗艦級」國際關係期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2020年9月推出了一系列論戰文章。哈斯等人最主要的論點就是,戰略模糊已經不再能夠阻止中國的侵略野心。

 

認為需要繼續戰略模糊的代表是葛來儀(Bonnie Glaser)。她反對的是無條件地做出軍事承諾,因為如果沒有審慎評估美國將對於「怎樣的」威脅做出承諾,反而會直接讓中國「豁出去」,選擇最直接的動武選項。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是台灣方面,葛來儀認為,雖然現在台灣執政者(蔡英文總統)的政策和行事作風相當穩定,且和美方的默契很好,但是美國無法確認接下來每一個領導者都是如此。事實上,美方的戰略模糊除了嚇阻中國之外,還有一個目的是要約束台灣不能在追求法理台獨(或其他刺激中國的政策)方面走得太遠,並且把防衛的責任丟給美國。最主要維持戰略模糊的論點在於,政策圈的不少人們認為,假設美國做出超過《台灣關係法》範圍的承諾,那有可能會變成長期對台政策的一部分,這就失去了調整的彈性。

 

在這波論辯當中,即使反對取消戰略模糊的人,也大都認為嚇阻中國動武是最首要的考量,尤其是假設戰略模糊不存在的話,中國就會認定收復台灣的可能性消失。這種做法很可能會讓中國下殺手鐧,與台灣及美國「硬碰硬」對決(否則無法對國內那些認定必須統一台灣的人們交代,尤其是被文宣教育長時間渲染出的大一統主義與國族主義影響的中國人),進而造成兩敗俱傷。也就是說,反對調整戰略模糊,並不代表對台灣不好、更不代表傾向中國。大家在辯論的是到底如何才能嚇阻中國動武。

 

從美國華府的角度來看,維持模糊的現狀,的確長時間以來都是最符合其國家利益的作法。即便美國面臨中國的霸權挑戰,嘗試正面壓制中國的這個節骨眼,華府的態度都沒有明確的改變。從成本效益的角度來說,戰爭帶來的花費與死傷,將無法跟現階段用圍堵方式來形成實質壓制中國的現狀比擬。也正因為如此,美國頂多只會「微調」戰略模糊,例如更加強調中國如果動武的話會付出很大的代價,以及不斷釋出訊號說美國會做必要處置,但不會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放棄這一策略,也不會明確地做出「會出兵協防台灣」的承諾。美中關係必須走到不可修復的那一步,美國才有可能會在台灣問題上,不再打模糊仗。

 

中國對台軍事威脅日益緊迫。(湯森路透)

 

戰略模糊往戰略清晰移動?

 

雖然美國暫時不太可能會放棄戰略模糊,但是我們仍然可以觀察到許多調整措施。除了美國行政部門不斷強調的,要加強台灣自我防衛能力之外,2021年3月份還出現了一個很值得觀察的發展。美國國防部於3月15日刊出一篇名為〈國防部闡述印太區域現況〉(DOD Officials Describe Conditions in Indo-Pacific)的文章,裡面對台灣地位做了一個非常清楚的表態:「中國領導人們談論在中國的統治下統一台灣,但台灣從來都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前文提到,美國長期以來的「一中政策」和「戰略模糊」這些方針,從來不會針對性的描述台灣地位,尤其行政部門的正式聲明總是會字字珠璣。在拜登政府上台後,許多人原本預期執政團隊會比川普時期更低調一點,更強調模糊不清的現況,但發展方向卻是往戰略清晰移動。拜登政府的作法可以說是首次以行政部門的名義,表明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當然,該份聲明並非正式聲明,只是出現在一篇文稿當中,而且7月份時,白宮國安會的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又重申一次「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這樣在台灣主權地位上面的長期立場。事實上,這段時間以來,美國並沒有針對台灣的法律地位做出太多跟以往不同的表態,但是卻在台海的安全防衛議題方面,拉攏日本、韓國、歐盟等盟友一起做出了很多措詞強烈的關注聲明,行政部門也多次強調台海穩定的重要性,並警告中國的擴張行為會付出代價。

 

近期最令人意外的發展是在2021年8月間,拜登總統接受ABC新聞台專訪時,提到台灣和日本及韓國一樣,美國以《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做出防衛的承諾,也就是當遭遇武力入侵的時候,美國會採取必要回應。在這個發言當中,台灣的地位被提升到跟軍事條約盟友一樣,而且還放在北約(NATO)的承諾底下。雖然說美方仍沒有明講其「必要的回應」具體內容,戰略模糊並未被打破,但相關政策的發展的確是往更清晰的方向移動。

 

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大體上來說,台灣關係的大框架仍有高度延續性,不過拜登政府上台後的美中關係仍然和川普時期一樣,是處於對抗和競爭的關係。也就是說,正因為近期美中關係的發展,讓美國必須要對戰略模糊的內容做出調整,比起以往來說,針對中國的戰略安全議題有更多更明顯的表態。

 

台灣人應該怎麼看?

