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反美豬成案 台美貿易談判重回馬政府停滯狀態

李美 2021年11月28日 00:00:00
面對武漢肺炎過後國際供應鏈重組的艱難挑戰,台美TIFA談判重要性不言可喻。(圖片擷取自USTR推特)

面對武漢肺炎過後國際供應鏈重組的艱難挑戰,台美TIFA談判重要性不言可喻。(圖片擷取自USTR推特)

有論者提出台灣反美豬公投可以作為政府貿易談判的助力,爭取美國讓利更好的貿易條件,但觀諸台美從1995年首次談判以來的歷程,其實不然,特別是馬政府上台後因為開放美牛豬議題舉棋不定,導致曾經近五年未舉行TIFA(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談判,這對台灣經貿是莫大的損失,國人在面對公投議題時必須考慮在內。

 

誠如許多人指出,TIFA是台美針對貿易投資等經貿議題的談判平台,與正式簽訂的雙邊貿易協定BTA(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不同,甚至有論者認為這不重要,這是錯誤的認知。雙邊協定之簽訂,通常要全面檢討各產業的貿易障礙,談判雙方動輒要討論數百樣商品的進出口細節,談判之前兩國必須在國內取得商會的共識乃至於辦理公聽會等,所以BTA之簽訂往往耗日費時,需要多年才能簽署落實。

 

而TIFA則不同,這是針對特定議題的雙方約定,各自再解決國內法規的阻礙後,便可執行,也就是說TIFA議題的執行更有彈性也更加快速。國際經貿環境變化很快,十年前我們很難想像跨國企業將商品庫存量壓在一週、三天、一天,甚至零庫存,現在的貿易隨著優惠快速通關等,零庫存已經成為顯學,這是TIFA這樣富有彈性與快速經貿議題處理平台的最大優勢,所以稱TIFA不如BTA是誤導的想法。

 

陳水扁總統開放部分美牛,任內舉辦TIFA會議三次,雖然陳水扁說他不用開放瘦肉精也可跟美國談判,但期間的歷史因素必須要特別指出,否則有誤導民眾之嫌。當年美國主要關注的是在狂牛症劇烈衝擊美國養牛產業下,美國牛肉受到世界各國禁止進口,在狂牛症疫情趨緩之際,美國政府急欲重新打開美國牛肉出口市場。因此,當年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是美國政府的主要目標,瘦肉精開放並非當時美國主力關切所在。但要說陳水扁時代沒有注意到瘦肉精議題,這也不對,因為扁政府當初就讓農委會等研究使用瘦肉精的問題,所以說扁政府對將來必須面對瘦肉精開放也是心裡有數。

 

2008年到2012年,馬英九政府時代將貿易談判重點鎖定在與中國的ECFA,對於扁政府2007年即通報世界貿易組織WTO,欲制定萊克多巴胺殘留標準,並未採取實質的後續行動,導致近五年時間台美未舉辦TIFA會議,馬政府親中輕美白白浪費五年時間,直到2012年韓美自由貿易協定FTA生效才發現大事不妙,但已經斷送台灣企業與韓國競爭的優勢,迫於形勢及企業壓力,只好重新考慮美國牛豬進口議題。眾所週知,馬政府定調先牛後豬的政策,確實重新開啟台美TIFA談判,也就是說,有論者以為國人反對美豬可以讓美國讓步,提出更多貿易讓利這是異想天開,從這個經驗可以斷言,此次公投反美豬若成案,台美貿易談判將重蹈馬政府時代覆轍,一切停止重頭再來。

 

從扁政府向WTO通報要設立萊克多巴胺殘留標準,到馬政府開放萊牛的先牛後豬政策定調,這是台灣政府對美國承諾的具體鐵證,扁政府與馬政府先後都因美國狂牛症問題,而在開放萊豬議題上的到舒緩的空間,但現今的國際標準殘留量已經制定多年,世界上許多畜產大國也開放使用瘦肉精添加飼料,且美國主要貿易國家如日本、韓國、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越南等,都已經開放美國萊豬多年。特別是韓國人跟台灣人一樣喜歡吃各種豬內臟,韓國也是照樣允許在一定標準下可以進口食用,顯然這不是食品安全議題,而是台灣前兩任政府留下來的爛攤子,國家誠信問題。蔡英文政府承接這個爛攤子,在美國川普總統凍結各類國際經貿組織談判的背景下,第一任期內也未能重啟TIFA談判,現在動起來,也可以說勇氣可嘉,也可說是啞巴吃黃蓮,但無論如何這是台灣人對世界遵守承諾的問題,是藍綠的共業。

 

從過去20年經驗來看,符合國際安全標準,遵守國際貿易談判誠信,是討論反美國萊豬公投正反兩方更應該切磋,提出符合國家最大利益共識的機會,但國際經貿環境瞬息萬變,過去WTO功能弱化至無為的現象告訴我們,台美TIFA談判,對點對點的互惠議題彈性大速度快,以現在流行語來說可謂是精準談判,面對武漢肺炎過後國際供應鏈重組的艱難挑戰,其重要性不言可喻。重啟談判得來不易且是國民之福,訴諸民粹非理性卻說成反萊豬可以取得更多貿易讓利,經驗告訴我們這是精美包裝的毒糖果,國民宜以史為鑒,切勿落入又一個空轉五年才來後悔。

 

※作者為教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