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與尼加拉瓜斷交後,外交部甚至連相關記者會都未舉辦。僅有臉書發文強調:「深感遺憾痛心。」從這小細節也能看出,我國政府對與邦交國斷交「輕描淡寫」的態度。(本報資料照片)
蘭德公司學者建議台灣沒邦交國會更好?將外交資源轉為它用?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資深國防分析師格羅斯曼(Derrick Grossman)於12月23日在其智庫、日經亞洲(Nikkei Asia)發表題為「台灣孤身一人會更好」(Taiwan Would Be Better Off Alone)的評論。內容建議,台灣應單方面主動與剩餘邦交國斷交,強化自身實力以長遠對抗中國。
格羅斯曼在評論文章中指出,透過單方面解除與邦交國的外交關係,台灣能節省寶貴的時間和資源,以多元化發展除中國外的經濟關係,降低中國對台灣的影響力。而此策略正好可建立在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
隨著北京繼續利用其「一帶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吸引台灣的友邦,此策略也能避免台灣未來可能與邦交國產生衝突的尷尬情況。此外,他認爲拋棄這些邦交國,能幫助台灣將外交部轉變成專注1.5軌(半官方)或2軌(非官方)外交,而這種外交模式將專注在與強大國家的合作,包含美國、日本、韓國、澳洲、印度等。
另外,台灣也可重振其非官方上的外交,以提高其他國家對台灣的了解,而透過參與日前的民主峰會就是一例。如此一來,未來幾年台灣可以說服大國代表,在世界衛生大會(World Health Assembly, WHA)、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ian Aviation Organization, ICAO)等因中國而被禁止的舞台上,替台灣進行更積極的遊說。
格羅斯曼在結尾指出,他認為應該讓台灣從這從無法取得勝利的競賽中解放,並透過強化能真正能幫助台灣國家的關係,以減少中國的脅迫實力。
12月10日早上10點47分,《路透社》(Reuters)報導揭露,我原邦交國尼加拉瓜政府正式宣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復交,與中華民國斷交。報導引述尼加拉瓜外交部新聞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代表中國的政府,且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the only legitimate government that represents all of China and Taiwan is an inalienable part of the Chinese territory.)
若檢視過去3任總統於邦交國的成績單,民進黨出身的前總統陳水扁(2000年 - 2008年)8年任內雖斷交9國,但也成功建交3國。而國民黨籍前總統馬英九(2008年-2016年),雖未與他國建交,但任內僅與非洲的甘比亞斷交,我國邦交國總數維持在22國。
然而,自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陸續斷交友邦包括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多明尼加、布吉納法索、薩爾瓦多、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以及尼加拉瓜。「中華民國(台灣)」在5年內與8國斷交,目前僅剩14國邦交國。
更令人擔憂的是,剩餘的14個邦交國中,有不少個國家在與台灣的邦交關係已亮紅燈。今(2021)年《中國時報》、《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就曾報導,我邦交國巴拉圭、宏都拉斯就曾因考慮接受中國捐贈疫苗,與台斷交且轉向中國。
此外,今(2021)年宏都拉斯隨著新任總統卡斯楚(Xiomara Castro)於12月初當選後,我國與宏都拉斯的關係再度拉警報,因為卡斯楚在競選時曾表示,若她當選,將轉與中國建交,與我斷交。
所幸,據《金融時報》於12月6日的報導,卡斯楚在當選後至今之所以沒有轉與中國建交,是因為美國在選前最後一週向宏都拉斯施壓。據報,美國當時派遣負責西半球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尼可斯(Brian Nichols)在選前與卡斯楚會面,希望卡斯楚選後不與中國建交。不過,卡斯楚政權交接團隊中的帕斯特(Rodolfo Pastor),12月10日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未來仍有可能承認中國,與之建交。」
除宏都拉斯、巴拉圭外,我國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梵蒂岡,在近月也曾拉警報。根據《義大利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報導,一位教廷核心外交官員首度對「梵中台關係」提出明確框架,中國向教廷要求關係正常化的前提條件,就是教廷必須與台灣斷交,教廷則持續回應中國,希望能先在北京設立教廷駐中國大使館,之後再慢慢審視教廷與台灣的關係。
12月23日,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邀請吳釗燮參與「1218公投結果對我國與美國、日本關係之發展與展望」並備詢。
據《中央社》報導,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質詢時,先稱吳釗燮是「第一名」的外交部長,後說是歷屆任期中斷交國家數量第一高的部長,並指吳釗燮對尼加拉瓜斷交的態度令人失望。「中國打壓」向來在每一屆政府都有,問題是目前的策略有問題。他要吳釗燮為斷交6國負責,並說吳釗燮是中華民國的罪人。
吳釗燮回應,他無法接受這種說法,外交部人員工作一向不遺餘力,過去一年的成就都可上網檢視,跟歐洲、日本、美國等國的關係可以接受檢驗。外交部在外面跟中國廝殺,回台灣卻要受到國會質疑,這樣好嗎?