 

對台灣的人們來說,美國明確的安全保障,的確可以增加人民幾分信心。但這種作法同時間可能會激怒中國,造成難以預料的衝突。我們除了要持續關注美國政策圈的辯論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察重點在於,美國的戰略模糊常常在台灣被許多「疑美論」者拿來當做反美的理由,認為美國隨時都會放棄台灣,所以我們應該對中國採取示好、扈從的策略。例如有些政客常常會講說美方不會協防台灣,甚至是美軍一定會被中國打敗的論點,而這些主張的背後立論往往是「遠美親中」。

 

以前美國戰略模糊的目的之一是要阻止台灣在兩岸議題上走得太快、太遠,但現在美國可能也必須要考量到親中人士散播的失敗主義,以及在中美競爭下,想要站隊到中國那邊的拉力。對一般的台灣人來說,辨識這些近乎於投降主義的主張,也是相當重要的加強自我防衛的課題。

 

※本文擷取自《為什麼我們要在意美國?從外交、制度、重大議題全面解析台美關係》,聯經出版。

 

作者簡介

US Taiwan Watch:美國台灣觀測站


因深感一般大眾普遍欠缺取得美國政治即時訊息的管道,且因語言隔閡、資訊不對等問題而有諸多誤解,2017年由一群關心台美關係的留學生及台美人(Taiwanese Americans)提出的關注台美議題、促進台美關係的公民外交專案發展而來,原名為「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於g0v「公民科技獎助金」提案並獲獎,發展至今成為非營利組織。美國台灣觀測站起先專門關注美國國會的台灣相關動態,後來持續擴展「守備範圍」,作為台美資訊的連結點、轉運站,以文字、影音、採訪等多媒體形式,生動地從台灣觀點出發分析美國政治,也從海外台美人草根觀點以及國際關係的角度推廣、促進一般大眾了解台美關係與美、中、台關係。除了建立正確、快速、方便了解美國動態的管道,也希望讓更多人理解,甚至參與美國的政策決策圈,連結台灣人、台美人、對台灣有興趣者,提高台灣在美政策決策圈的能見度。

  FACEBOOK(最文聞章、生猛新聞):www.facebook.com/ustaiwanwatch
  TWITTER(英文新聞發送站):twitter.com/ustaiwanwatch
  PODCAST(「觀測站底加辣」):
  Spotify-reurl.cc/0xDmWl
  Apple Podcasts-reurl.cc/Rb6296
  SoundOn-reurl.cc/95ZWWO

  [團隊成員]
  理事:廖英博(香菇,軟體工程師)、許亞傑、李大順(科技業)、孫英泰(律師)、陳方隅。
  編輯團隊:楊光舜、陳方隅、許亞傑、李昱孝、李可心。
  行銷與媒體總監:Harley Pan(哈利)。
  社群媒體:John Avila、Daniel Cheng(鄭詠儒)、Jenny Li(李爰錚)、Jean Lin。
  行政:林佳瑩(華府醫藥政策研究顧問)、黃名瑄(旅美南加會計從業人員)、李艾嶸(美國科技業產品經理)。
  財務:林奕宏(前西雅圖台灣同鄉會會長)。

主筆簡介

陳方隅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曾在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2019)以及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席格亞洲研究中心(2017)擔任訪問學者,對美國政治和外交政策圈有近距離的觀察。2014年與幾位政治學的研究者朋友們一起創立了政治學科普網站「菜市場政治學」並擔任共同編輯至今。

負責章節:2、3、4、6、12、13、14。

李可心

特愛看國際新聞的怪人,喜歡觀察不同的觀點、分析人事物。20歲時出了一本跟國際關係毫無關係的書《爸媽離婚再婚教我的事》,接著帶著對國際事務的熱忱,到紐約大學念國際關係碩士。幾年前毛遂自薦加入美國台灣觀測站,成為共同編輯兼 Podcast 主持人。目前在 IORG 研究團隊擔任研究員,也是《斐姨所思》主持群的一員,評論文章主要見於關鍵評論網。

負責章節:1、3、5、10、11、結語。

李昱孝

大學念經濟、研究所念外交。曾為AIT實習生,現為青平台諮詢委員、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助理以及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研究興趣為台美中關係與中國外交政策,相關中文評論多見於《上報》與《思想坦克》,另與他人著有《圖解簡明世界局勢2020年版:全球秩序進入洗牌格局,洞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思辨明斷大未來!》

負責章節:6、7、8、11。

許亞傑

被公眾事務耽誤的工程師,大學和研究所念資訊工程,但來到美國之後卻一頭栽進台美交流倡議的領域,對於如何在台、美兩地提升大眾關注雙方交流的重要性有興趣。「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發起人,白天用鍵盤寫code,晚上用鍵盤做外交。

負責章節:9。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