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州飛往佛州基地的美國海軍F/A-18E「超級大黃蜂」戰機。(圖片取自美軍DVIDS系統)
身為北美空防司令部(NORAD)一員、又是美國鄰居的加拿大,決定逐步汰換老舊的CF-18「大黃蜂」戰機(F/A-18 Hornet)。
有意投入約150至190億加幣(約新台幣3528億6000萬至4469億6千萬)的經費,新添購88架新型戰機,期望最快能在2025年前交貨,讓空軍機隊戰力能有效銜接。
《天空雜誌》(Skies Magazine)報導,浪費十年時光、更換多屆政府卻依然未能做出決定的加拿大,隨著該國「未來戰機計畫」(FFCP)期限即將到期,意謂重新取得執政權的杜魯道政府(Justin Trudeau),必須做出新一代戰機選擇,也讓各家廠商摩拳擦掌。
Boeing makes hard sell for Super Hornet as Canada’s future fighter - Skies Mag https://t.co/xBoxDx37Jz
— National Newswatch (@natnewswatch) November 12, 2021
RELEASE: Saab offers jobs boost in Quebec, Canada. #FFCP https://t.co/coJ0i7yPjF pic.twitter.com/NJ83gzQrOI
— Saab (@Saab) December 14, 2020
身為現役舊型大黃蜂戰機製造商的波音,近期也悄悄開始加碼推銷,以能創造至多25萬工作機會,並為加拿大經濟帶來61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6953億元)活水,希望吸引加拿大選擇超級大黃蜂戰機,拿出升級版的第三批次(Block III)機型,做為楓葉國捍衛北美防空的新戰力。
波音副總裁蘭恩(Maria Laine)表示,「我們的對手廠商、雖然推出相同方案,但卻從未做出承諾保證,他們最多、只能為加拿大創造不到十萬個工作機會,挹注的產業活水僅我們的1/3;我們才能創造最多利益和經濟榮景,同時還兼顧環境保護。除此之外,我們的售價和運作成本,同樣也遠遠比對手(F-35)便宜許多!」
兩架加拿大現役CF-18「大黃蜂」戰機。(圖片取自加拿大皇家空軍)
從二戰後、加拿大與波音就締結合作關係至今,讓波音能在本次採購案競爭上,握有不小優勢和利基,除了端出上述的遠程利多,蘭恩還強調、他們在當地供應鏈與500多家大小企業合作,購買超級大黃蜂戰機可說是「一舉多得」。
身為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成員的加拿大,倘若要採購歐洲廠商的戰機,必須經過美國安全規範認證,而此一規定所衍生的成本、時間與困難程度,也成為先前空中巴士(Airbus)選擇退出競爭的主要原因。
現階段留在決選清單中的廠商有三:
正在執行飛行訓練的F-35A戰機。(圖片取自美國空軍)
現役的「大黃蜂」F/A-18戰機,是美軍在1970年代由已併入波音的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McDonnell Douglas)研發製造,屬於多功能用途的航空母艦艦載機。
最大飛行距離約3330公里、擁有9個掛彈點,可搭載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和響尾蛇(AIM-9 Sidewinder)等多款飛彈與炸彈。
成功大舉外銷的F/A-18戰機,如今已有6種衍生機型,是美國海軍與多國軍方現役的主力戰機。其中E/F型「超級大黃蜂」,則是波音根據舊型F/A-18改良升級,從1999年開始投入服役,是美軍航空母艦現役艦載機。
但加拿大政府動向卻依然無人知曉,不僅持續向F-35研發計畫支付高額經費,對於其他兩個競爭者也並未表態,讓楓葉國未來空中戰力謎題,十年後依舊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