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向俄羅斯購買24架Su-27的最終改良型Su-35S,該型戰機擁有更優異的航電系統與引擎,大幅增強空中作戰能力。(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
在1980年代,隔著台灣海峽對峙的雙方,台灣使用的是F-5E/F與F-104,中國解放軍使用的主力戰機則是仿自前蘇聯MiG-21的殲-7,與將MiG-21機體放大後自行改良設計的殲-8。當時的國際情勢與今日非常不同,前蘇聯尚未垮台,美國正在積極進行「聯中制蘇」的外交策略,與中國的關係正處於蜜月期,不止已準備出售F-16 A/B型戰機給中國,連法國也努力向中國推銷幻象戰機。台灣則在外交處境越來越艱困下,決心自己發展防禦型戰機,在美方的協助下,IDF完成原型機的試飛,當時政府預計生產250架以上,供台灣空軍使用。但接下來的歷史巨變卻改變了這一切,前蘇聯解體,並導致東歐國家走向民主化,中國血腥鎮壓學生運動釀成六四天安門事件,進一步讓已經不再需要「聯中制蘇」的美國聯合西方國家發動了武器禁運措施,使許多中美軍事合作計畫胎死腹中。
就在國際大環境的改變下,美國與法國先後改向台灣出售F-16A/B Block20與幻象2000戰機,中國則在兩頭落空後,轉而向俄羅斯求購新型戰機。當時的俄羅斯在前蘇聯解體後,經濟困頓,軍工產業幾近斷炊,於是同意出售當時手上最先進的Su-27戰機,這是當時蘇霍伊設計局研發的重型空優戰機,與米高揚設計局的MiG-29輕型多用途戰機形成高低搭配,是前蘇聯新一代的空軍主力。中國分數次採購約76架左右,型號是Su-27SK,「S」是量產型、「K」則是商業外銷型的意思,同時取得俄羅斯授權在中國自行組裝生產,稱為殲-11。中國戰機命名方法與俄羅斯不同,反而與美國較類似,是以戰機的功能為區分:F-16的「F」是戰鬥機之意,殲-11的「殲」是殲擊機之意,也就是戰鬥機的中國名稱。俄羅斯則以生產研發單位為區分,Su-27的「Su」代表蘇霍伊設計局,Mig-29的「MiG」則代表米高揚-古列維奇設計局(簡稱米高揚設計局)。
殲-11確實生產數量眾說紛紜
殲-11的確實生產數量眾說紛紜,因為後來中俄雙方出現合約糾紛,曾一度停止合作生產,再加上最早期的Su-27SK服役二十餘年以後,已陸續退役,但一般估計目前Su-27SK與殲-11合計仍約有百餘架左右。中國購入Su-27SK以後,雖然暫時填補了主力戰機的不足,不過中國空域廣大,且仿自MiG-19的殲-6性能早已落伍,殲-7、殲8的早期型也已瀕臨壽限,Su-27與殲-11的數量並不足以填補空防的漏洞,而且Su-27與殲-11精密昂貴,也無法大量生產部署,中國空軍需要另一款輕型多用途戰機以為輔助,就如MiG-29所扮演的角色一樣。再加上中國也希望能發展自己的國產戰機,平衡並培養南北兩個航空工業集團,於是在北方的瀋陽飛機工業公司(瀋飛)組裝生產殲-11時,同時也讓南方的成都飛機工業公司(成飛),積極發展自行設計研發的殲-10戰機。
殲-10的發展歷程其實從很早就開始了,遠在中國獲得Su-27SK之前,中美關係還處在蜜月期之時,中國就已積極構思殲-7、殲-8的後繼機種,展開了「十號殲擊機」的設計工程,只是進展的並不順利。剛好那時以色列的Lavi少獅戰機因各種因素而被迫中止研發,不甘損失的以色列於是找上中國,希望提供Lavi少獅戰機的技術,協助中國突破發展殲-10的瓶頸。但好景不長,正當一切都很順利進行時,天安門事件所導致的武器禁運讓以色列的技術人員被迫撤離,殲-10的發展又陷入長期停頓,直到後來中國取得俄羅斯技術支援,改用俄製發動機與各種航電系統後,殲-10才於1998年首度試飛成功。也因為其特殊的發展歷程,繼承了部份以色列Lavi少獅戰機的特徵,而Lavi少獅戰機又與F-16有極緊密的血緣關係,因此這三型戰機都採用較少見的機腹式進氣口,外型有其神似之處。
