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上一代民主派就像《無間道三》

一個律師的筆記本 2021年10月23日 07:00:00
2000年5月10日,香港立法會曾提出「反對台灣獨立」議案幫北京搖旗吶喊。結果,民主派議員紛紛附和,連一張反對票都沒有。(湯森路透)

2000年5月10日,香港立法會曾提出「反對台灣獨立」議案幫北京搖旗吶喊。結果,民主派議員紛紛附和,連一張反對票都沒有。(湯森路透)

坦白說,作為一個不年輕的臺灣人,我對於香港上一代的民主派人士,有相當惡劣的印象。在後冷戰和平的黃金時代,他們夢想只要跟北京合作,遲早有一天可以實現和平演變,成功建設所謂「民主中國」。

 

在這個大方向的指引下,香港其實不是終極關懷所在,臺灣更無足論。於是,他們對臺政策的基調,就是跟北京手牽手,一起對臺灣丟石頭。在《無間道三》的片頭,黎明飾演的香港警官用栽贓手法抓了兩個臺灣軍火商,打上一頓再送中,就反映了當時香港的氛圍。

 

當然,《無間道三》只是戲劇(而且我覺得沒有第二集好看),但實際情況也差不了多少。舉例而言,在2000年5月10日,香港立法會就曾經提出「反對台灣獨立」的議案,幫北京搖旗吶喊。

 

結果,民主派議員紛紛附和,連一張反對票都沒有(只有吳靄儀口頭表示反對後棄權)。民主派元老司徒華,甚至還用貌似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責罵臺灣方面是「千古罪人」,順便藉機展露他的同志們前一年來臺出征李故總統的「戰功」。

 

後來的歷史發展證明,他們的「民主運動」完全建立在一派天真之上(假如不是明知故犯)。至於他們自詡的「法治」,在強權面前根本不堪一擊。事實上,英美的法治之所以得以維繫,關鍵在於國家與社會的權力平衡。一旦脫離了那個環境,即使徒具普通法的形式,所謂「法治」也只不過是優孟衣冠。

 

如今,優孟衣冠原形畢露。當年那些cosplayers,有些已經逝世;有些在利用價值耗盡之後,被他們昔年支持的政權所清算;有些則是跑到海外,呼籲包括臺灣在內的其他國家,繼續支持他們的「民主運動」。

 

Well,這是黑色幽默嗎?

 

不錯,強敵當前,如果真有需要,放下舊惡不是不行,但就算要合作,為什麼是跟你們合作?你們曾經在自己的家鄉引狼入室,怎麼知道不會又在別人家如法炮製?就算要同情,那些被你們害慘的新生代香港人,不是更值得同情嗎?他們才是最大受害者好不好?

 

說穿了,就算要支援民主運動,再怎麼看都有更值得支援的對象。至於這些「民主派」的最大實績,就是以後續世代的和平安穩為代價,享受了一段紙醉金迷的歲月。

 

總之,香港有人值得幫,但絕對另有其人。至於這些「民主派」出來喊民主?我想到的是吳三桂起兵號召反清之後,時人回應他的一首七言律詩:

 

李陵心事久風塵,三十年來詎臥薪?

復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

丹心早為紅顏改,青史難寬白髮人。

永夜角聲應不寐,那堪思子又思親。

 

※本文經作者授權,標題為編者所加,原標題為「帝秦何必又亡秦」,原文出處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