陳以信追問:「未來如果再斷交,是否下台?」吳釗燮說:「他保證會非常賣力,如果該他負責的他會負責,不過,他做得好不好,不是由某些人來說,而是要讓大家看到的;如果中國打壓台灣,卻要外交部負責,是抓錯對象。」
除此之外,質詢中,吳釗燮也提出質疑回應陳以信:「中國修理我們的時候,你都修理自己人?」吳又指出:「外交部同仁在外面和中國廝殺,難道在外殺敵,回國卻還要被當成罪人?」他也說:「臺灣外交如果只有邦交國項目,就是限縮了外交,過去一年的外交成就,包括和歐、美、日關係都能接受檢驗。」並且,他在質詢中也提到,深化與相似價值的國家關係與維持邦交國一樣重要。
第一,《霧谷晶策》對吳部長所提:「外交部在外面跟中國廝殺,回台灣卻要受到國會質疑,這樣好嗎?」相當不認同。我國立法院存在的一大意義就是要監督政府,今日我國與尼國斷交,立法院不質疑外交部固我邦誼能力,那要質疑誰呢?
以美國為例,拜登政府經歷8月底阿富汗的「重大挫敗」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ike Miley)仍被邀請到聯邦參議院的聽證會,接受來自兩黨參議員與媒體公開轉播的質疑和詢答。
第二,《霧谷晶策》看過去五年斷交8國,我外交部長理當難辭其咎。但就日前立法院的質詢內容來看,吳釗燮並不認為他有做錯,反倒認為在與邦交國斷交應歸咎中國,而非台灣的外交單位。並且,他對於外交部在與歐、美、日的關係發展上相當驕傲。
看來「中國打壓」四字在過去幾個斷交事件中,儼然成為外交部門的「免死金牌」!
「中國打壓」並非憑空而來,早在蔡政府2016年就職前就一直存在。如果斷交原因是來自於「兩岸關係」不睦,那這也是政府應該改進之處。蔡英文總統多次公開呼籲,要與習近平主席坐下來談。在兩岸談判、甚至國際談判前,難道不用先釋出善意?只會口說無憑,沒有實質動作,難道中國是三歲小孩那麼好騙?
第三、《霧谷晶策》觀察我國政府和社會對尼加拉瓜斷交的反應,令我們相當擔憂。過去幾個月以來,斷交拉警報的國家清單中,包含政府在內,外界多將焦點放在宏都拉斯,甚至是巴拉圭。然而,在我國駐美大使蕭美琴和「數位大臣」唐鳳參與民主峰會(Summit for Democracy)的同(10)日,尼加拉瓜突然宣布與我國斷交,而我國外交部、駐尼加拉瓜大使館此前似乎毫無察覺,也並未發現任何可能斷交的徵兆。
更諷刺的是,今年11月初時,我外交部針對尼國選舉表示:「推動與尼國新政府的合作,為兩國人民創造最大的福祉,尼加拉瓜是我國重要的友邦,兩國邦誼深厚久遠,尼國長期以來堅定支持我國際參與推案,展現兩國關係密切友好。」然而,僅1個月後,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名單再也不見尼加拉瓜4個字。
第四,據《霧谷晶策》整理與了解,此次斷交後,外交部甚至連相關記者會都未舉辦。僅有臉書發文強調:「深感遺憾痛心。」從這小細節也能看出,我國政府對與邦交國斷交「輕描淡寫」的態度。或許是因過去5年斷交8國,民眾對邦交國斷交此等大事也逐漸麻痺。而這也導致雖邦交國逐一減少,政府所受的監督、批評和壓力也不如以往。
前總統陳水扁時期,斷交後外交部長可是馬上「引咎辭職」。相較之下前外交部長簡又新、黃志芳等,都比吳釗燮更有肩膀。
※「FBC²E 霧谷晶策的國際事務」專頁旨在幫助更多台灣人了解國際事務相關的正確資訊,進而促進台灣人在國際視野上的持續開拓和更新。本文標題為編者所加,原標題為:「台灣對外交危機無感?美智庫學者說台沒邦交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