殲-11與殲-10逐步量產以後,與Su-27SK滿足了中國的基本空防需求,大批的舊型戰機如殲-6、早期型的殲-7與殲-8開始一一退役,中國空軍的空戰與攔截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這時中國空軍開始希望能進一步加強空中對地攻擊能力,但屬於空優戰機的Su-27SK與殲-11卻都只有基礎的對地攻擊能力,與中國空軍所希望的還有一大段距離。而俄羅斯也看出中國的需求,不斷派出進一步加強對地攻擊能力的多用途改良型Su-27SMK到中國參加航空展。可是因為Su-27SMK開價實在太昂貴,性能也無法滿足需求,中國空軍幾經評估以後決定放棄。急需戰機訂單的俄羅斯,於是將前蘇聯時代就已經開始發展,利用雙座型Su-27UK為基礎所研發的重型長程戰鬥轟炸機拿了出來,進行現代化升級後,稱為Su-30MK戰鬥轟炸機,並積極向中國、印度等國家推銷。
24架Su-30MK2擔任海上攻擊任務
Su-30MK是極為出色的重型戰鬥轟炸機,其特點在航程長、酬載量大,可掛載各種精確攻擊武器,同時有兩名飛行員,可分擔繁瑣的對地攻擊任務。中國分批引進了73架左右,型號是Su-30MKK,第二個「K」是俄文裡「中國(китай)」的第一個字母,所以Su-30MKK也就是「Su-30現代化中國商業外銷版」之意。在成功引進了Su-30MKK以後,中國解放軍的海軍航空兵部隊也希望引進航程更長的海上戰鬥轟炸機,以彌補當時強-5與殲轟-7航程不足的問題,但Su-30MKK是專為陸上攻擊所設計的,因此改為引進Su-30MK2這款專門為海上攻擊任務所改良設計的衍生型,Su-30MK2擁有更適合海上搜索的長程雷達與發射中、長程空射反艦飛彈的能力,中國海軍航空兵部隊共引進24架Su-30MK2,不過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依原先計畫進一步採購更先進的改良型Su-30MK3。
俄羅斯同時還發展出Su-34重型長程戰鬥轟炸機與其海軍專用型Su-32 FN,其特點是採用雙座式並列座艙,所以有個非常明顯的寬大扁平機頭,因此得到「鴨嘴獸」的暱稱,也曾經多次傳出中國有意引進或取得俄羅斯授權生產,只是到目前為止仍未有確切的消息。但中國的確開始仿製Su-30MKK,命名為殲-16,已有原型機的照片曝光,只是仍未見量產。至於殲-15則是仿自Su-33,當中國從烏克蘭買回興建到一半的瓦良格號時,就已開始思考如何獲得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其中一個方案是向俄羅斯採購Su-33,這是SU-27的海軍艦載機衍生型,無奈雙方因為價格、採購數量的問題而談不攏,最後中國改向烏克蘭購買Su-33發展測試時期的一架試驗機,再加上自己組裝Su-27的經驗,仿製出Su-33艦載機,並命名為殲-15,也就是瓦良格號改名為遼寧號後,目前艦上所使用的艦載機。
Su-27戰機家族成解放軍空中作戰主力
至此,俄羅斯的Su-27戰機家族已成為中國解放軍的空中作戰主力,同時中國也從組裝或仿製這些戰機中,獲得極為寶貴的先進戰機生產經驗,在成飛與瀋飛分別生產與組裝殲-10與殲-11後,也開始對這兩款戰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升級與改良。在殲-10方面,最初定型量產的批次被稱為殲-10A,殲-10A的雙座教練機型則稱之為殲-10S,雙座教練機型除了可訓練學員外,通常也較適合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因此殲-10S也加強了部份的對地攻擊能力,殲-10B則改善了最為人垢病的進氣口設計與部份氣動力外型,並更換中國自製的新型雷達與射控系統,而最新的改良型是殲-10C,從目前可得到的資料判斷,極可能增強了通訊與電子反制能力。此外,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推動殲10戰機的外銷計畫,其商業外銷型稱之為FC-20,已在近期的航空展中亮相。
