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阿拉丁的魔毯現在到雲林也看得到

楊文琳 2021年11月02日 15:34:00
雲林縣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表示,移動聚落的議題跨足嘉南平原的時空歷史脈絡。(主辦單位提供)

雲林縣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表示,移動聚落的議題跨足嘉南平原的時空歷史脈絡。(主辦單位提供)

神話阿拉丁的魔毯現在到雲林也看得到!「移動聚落-2021雲嘉嘉營藝術連線」即日起在雲嘉南四縣市登場。


「移動聚落-2021雲嘉嘉營藝術連線」登場,加上雲林縣正值顏思齊開台四百年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同時上場兩大具指標性的藝文活動,雲林縣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表示,移動聚落的議題跨足嘉南平原的時空歷史脈絡,對於雲嘉南的文化溯源,有著重大深度的意涵,不管是宗教信仰、日常生活、常民飲食,透過藝術家的創意詮釋,展現雲林縣做為中部文化發源與推展的重要角色。


至於為什麼要以「移動」做為展覽主題,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表示,平日人們生活在一個固定的點,所見所聞非常侷限,「移動」其實是給人們一種更直接的指令,當身體、大腦、整個外在和內在一起動的時候,思維和感官會重組開啟,產生更多意義和火花,就如同聲音藝術創作《一起搭乘的某個遠方》,坐著火車移動身體的同時,透過感官、聆聽、戲曲、人聲交錯,讓旅行不再是走馬看花,而是與在地更深度的連結。陳璧君舉例說,雲林台西是台灣丁姓宗族最大聚居地,根據丁姓族譜記載,雲林台西是阿拉伯穆斯林的血統後裔,處長陳璧君說道:「因為一個人的移動,最後成為一個聚落,這其實是雲林非常典型的移動聚落生活狀態。」在藝術家林正偉《交託給風》的創意表現下,魔毯飄起有如盛載著400年前祖先來台開墾的夢想,而多元的文化需要自由與包容,才會共榮共好。


雲林縣長張麗善(右)與文化處處長陳璧君一同仰望如阿拉丁的魔毯。(雲林縣文化觀光處提供)


處長陳璧君也認為,藝術表現形式不一定要抽象難懂,藝術其實是日常生活的展現,像許祐綸的作品是收集父母每日睡前的日常塗鴉,讓遠居外地的她透過畫作來構築她對於虎尾家鄕的想念與珍視;另一幅由張致中創作的《浮雲之林》,遠看有如北港朝天宮的意象,但近看會發現,作者透過拼貼拓印圖像,加入工商業與當代都市景觀,以輪廓野台的形式,重現宗教廟宇的樣貌。「移動聚落-2021雲嘉嘉營藝術連線」雲林場展覽只到11月7日,除了一、二樓的藝術家作品之外,雲林故事館也同步展出戲偶與編織作品,歡迎還沒去逛展的朋友們把握機會前往一睹奇妙的魔毯。

關鍵字: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