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維基百科)
戈登當了一輩子的軍人,沒有看過用這種方式處置敵軍降將的,尤其是以砍頭的方式,一定讓他深感震撼,使得他開始懷疑自己為清朝打仗的目的與意義。
在蘇州、常州等戰役建功之後,戈登得到了皇帝的賞賜,李鴻章也請旨裁遣了「常勝軍」。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戈登拒絕了白銀萬兩,提出了特別的要求,他不要財富,只要地位與榮耀。幾經討論,皇帝終於同意給戈登「著賞穿黃馬褂,賞戴花翎,並頒給提督品級章服四襲」(《清穆宗毅皇帝實錄》)作為賞賜。
得到頂戴,戈登就要回去英國。在他寫給家人的信中,特別提到中國人千方百計阻止皇帝賞他黃馬褂,但他終究還是得到了,因為他堅持除了黃馬褂以外其他什麼都不要。
他又在信中對母親說,他要將太平天國忠王的佩劍帶回去,母親會喜歡的。這把佩劍用太平天國的旗子裹著,而忠王最後就是被自己的劍斬殺了。
戈登是大英帝國輝煌時期的軍人,講究榮譽與尊重,而輕視金錢。他身上帶著強烈的英雄主義氣息,所以在中國成就了這些事業。回到英國後,大家不再叫他Charles Gordon,而是改稱Chinese Gordon,因為他的確是中國的官員,具備中國從一品提督的身分。
洋人當中,還有一位官品也很高的,那是丁韙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 1827- 1916),曾經受賞「二品頂戴」(《清德宗景皇帝實錄》)。
十九世紀中葉,即使在歐洲,民族主義都還在發展當中,國族概念有曖昧的灰色地帶。原本在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和英、法等西方國家是敵對的,中國人已經意識到西方人要來搶奪利益, 而且不覺得、也不相信西方人可能相對給中國帶來什麼利益。
然而太平天國事件改變了清廷的看法。清廷不得不承認,和洋人來往畢竟有時也會有好處。
原先社會中有些人接觸到像伯駕帶來的西方醫術,包括連林則徐都體會到西方的益處。到太平天國騷亂之後,洋人科學技術有用的事實,帶給中國士人逃躲不開的巨大衝擊。
本來天真地想要將洋人擋在門外的想法維持不住了。一方面英法聯軍長驅直入攻進北京城, 甚至燒了圓明園,清楚證明了洋人是擋不住的;另一方面,在對付太平天國的動盪時,竟然有美國人、英國人的協助能夠產生這麼大的差別。
如此情況促使西洋事物以驚人的速度湧入中國,其速度與幅度都超過後來歷史中所記載的。為什麼歷史記錄和真實情況有落差?
因為從宏觀的角度看,中國改變的速度很慢,尤其在外患壓迫下,更顯得中國的變化遠遠趕不上危機的升高。但如果換從微觀的角度看,一件件、一項項去考察這段時間中引進來的西洋事物,那清單會很長,而且物物事事彼此密集接踵。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冊。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