Su-27SK在中國的組裝的稱為殲-11A,但殲-11A已與Su-27SK所有不同,一般認為中國嘗試採用部份自製零件與機身材料,而這也是後來俄羅斯與中國爆發合約糾紛的原因。在雙方的合約糾紛落幕後,以殲-11A為基礎,更換新型電子作戰系統以增強作戰能力的稱之為殲-11B,中國也曾嘗試在殲-11B上換裝自製發動機與雷達。雙座教練機型稱為殲-11BS,同樣增強了部份對地攻擊能力。殲-11BH是海軍所使用的海軍型,殲-11BSH是其雙座教練機型。殲-11C發展歷程不明,中國極度保密,可能是研發匿蹤技術的測試機。殲-11D則是目前的最新改良型,換裝了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AESA)。至於FC-1梟龍戰機,則與殲-10、殲-11家族無關,是中國與巴基斯坦合作,在殲-7的基礎上研發出來的外銷型戰機,在巴基斯坦稱為JF-17雷電戰機,中國空軍並未採購使用。
不過Su-27畢竟是冷戰前就服役的戰機,與F-15、F-16算同一世代,在同世代戰機都已服役二十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中壽性能提升計畫(MLU)時,次世代的匿蹤戰機如F-22與F-35也已陸續服役。面對這樣的新壓力,中國採取了自製與外購同時進行的策略。在自製方面,由成飛研發了也具有匿蹤外型的殲-20,目前原型機已試飛成功,而瀋飛則同時推出了殲-31,官方名稱為FC-31。中國同時研發兩款新型戰機是為了採高低搭配,或是要平衡南北兩大飛航工業集團,目前還不得而知,但過去以FC為系列編號的,通常都是外銷型,因此FC-31也極有可能是中國為了外銷市場所研發設計的次世代戰機。至於在外購方面,則向俄羅斯購買Su-27的最終改良型Su-35S,該型戰機擁有更優異的航電系統與引擎,大幅增強空中作戰能力,中國目前購買了24架,已開始逐步交付。
機型太多衍生浪費
看了中國新一代戰機琳瑯滿目的型號,一方面覺得中國不斷推陳出新,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建立自己的航空工業,但另一方面也突顯出共產國家在不受國會監督下,不斷過度進行國防投資的問題。就以美國為對照,JSF聯合打擊戰鬥機的研發生產之所以會不斷延宕,關鍵就在於美軍嘗試以單一的一款戰機,來滿足空軍、海軍與海軍陸戰隊的需求,而這並不是美軍第一次嘗試讓海軍與空軍使用同一機種,遠在F-4幽靈式戰機服役時,就已有過不甚成功的經驗。那為什麼美軍在有前車之鑑且飽受外界質疑之下,仍然執意推動通用戰機計劃,原因就在於其簡化後勤所帶來的效益極大,能節省下極龐大的國防資源。也因此模組化升級設計與通用系統就成為了美軍的顯學,從彈藥到車輛、從戰機到飛彈,無處不見這樣的思維,甚至海軍各艦艇通用的防空飛彈,就直接命名為「標準」飛彈。
從標準飛彈到聯合打擊戰機,美軍不斷試圖簡化機隊與武器裝備,但中國剛好以相反的方式發展,雖然可以理解這樣邊改邊學的發展方式,但同時操作這麼多款戰機,又不斷推出衍生型,每一種衍生型還都只生產很少的數量,最後形成極為龐雜的機隊,這背後所浪費的資源恐怕極為驚人,而這樣的情況不止出現在中國新一代的戰機上,同時也出現在海軍艦艇與陸軍裝備中,與過去蘇聯的情況非常的類似。
台灣過去因為國際處境困難,外購武器不易,又常因政府換屆而導致政策改變等因素,每每出現重複投資的情況,如外購魚叉反艦飛彈與自製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外購愛國者防空飛彈與自製天弓防空飛彈,外購M60 A3 TTS戰車與自製M60H勇虎戰車等,雖然很多情況是無可奈何下的選擇,但台灣的國防資源更為窘迫,更需要主事者引以為戒,謹慎規劃不要再重蹈覆轍。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