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濠仲專欄:追蔡英文論文和追歐巴馬出生地都會讓人走火入魔

李濠仲 2021年12月02日 07:00:00
歐巴馬出生地爭議,從2008年端上檯面將近13年來,不信歐巴馬生於美國者一點都沒有動搖。(湯森路透)

歐巴馬出生地爭議,從2008年端上檯面將近13年來,不信歐巴馬生於美國者一點都沒有動搖。(湯森路透)

今天,美國仍有一群被稱為「birther」的人打死不信歐巴馬是在美國出生。傳聞至少可追溯到2008年歐巴馬和希拉蕊爭取黨內總統提名那段時間,當時曾引起各界議論紛紛,因為根據美國憲法,一個人要參選總統,就必須是美國的「天生公民」(生於美國)。當過加州州長的阿諾‧史瓦辛格也說過他想競逐總統大位,但被當成玩笑話,因為他是在奧地利出生,根本沒資格。而歐巴馬則被懷疑是在家族故鄉肯亞所生。

 

歐巴馬出生地爭議炸開,迅速在社會上廣傳,一旦被證實為真,就絕對沒有日後第一位非裔美國總統出現。為反擊指控,歐巴馬競選團隊在傳聞沸沸揚揚之際,提出了一份47年前寫明歐巴馬生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醫院文件。不過,各式懷疑論、陰謀論未就此止歇,反再以歐巴馬團隊急於滅火所提出的簡要版出生證明,拿著放大鏡挑出其中「重重疑點」。

 

質疑歐巴馬者,除了以那份出生文件資訊不足,反推懷疑有理外,另外被懷疑者認為抓到把柄的,就是歐巴馬肯亞的祖母曾在MSNBC談話節目上說過:「他(歐巴馬)在肯亞出生的,我在場看著他出生。」於此同時,所謂「極可靠消息顯示」或「知情人士透露」歐巴馬出生證明是偽造的說法,也如滾雪球一般愈滾愈大。

 

儘管出生地風波未對歐巴馬造成致命打擊,他還是選上美國總統,但「birther」仍舊非常活耀地不斷追擊這個議題,歐巴馬幾乎背著這個指控做完第一任,到爭取第二任前一年,其競選團隊超前部署預防炒作,先一步在一場白宮記者會上,出示了歐巴馬法律顧問從夏威夷檀香山卡皮歐拉尼婦產科醫院(Kapiolani Maternity and Gynecological Hospital)帶回的一份「long-form」(詳細版)出生證明影本,內容且有歐巴馬母親、當初接生醫生和地方登記官員的親筆簽名。根據美國個資保護,授權醫院提供這份出生證明的夏威夷州衛生部無疑是破了例,但不這麼做,如何杜「birther」悠悠之口?

 

結果就算有了這份官方、院方認證的詳細出生證明,「birther」還是能再從文件中找到可供懷疑的「蛛絲馬跡」。尤其經穿鑿附會,陰謀論愈演愈烈,包括一名夏威夷州衛生部官員不幸死於空難,也被影射是因為知道內情才遭暗殺。直到歐巴馬第二任將屆,再有亞利桑那州一名警官突然召開記者會,對外發表他追查歐巴馬出生地五年來的發現,像是白宮出示的出生證明不僅日期戳章角度詭異,打印出的字母和使用文字也出現至少9處偽造,這名警官並斬釘截鐵說那份出生證明其實是住在夏威夷一名女性的資料。

 

最後,所謂的「震撼彈」,就是歐巴馬同父異母的哥哥馬利克(Malik Obama)在歐巴馬卸任後,突如其來在個人推特貼出一張由肯亞濱海省綜合醫院開出的歐巴馬出生證明,這項「發現」很快再被「birther」大肆炒作。不過,有媒體發現,這份文件早在2009年就曾被拍賣網站以100萬美元價格標售,但旋即因違反拍賣網站不得販售政府文件的規定遭移除。

 

歐巴馬出生地爭議,從2008年端上檯面將近13年來,不信歐巴馬生於美國者一點都沒有動搖,而且絕不會以追查歐巴馬夏威夷出生證明的用心,同等檢視那份肯亞出生證明的真偽。

 

那麼,為什麼一個足以影響總統誠信、合法性的重大疑雲,除了讓歐巴馬陣營經常疲於奔命澄清外,竟絲毫未損歐巴馬的高支持度並做完兩任總統。原因恐怕就在指控方自己身上。

 

最開始,「birther」的說法是,經過他們明查暗訪、深入研究,發現歐巴馬確實不是在美國出生,除非歐巴馬拿得出出生證明,否則就是搞了一個政治史上的最大騙局;繼之,當歐巴馬不予理會這些因小道消息而來的指控,「birther」就再說,歐巴馬的迴避,正因為他不敢面對;然後,當歐巴馬提出個人出生於夏威夷的文件,「birther」很快又轉而指控「那份出生證明是假的」。

 

常人眼中,「birther」應該早心意已決,無論歐巴馬提出什麼,他們都可以找到任何可能的缺陷。而問題也就在這,因為當「birther」自己無論從哪得來歐巴馬生於肯亞的證據時,即便非「一刀斃命」,且同樣存在不精確的用字,他們則永遠只看自己想看的。每一次「抓到了」的指控,都伴隨著另一面的反證,每一次的合理懷疑,也都建立在高度的選擇性上,週而復始,反而再再減低「birther」的信度。連原本一路打歐巴馬出生地不遺餘力的川普,也在2016年投身大選時,改口承認歐巴馬是生於美國,只是他把陰謀論丟回給希拉蕊,說她才是質疑歐巴馬出生地的始作俑者。

 

從此看彭文正一干人緊咬蔡英文論文不放,其實和「birther」很相似。就是選擇性的指控,持續不斷地藉由當下任何可為的文件,以從中找出36年前蔡英文博士論文的疑點,然後指稱蔡英文是假博士,最重要的是要她為此下台。但直到最近,何以每次彭文正等人所謂的「重大發現」,同樣無從對蔡英文發生致命損害?「birther」是很好的參考,就是永遠明顯選擇性蓋掉某份文件上自己不想看的文字,只刻意凸顯自己能做文章(甚至刻意誤導)的部分,然後以此為名發動攻擊。只是,這並沒有模糊掉同時間任何有利於蔡英文的文字敘事。

 

LSE早已認證蔡英文有博士學位,懷疑論卻說LSE恐有蔡英文的內應協助作假,這種選擇性的解讀已非常人所能接受,以選擇性的證據無日無之窮追猛打,打到滯美不歸,則更不似常人舉措。在美國法律學院教育中,很重視對「合理的人」的判斷,即證詞、證據愈是來自社會常態中「合理的人」,就愈有說服力,反之,其信度就會大打折扣。因此,深陷泥淖的不會是歐巴馬,也不會是蔡英文,而是那些對自己早非「合理的人」卻渾然沒有半點自知之明者。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