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布魯塞爾歐洲議會外的歐盟旗。(湯森路透)
英國人對於要加入歐洲所必須的心理調整仍未完成。英國於一九四五年把自己塑造成與蘇聯和美國平起平坐的大國。若是承認自己的地位不是如此,等同於要面對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英國是一個國力中等的歐洲國家,由海峽隔開與歐陸相望。那是一個難以接受的概念。五個世紀以來,英國參與歐洲事務只是為了擊敗任何威脅其統治地位的勢力。它往往在達成這個目標之後便退回到海峽對岸。一九四五年之後發生的種種變化使得這一立場越來越站不住腳。有些人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擁護英國是歐洲一分子的理想;但也有些人拒絕接受,想盡辦法試圖不讓他們眼中這個令人驕傲的民族國家走向滅亡。
經過一九四五年「三巨頭」在波茨坦會議的決定,蘇聯開始在東歐和中歐建立起一系列警察國家,以作為其與西方之間的緩衝地帶,並且藉此擴大了對東歐和中歐的控制。當時沒人能夠摸清楚史達林是否有朝著那個目標進一步發展的野心。邱吉爾在一九四六年發表的講話中總結了歐洲新的政治地理:「從波羅的海的斯塞斯(Stettin)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Trieste),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義大利和法國都有勢力強大的共產黨,經濟也搖搖欲墜,西方當時的局勢可以說是岌岌可危。艾德禮內閣中強硬的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Ernest Bevin)意識到,英國的生存關鍵建立在美國不能退縮到孤立狀態,並且要讓美國不放棄維持自由歐洲的承諾。英國自身顯然已無力繼續扮演這種角色。一九四七年,英國部隊從希臘和土耳其撤離。針對俄國鞏固其龐大力量的做法,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了他的信條作為回應:自由的人民不應該被少數人或外來壓力所征服。
一九四七年六月,美國實施馬歇爾計畫,向歐洲經濟復甦提供了援助。西方的資本主義經濟正是由於此計畫方得以復興和繁榮。同樣是因為對於俄國的擔憂,英國和法國在兩年前就已在《布魯塞爾條約》中與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結盟,保證共同和集體的軍事援助,以對付任何侵略者。蘇聯對柏林的封鎖加劇了人們對蘇聯可能採取行動的擔憂。柏林原本由戰勝國瓜分,但現在位於蘇聯領土之內。從西方空運物資的行動已經開始,而且西方明確表示,對空運任何干涉都會引發戰爭。由於美國壟斷了原子武器,這種情況沒有發生。
貝文的希望於一九四九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中得以實現,美國和西歐各國透過該組織共同成立了一個防禦聯盟,這將帶來接下來四十年的和平。在歐洲大陸上,「統一的歐洲」的想法開始興起,歐洲委員會於五月成立。值得注意的是,英國並未參加。英國也拒絕加入歐洲的防禦軍隊,而是同意以巨大的代價維持他們駐在歐洲的四個師,這導致英國外匯不斷地流失。然後,法國和德國在一九五○年共同建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儘管英國人有被邀請但是他們拒絕了,而且還反過來試圖阻撓該組織的成立。
英國決定不加入這個組織,這不僅意味著新歐洲的重點將在巴黎和波昂,而且日後當英國最終加入時,這也代表著它對於這個組織過去的形成和發展毫無貢獻。一個歐洲各國聯合組成的行動委員會於一九五五年成立。英國雖參加了這次會議,不過參與態度十分消極,並且不願意加深投入程度。然而,歐洲六個主要國家繼續就如何建立共同市場進行了磋商。時任英國首相的麥克米倫諷刺地將他們的其中一次會議稱為「考古挖掘」。
一九五七年,《羅馬條約》建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EEC)。在一段過渡時期之後,法國、西德、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之間的人員、服務和資本都將自由流動。彼此之間將沒有關稅,而對所有其他國家的進口將有統一的關稅。它們並且設立了歐洲社會基金(European Social Fund,簡稱ESF),以應付可能出現的任何調整。英國政府完全無法接受這些做法,因為它們認為這不利於英聯邦進口,而後者恰恰是英國廉價食物的主要來源。新成立的歐洲共同體的共同農業政策意味著,現有支持農民的方式將從補貼變為關稅,從而導致食品價格上漲。
