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天安門前的武警。(照片:湯森路透,後製:潘世惟)
(編按:《武夷山觀中國》專欄隔周推出,由目前服務於中國福建省武夷學院玉山健康管理學院的國際關係博士岳瑞麒執筆,他在當地記錄中國文化轉型的第一手觀察,供台灣讀者參考與反思。)
當中國在國際政治外交、國內經濟,以及社會和諧等全方面不斷努力時,台灣正在做什麼呢?
台灣新政府上任不及1年,洋洋灑灑的新政策出台,如「新南向政策」、「一休一例」、「軍公教勞的年金改革」,以及「兩岸問題及九二共識的冷處理」等,所帶來的效果是什麼?是台灣人人有工作?生活更加富裕?民心更加團結?還是物價上漲?產業的外移?社會族群的仇視與分裂?相信台灣媒體每天都給了即時的答案。
環顧亞洲各國無不積極與中國進行雙邊與多邊貿易談判,積極爭取加入「一帶一路」與中國建立密切的夥伴關係,反觀台灣在既有的兩岸架構中佔盡優勢,卻捨而棄之。試問民進黨政府在追求什麼?是滿足少部分人的理想主義「台灣獨立」,而放棄了台灣多數人民所需要的「安居樂業」嗎?
世界生存的不變法則即是一個字「強」。換言之,就是國家的綜合實力。此簡單的道理人人皆理解,為什麼人才濟濟的民進黨政府不懂呢?前些日子,偶然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有關台灣留學生與美國教授對於「台灣國際定位」與「世界生存法則」的對話與爭論,正是台灣目前的寫照。
回顧這些時日,每天戰戰兢兢地看著中國大陸報導著軍事上有能力及已準備好了武力統一台灣的消息,且又看到兩岸關係由合作走向對抗的窘境與台灣社會族群關係被執政黨一片片的撕裂。基於國際社會的現實面與在大陸所觀察到的氛圍,筆者認為有責任將其分享於國內的朋友及讀者們。
世界上不變的法則就是「改變」。
國際社會所講究的是「實力」的展現。如同在國際關係理論中的現實主義為什麼能在瞬息萬變的國際政治中始終佔有一席之地位,主要原因在於國際上所重視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表現。
中國近年來在國際社會及外交關係的拓展,如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頻頻參加國際重要組織會議及出訪重要國家建立戰略的夥伴關係;推動「一帶一路」與經濟成長仍能維持在6%以上的增長;軍事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如航母戰鬥群的組建及試航、新一代戰機的服役;另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國民眾臉上洋溢著幸福與滿足,好似八○、九○年代的台灣。
筆者在地的觀察提出幾點疑問:第一、暌違8年後民進黨雖贏得選舉再度執政,卻對於中國這些年致力於國際政治及外交的積極拓展視而不見,仍採取敵對與冷處理的思維來處理兩岸關係,如此能爭取國際社會的同情與美日的關愛嗎?;第二、故意忽視中國儼然已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亞洲政治及經濟之領頭羊的現實,如「一帶一路」的倡導與構建,以及中國市場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地區,轉而尋求東南亞的「新南向」政策之不切實際的作法,對解決台灣目前的經濟困境有絕對的幫助嗎?
第三、漠視中國的軍事實力,2016年中國航母艦隊繞行西太平洋與臺灣海峽所要展現的意義為何?不就是告訴美國及日本,中國已有遠洋作戰的能力,而台灣還在幻想二戰後的美日台軍事聯盟的可能性嗎?
台灣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上的成就是亞洲各國與國際社會所稱羨。為什麼會有如此的成就?相信經歷過台灣經濟發展歷程的我們都深知,除了台灣人民的勤奮之外,最重要的是有個「以民為本、蒼生為念」且有清楚目標的領航者。
目前的政府似乎並沒有體會人民最關心的事,即是「經濟」困境。反而想利用大國間的矛盾而獲得政治利益,試想台灣如此的作法將可能成為大國間矛盾的最大贏家?還是犧牲品?筆者認為不辯自明。國際社會生存的基本法則就是「強」,對於一個小國來說,如何「強」呢?從每日兩岸學者或評論者的評論中,對於目前民進黨的執政的亂象,提出幾點看法。
第一、在「抗衡(balancing)與扈從(bandwagoning)」的二分法中,應選擇「合作」代替衝突,例如過去國民黨執政8年依循兩岸政府建立的「九二共識」框架,維持了兩岸在政治、經濟,以及安全等方面的良性互動關係,對台灣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提供了某種程度的貢獻,從中國的角度亦認可此互動模式;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以「合作代替對抗」的原則,讓台灣有增「強」實力的緩衝時間,民進黨政府為什麼視而不見?
第二、國家弱化的原因不外乎政府的執政不當、政黨基於利益惡鬥,以及製造社會族群的仇視等,目前台灣的現狀即是如此光景,分化社會團結力與製造經濟的困境,難道這就是目前民進黨政府的治國之道嗎?第三、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穩定是政治實力的保證。台灣目前面臨經濟嚴重衰退及社會意識與價值觀分歧的情況下,領導者首要當務之急就是找到救經濟與修補社會分歧的良方。
基於「分散風險」考量,筆者非常贊同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因為貿易過度傾向於依賴中國市場受到「經濟制裁」的可能性極高。但斷然捨棄中國大陸市場對於台灣的經濟所造成的後果,民進黨政府是否有精確的評估?或其他的替代方案?
從國際層次看,「自立自強」是政府帶領國家及人民突破國際外交困境與一致對外的戰略;就國家及社會層次看,「自立自強」是政府增強國家綜合實力與團結社會人民的策略;在個人層次來說,「自立自強」是個人處事與奮鬥的準繩。但「自立自強」四個字卻是台灣人民自求多福的景象。
目前台灣最大的困境與挑戰就是,因為執政者漠視生存的法則「強」;因為執政者忽視兩岸關係的「和與合」;因為執政者忽略多數台灣人民的最大利益「富足與安定」,盲目為少數浪漫主義者追求「烏托邦」;太多太多的疑問與期許值得深思,請不要在因為政黨的利益或惡鬥而內耗台灣僅存的實力,唯有培養雄厚的經濟實力才能有強而有力的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