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震海計畫」為名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籌建案已經難產,圖為2017年8月17日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模型。(海軍提供)
原訂於2026年完工的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日前國防部長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答詢表示:該型艦評估完成後,構型可以再修訂;海軍參謀長則指出相關科研案部分還在進行,也有部分還沒完成。國防部長及海軍參謀長的說法等同於宣布:以「震海計畫」為名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籌建案,難產!
「震海計畫」的延宕是一個標準的「灰犀牛」(Gray Rhino)事件。適用於「震海計畫」的新一代戰鬥系統早在2019年年中就已傳出雜音,進行目標獲得的相位陣列雷達,體積與重量皆遠超過新一代飛彈巡防艦4500噸所能承載的範圍;對於震海計畫而言,已無法如期如質履行,對於海軍戰力的衝擊力極強,而且顯而易見,海軍與中山科學研究院又各執一詞,然而國軍高層卻視而不見。
2016年海軍司令部公佈未來12項造艦計畫,海軍計畫以「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取代下水已超過或即將超過50年、暮景殘光的濟陽級巡防艦,瞄準線(line of sight, LOS)少得容易被飽和的成功級巡防艦,以及掛了「四根牙籤」的海欉樹飛彈、根本就等於不具反飛彈能力的康定級巡防艦;至於台灣目前唯一具備區域防空及抗飽和攻擊的基隆級飛彈驅逐艦,則規劃了8000噸的「新一代主戰艦」。
新一代的巡防艦或是主戰艦,奠基於相位陣列雷達進行目標獲得、縮短發射間隔的垂直發射系統及戰鬥管理的「先進戰鬥系統」(Advanced Combat System, ACS);此一與美軍神盾戰鬥系統(Aegis combat system)類同的縮小設計,原為成功級第八艘「田單號」(PFG-1110)的「小神盾」原型艦;雖然當時艦載裝備皆已獲得相關國家的出口許可,唯1995年困於高昂的作業維持費與要塞艦隊(Fortress Fleet)戰略的爭議而取消建案。然而受惠於科技進步與敵情威脅,2015年起以「迅聯專案」為名,延續了廿年前的研發成果,華麗轉身。
偏偏這個過去已有基礎的「迅聯專案」,研發的進度及成果並不如所願。2019年11月承載了八角型「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Pass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radar, PESA radar)的海上測試平台兩棲指揮艦「高雄號」(LCC-1)首次出現,雷達的體積超過預期,目視估計重達20噸,似乎不是4500噸的巡防艦所能承受。果不其然,今年4月就傳出海軍啟動外購程序,但7月媒體報導海軍邀請的英、美、法、土等四國的五家廠商皆未報價;當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於8月底送達立法院時,發現原應編列的106億4069萬,大幅縮水至僅剩571萬5千元,顯見籌建進度已告停擺。
近日傳聞將以2000噸至2500噸的輕型巡防艦取代新一代巡防艦,討論得沸沸揚揚之際,國防部長委婉的說:八字沒一撇。事實上,根據「政府電子採購網」,海軍司令部於2020年即著手進行6500噸艦艏型聲納單體船型及2500噸穿浪艏單體船型水下線型流場數值模擬分析的船模水槽試驗;也就是對於中山科學研究院是否能夠解決相位陣列雷達的問題持保留的態度,藉著噸位下修的輕型巡防艦,解決濟陽級艦裝備老化、亟待汱舊換新的問題。
海軍這種「狸貓換太子」的處理方式,留下了更多的疑問。
首先,4500噸的新一代巡防艦及8000噸的新一代主戰艦排水量下修至2500噸及6500噸,分別減少了2000噸及1500噸後,可以想見承載的裝備將有很大的改變,是否還能符合12項造艦計畫的作戰需求?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犧牲戰力所換來的巡防艦妥協構型,是否加劇了台海軍力向中國傾斜?
其次,自2019年起,年度美國國防部《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持續的指出花蓮以北、鵝鑾鼻以西的海域受到解放軍岸置「鷹擊62」攻船飛彈的威脅,海軍在戰時要遂行「存在艦隊」(Fleet in Being),然在油彈補給艦不及出港,噸位縮水的新一代巡防艦和主戰艦的續航力是否能突破解放軍的「區域拒止」(Area Denial),執行「遠海機動」?
再者,如果中山科學研究院在短期內無法滿足海軍對於相位陣列雷達型式的要求,海軍在「國艦國造」的政策指導下不得不接受輕型巡防艦方案,將要何時才能開始籌建搭載相位陣列雷達、垂直發射系統的6500噸新一代主戰艦?缺乏新一代區域防空與抗飽和攻擊能力主戰艦的海軍艦隊,難道要4艘艦齡超過40年、垂垂老矣的基隆級艦續挑大樑?
倘若海軍饑不擇食的選擇了中山科學研究院在2018年高雄國際海事船舶暨國防工業展推出的1400噸級輕型巡防艦,就當時所配備的七六快砲、8枚攻艦飛彈、16枚中短程防空飛彈、反潛魚雷及海劍羚近迫飛彈系統,除了稍微提高了雷達高度為海劍二飛彈提供了更遠的偵蒐距離,與型號不明、效能尚待驗證的聲納外,偵搜和作戰能力與甫成軍的塔江艦及浮力不足的沱江艦有何不同?莫非是十餘年來從「光華六號」飛彈快艇、到沱江及沱江艦的小艦思維,限制了海軍與中山科學研究院的想像。
放眼各國海軍,無論是法國「追風級」(Gowind-class)、以色列「薩爾五、六型」(Sa'ar 5/6-class)或俄羅斯「轟鳴級」(Gremyashchy-class Project 20385)等三型巡邏艦,不但後兩者配備當下主流的「主動式相位陣列雷達」(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radar, AESA radar),三者都使用垂直發射系統,且裝備艦首固定式聲納與艦尾拖曳陣列聲納(towed array sonar),完全符合海軍因應三度空間、多重威脅及抗飽和攻擊的作戰需求。為什麼國造類似噸位的輕型巡防艦卻要限縮為「反潛」及「防空」兩種構型,實在令人不解。
回想當年,如果堅持先進戰鬥系統建案,台灣將是繼日本「金剛級」(Kongou-class)飛彈驅逐艦後,東亞第二個擁有神盾戰鬥系統艦的國家。可惜當時的選擇,迄今歷經了25年仍無法挽回;這一代的國軍及海軍的決策高層,不能再任由以動畫和模型交待進度,或打破原則、降低標準,最後可能將重蹈覆轍、又落得一場空!
※作者為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前教官、新江軍艦前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