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人學習成就低是因差別待遇 ? 研究發現:黑人資優生會被同胞汙名為「假扮白人」、視為對種族不忠

示意圖,黑人學生。(Piqsels)

示意圖,黑人學生。(Piqsels)

毒願景

 

那些承諾以他們倡導的政策來終結既有差異的人,不管他們倡導的特定政策是什麼,可能都無法履行。此外,積極追求的數字目標之間的衝突,以及嘗試達成這些目標時不斷產生的挫折,這些都可能付出社會代價。

 

整體社會可能付出的可怕代價包括廣泛散播的憎恨、怨怒、脫序和暴力,而感受這些情緒的人就是那些不斷被告訴說他們「有權利」得到一種由人口特性定義的「公平份額」,但別人惡意地阻擋他們和他們所愛的人,一直拒絕給他們這種「公平份額」。

 

當《紐約時報》一則標題描述紐約一所菁英高中的入學標準是一條「護城河」,目的是讓弱勢者無法進入專供社經菁英就讀的學校,那是一個被大西洋兩岸相信主流社會願景的其他人普遍宣示的訊息─它適用於遠超過學校入學的問題。這個願景,不管它在政治上多有效或意識形態上多讓人滿意,仍破壞了維繫社會凝聚的共同社會價值的道德基礎。

 

亞當.斯密宣稱「競爭派系的好脾氣與溫和」是「一個自由民族的公眾道德中最不可或缺的環境」。但當大部分人口相信「系統被操縱」而對他們不利,而道德只是一個大騙局,那麼我們對好脾氣或溫和又有什麼好期待的?這是一個社會可能分裂成互相敵視的群體和隔絕的個人的時候,有點像霍布斯說的所有人對抗所有人的戰爭。

 

一個毒社會願景的這種後果,往往對弱勢者來說特別可怕,他們在社會秩序崩潰和暴力從狂熱聖戰爆發時受害最大。貧窮不會造成這種影響。二十世紀上半葉的貧窮比下半葉更普遍,但卻是在新社會願景最盛的下半葉,大西洋兩岸有一大社會區塊都出現所謂的「去文化」現象。一個社會願景的實際後果,無法根據它的良善意圖甚或它的可行性來評估,真正的考驗在於推行它時會發生什麼事,以及其產生的社會結果將造成什麼影響。

 

示意圖,毒社會願景往往對弱勢者造成可怕後果。(Piqsels)

 

教育的影響

 

教育只是「不同族群的目標和能力傾向於類似,因此結果的差異暗示他們受到他人的差別待遇」這個隱含假設常見的領域之一,但這個隱含的假設禁不起事實的檢驗。教育是一個價值和行為的差異依相同這個假設而對政策帶來大破壞的領域。

 

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假設教育受到所有個人或族群的平等重視。不同族群的學生不但花在家庭作業的時間長短不同,族群中較高成就的成員被同一族群的同班同學看待的方式也不一樣。一項針對八十個美國社區一百七十五所學校的逾九萬名黑人、白人和西班牙裔高中和初中學生的調查,發現學業成績平均績點達到三.五或更高的黑人學生,相較於低成績平均績點的學生,結交更少與自己相同種族的朋友。黑人學生對學校裡成績較好同胞的負面反應,被認為是排斥那些被汙名化為「假扮白人」的黑人學生。換句話說,他們的行為被視為對自己種族的不忠。

 

國家經濟研究局公布的一項實證研究發現,黑人同學比率較高的學校對黑人學生的教育成就有強烈的負面效果─尤其是高能力的黑人學生。另一項能力分組研究發現,教育一群同屬類似能力水準的學生,可以改善高能力學生的學業表現,尤其是高能力的少數族群學生更是如此。這種模式不局限於黑人,甚至不局限在美國。在西班牙裔美國學生間,成績平均績點達四.○的學生擁有同屬自己種族朋友的人數,比成績平均績點四.○的白人少三個。同儕對教育成就的類似反應也出現在紐西蘭的毛利人、日本的部落民,和英國的下層階級白人之間。

 

顯然不是所有族群都重視教育,或重視帶來更高教育成就的行為。當有相同潛力或能力的學生處在同儕對他們的社會反應大不相同的情況,或在同儕反應很有影響力的人生階段,我們甚至不能假設他們會有相同的教育結果。在教育落後的族群內,對選擇追求教育成就的族群成員採取的負面反應遠超過社會放逐。達勒普爾醫師描述英國下層階級白人的情況如下:

 

他們說,如果你不改變並加入我們,我們會痛毆你。這不是隨便說說的威脅:我在醫院執業時經常遇見二十幾歲和三十幾歲的人,在這種威脅下放棄學業,然後發現他們錯過了一個被剝奪的機會,而那原本可能讓他們的整個人生變得更好。那些到城市少數學校讀書而且保持很好成績的人,如果不小心跑到白人蠢蛋住的地方,很可能被痛打。去年我在急診室治療過兩個因為這樣而被毆打的男孩,還有另外兩個男孩因為要克服被鄰居毆打的恐懼而用藥過量。

 

這種事不只發生在男孩身上:

 

許多我來自貧民窟的聰明病患回憶說,他們在學校表達想學習的意願,結果招來同儕的恥笑、排斥,有時候遭到暴力相向。一名聰明的十五歲孩子用藥過量想自殺,她說她不斷遭到同儕的逗弄和霸凌。

 