作為回應,英國成立了一個與之競爭的組織—歐洲自由貿易協會(EFTA),其成員國包括奧地利、丹麥、瑞典和葡萄牙,目標是在十年內在成員國之間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自然地,它把歐洲經濟共同體看成一個市場,但它拒絕加入。《羅馬條約》規定,任何歐洲國家都可以申請加入,一九六一年,哈羅德.麥克米倫決定,只要歐洲自由貿易區和英聯邦的利益得到保障,英國或許終究應該加入。可惜,這並不容易,因為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在一九六三年一月否決了英國加入。在法國人看來,英國是美國的附庸,這與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成員國身分不符。
隨著英國經濟的不斷下滑,兩億五千萬人口的市場再也不能被忽視,於是哈羅德.威爾遜在一九六七年申請加入。戴高樂再次否決了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在此時開始被人們熱切地看作是振興英國經濟的手段。而英國經濟令人搖頭的狀態被戴高樂引為拒絕其加入的主要原因。時至一九七○年,戴高樂此時已下台,而英國首相現在是親歐主義者愛德華.希思。他提出英國第三次的申請,多虧了他嫻熟的外交手段,法國人才被說服同意英國加入。進入歐洲的決定在下議院進行自由表決,該法案於一九七二年七月獲得通過,英國於一九七三年一月一日正式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談判非常複雜,因此需要過渡時期進行調整。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的那一年,石油危機卻迫使歐洲陷入衰退。實際上,歐洲共同體並非萬靈丹。再加上同時發生的石油危機讓英國經濟的根本弱點暴露得更加明顯。工黨的大多數成員一直反對加入歐洲共同體,當他們於一九七四年重新執政後,便舉行了關於英國是否應該退出該組織的全民公投。在這個英國民主歷史上的罕見投票中,全國有三分之二的民眾投票,其中有百分之六十七點二的人支持留在歐盟。一個強烈親歐洲的政府會以行動來回應這種投票結果,然而工黨並不是這樣的政黨。它反對任何走向聯邦制的舉措,反對貨幣聯盟,也不喜歡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中英國議員的新選舉。
保守黨的柴契爾夫人也持同樣的態度。當她上台後,她發現這個國家承諾向經濟共同體提供大量的財政捐助,而實際上,英國比共同體九個成員國中其中六個還要窮。她於一九八四年贏得了一場關於英國應該分攤多少款項的戰鬥,支付金額比先前減少了一半。歐洲共同體於兩年後通過了《單一歐洲法案》(Single European Act),歐洲共同體在布魯塞爾的議會此後將在一系列廣泛的問題上擁有主權。英國憲法從未出現過主權可被分割的這種情況,這也預示了未來將發生的爭論。另一個問題是關於歐洲匯率機制(European Exchange Rate Mechanism)。根據該機制,沒有一種單一貨幣會主導市場,每個成員國都必須達成一項協議,確保任何一國貨幣的匯率在任何時候都不會低於匯率最低或是高於匯率最高的貨幣。每個主權國家也保留了適當情況下對其現有價值的匯率進行根本改變的權利。儘管柴契爾夫人希望英國不參與這個協定,但她的財政大臣希望英國加入。一九九○年十月,也就是柴契爾夫人下台前一個月,英國加入了這一協定。不過最終的結果是,英國在不久後就被迫退出。
關於英國和歐洲之關係的爭論在此之後仍在繼續。一方面,有些人認為歐共體(現在正式名稱為歐盟)不僅是英國主權的最後侵蝕,也是英國與前帝國國家聯繫的最後侵蝕。兩個政黨對它的態度都搖擺不定,而且造成自己陣營內部的分裂。工黨最初是將歐洲經濟共同體視為資本主義的巢穴,而保守黨則把它看作是祕密地促進社會主義的代理人。許多人接受了新的歐洲理想,認為英國有可能在這項有遠見的努力中發揮重要作用,儘管這需要人民在政治、社會和文化上有劇烈的調適。
※本文擷取自《大不列顛兩千年:從羅馬行省、日不落帝國到英國脫歐,王冠下的權力更迭及對世界秩序的掌控》,聯經出版。
作者簡介
羅伊‧史壯(Roy Strong)
歷史學家、作家和園藝家,曾任英國國家肖像館和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的館長。著作約四十餘本,涉及各式各樣的主題。於1982因為對藝術的貢獻而被封為爵士,於2016年因為對英國文化發展的貢獻而被封為「榮譽勛爵」。居住於赫里福德郡,在此寫作與從事園藝。近年出版了三卷日記:《輝煌與苦難1967-1987)、《場景與幻影1988-2003》和《象徵與預兆2004-2015》。
譯者簡介
陳建元
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碩士,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系博士。譯有《羅馬的崛起》、《聖殿騎士團》、《想想歷史》、《時代的先行者:改變歷史觀念的十種視野》(合譯)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