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習會落幕,《紐約時報》分析雙方分歧依舊。
拜習會16日落幕,《紐約時報》分析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線上會談長達約3個半小時,但並無重大突破,雙方因互不信任而關係冷淡,但只要兩人對話能緩和(détente)美中緊繃關係,即可視為外交進展。
雙方談及台海、印太自由、人權、氣候問題及疫情合作,雙方雖都同意保持持續對話,但分歧依舊明顯。
(延伸閱讀:「拜習會」敏感議題 習近平稱:若台獨突破紅線,我們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
拜登與習近平試圖防止美中爭端升級成更廣泛的衝突,但在會晤結束後,美中未發表兩國元首峰會常有的共同聲明;回顧2019年「川習會」後,雙方也未發表共同聲明,為美中關係惡化留下印記。《紐約時報》分析,兩國在元首會晤的和平表面下,仍然激烈互鬥,緊張局勢不易化解。
美方資深官員在拜習會落幕後也向媒體坦言,「我們原本就不預期會有突破,結果確實沒有」。
美中會後各自發表聲明,著重議題態度也顯分歧,《紐約時報》認為,形同兩國互相數落不滿之處,妥協空間有限。
根據白宮聲明,拜登在會上關切新疆、西藏、香港人權問題,及中國的「不公平經貿政策」;中國官媒則指出,習近平說美國一些人支持台獨是在「玩火」,並明確警告世界恐重回半世紀前超級大國對峙局面、呼籲美國不打「新冷戰」。
《紐約時報》認為,中國此舉是直指拜登政府與理念相近國家結盟對抗中國的戰略。
前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羅素(Daniel Russel)表示,拜登與習近平都不滿意美中關係現狀與對方作為,但兩人也都警覺兩軍爆發事端可能迅速失控的風險。
目前,川普任內展開的美中貿易戰依舊未解,中國在12月31日截止期限前還要採購逾1800億美元美國產品才能履行對美承諾;美中關係的也未見緩解、甚至惡化,包括五角大廈評估中國迅速擴增核武,不過美國官員拒絕透露拜習會討論此事情形,僅以拜登「強調管理戰略風險的重要性」含糊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