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孩》是今年罕見的小清新佳作,也有著最細微的人性刻劃,有點楊德昌電影的影子,但情緒更飽滿,角色對立也更強烈。(取自劇照)
今年入圍金馬最佳劇情長片的五部電影,我都非常幸運可以在頒獎前,率先看過一遍,今天來到最後一部《美國女孩》,也是我最期待的一部。
《美國女孩》的故事發生在20年前SARS肆虐時,母親莉莉因為罹患乳癌,只好將兩個女兒從美國帶回台灣定居。但大女兒芳儀回台後,種種的不適應讓她只想逃避,加上母親的疾病、父親的繁忙,親子三人的衝突因而拉到最高點。
這個故事太日常了,我本來很擔心,是不是足夠支撐一部長片?但顯然我是多慮了,劇中三個主要角色,在一開始就向觀眾攤牌,生病的母親莉莉,想要在人生最後時候,好好陪伴女兒,但她的負面情緒,已經讓旁人感到窒息;女兒芳儀,她抗拒適應,一心想回到美國,更不諒解母親的懦弱;父親宗輝,努力在現實壓力下,盡可能維繫家庭和諧。這三個角色,彼此衝撞卻又相愛,劇情緊扣在這些矛盾心結上,節奏飛快,情感更是深刻。
從自由國度到禁錮之島,飾演大女兒芳儀的方郁婷,展現樸實又精準的演技,關鍵的衝突場面,她也詮釋的非常大氣。我覺得她的叛逆剛剛好,我們都曾這樣過,抗拒一切,但其實還是很愛很愛你。
而母親莉莉則是大滿貫影后林嘉欣飾演,我有好幾次鼻酸,都來自她在軟弱後的堅強。怕暴雷,不宜說太多,有一幕,她獨坐著打化療,好努力要忍住眼淚。另一幕,她發現女兒因為成績不好被排擠,勇敢地在家長會上,向眾人宣告立場。這些,是你能想到,母親最強悍的樣貌,她生病了,但她還是媽媽,還是那個好愛好愛兩個女兒的媽媽。
我太喜歡《美國女孩》中的林嘉欣了,她這個角色的心境有很多對立面,軟弱跟堅強、疏離與親密、愧疚與憤怒、衝突與釋懷,林嘉欣演得真好,她絕對夠資格拿下今年金馬的最佳女主角。
《美國女孩》有著最細微的人性刻劃,有點楊德昌電影的影子,但情緒更飽滿,角色對立也更強烈。更好的是,沒有在衝突上誇張渲染,只在關鍵時侯一次爆發,這是商業電影必須具備的要件。我們都曾跟家人有過激烈爭執,吵到最後,你會發現,只要透徹愛過,那沒有想不通的事情,深仇大恨,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美國女孩》是今年罕見的小清新佳作,也許氣勢不如《瀑布》洶湧,敘事也無《濁水漂流》深遠,但它將親子關係做了最忠實的陳述,看了之後,你會反省,是不是可以對愛你的人,再多點體諒跟包容?光是這點,那在看《美國女孩》時流的眼淚,就沒白白浪費。
※Haruhiko Lin: 本文經作者授權,摘自作者臉書。
【延伸閱讀】
● 【影評】小題大做的《濁水漂流》 格局恢宏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