英國較低社經階層的學童,若想追求教育成就會被視為犯了「階級背叛」罪,而美國貧民區黑人若想追求教育成就,往往也被同學視為「假扮白人」的種族叛徒,遭到同樣的放逐待遇、口語凌辱和/或身體暴力。除了針對特定的個人外,英國一些學校的整體脫序氣氛被描述為處於「無政府的刀鋒狀態」,這種模式也在大西洋對岸美國類似的鄰區裡發現。

 

「不讓任何孩子落後」政策與現實相隔遙遠

 

在英國和美國,六分之一的小孩是功能性文盲。這是心智潛力的一大浪費,也讓窮人陷於莫大的劣勢。

 

在這種背景下,像小布希總統任內推出的「不讓任何孩子落後」(no child left behind)這類政策的哲學,似乎與現實相隔遙遠。當少數破壞和暴力的學生就能使全班無法獲得良好的教育時,這種學生必須被隔離─使他們「落後」─如此其他人才能得到教育,而教育可能就是他們得以改善人生的機會。

 

在接任的歐巴馬總統任內,聯邦機構朝相同的方向更邁進一步,對統計數字顯示少數族群男性學生的管教比率與其他學生的管教比率不成比例的學校施壓和威脅。那就好像說黑人和西班牙裔男性的行為模式,不可能與亞洲女性或其他類別的學生有什麼不同,這種無敵謬誤在背後壓倒了在我們眼前發生的赤裸、災難性的現實。

 

隔離那些破壞和暴力小孩的必要性,與當前或可預見的未來是否會出現改變小孩破壞和暴力行為的「解決方案」是兩回事。替代的選項是犧牲未來世代窮人和少數族群兒童的教育,直到不確定的未來發現、創造或虛構一個可解決破壞和暴力小孩問題的「解決方案」為止。

 

對信服主流社會願景及其無敵謬誤的人來說,學校的各種揀選都是禁忌,不管是以行為、能力或其他可能影響教育結果的因素來揀選。那就像學校的存在是為了提供一個表達願景的場景,而非為了教育所有想學習的人。這些揀選都不排除嘗試改善問題學生行為的意願,它只是不把教育整個世代的其他學生的工作延遲到願景計畫成功之後才做。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和前第一夫人蘿拉。(湯森路透)

 

政治的影響

 

在二十世紀席捲世界許多國家、並奪得政權的最成功政治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而這套理論所根據的隱含假設是,財富的差異是因為資本家藉由「剝削」,來讓勞工保持貧窮,和讓自己愈來愈富有。

 

這個版本的無敵謬誤顯然讓許多國家和文化的人信以為真。然而如果富裕資本家的財富來自剝削貧窮的勞工,那麼我們可能預期看到在富裕資本家更集中的地方會有相對較集中的貧窮。然而明確的事實指向相反的方向。

 

美國的十億美元富豪是非洲和中東加起來的五倍多,但大多數美國人(包括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人)生活水準高於非洲和中東人。我們很難找到任何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統治的國家勞工階級的生活水準,曾經像幾個資本主義國家的勞工階級那麼高。

 

儘管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信奉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蘇聯,是全世界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甚至是最豐富的國家,但蘇聯一般人民的生活水準與西歐、美國或澳洲的一般人民卻相距甚遠。但就像其他例子一樣,激情的願景總是壓倒冷靜的事實,正如共產黨宣言所呈現的。

 

其他非馬克思主義理論也建立在相同假設的基礎,而且也在二十世紀有過叱吒風雲的政治勝利,通常表現為二十世紀下半葉擴張的福利國家,特別是一九六○年代是它們發揚光大的關鍵期。

 

測試假設通常在這類知識、法律和政治的發展上扮演很小的角色。的確,曾經測試流行觀點是否符合客觀資料、並發現流行觀點缺少實證的學者,往往面對的是敵意和妖魔化,而非反證或相反的觀點。阻止他們說話的暴動,已使許多美國最享盛譽的校園蒙羞─事實上,在這類校園特別嚴重。

 

※本文摘取自《偽歧視:拆穿政治正確、破解直覺偏見,用數字與邏輯重新認識歧視的真相!》,聯經出版。

 

作者簡介

湯瑪斯‧索威爾(Thomas Sowell)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曾在康乃爾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艾姆赫斯特學院和其他學術機構教授經濟學。著作討論的主題涵蓋從經濟學到哲學、從歷史到決策理論,在許多學術期刊發表文章,也在《華爾街日報》、《財星》、《富比世雜誌》等媒體撰寫專欄,著有《謬誤與真相》(Economic Facts and Fallacies)、《經濟學的思考方式》(Basic Economics)等著作。

擅長以經濟學的角度分析複雜的社會議題,用理性、客觀的態度來面對容易夾帶情緒與好惡的爭議性觀點,即使身為非裔美國人,仍反對有色人種所抱持的政治正確與特權思想。他認為唯有透過經濟學的思考方式,才能不受限於政治辭令與專業術語的妨礙,直視問題的本質,進而做出效益最大化的決定,無論在個人生活或政府決策上皆是如此。

譯者簡介

吳國卿


台北市人,1959年生,資深新聞從業人員,從事翻譯工作二十餘年。主要譯作有《亞洲未來式》、《下一波全球經濟浩劫》、《下一波全球貨幣大戰》、《下一波全球貨幣大崩潰》、《下一波全球新貨幣》、《下一波全球金融危機》、《跛腳的巨人》、《父酬者》、《國家為什麼會失敗》、《震撼主義》、《下一個榮景》、《碳交易》等。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