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軍人站在裝甲車前。(湯森路透)
俄羅斯在烏東邊境虎視眈眈,但烏克蘭民眾已有捍衛家園的決心。
《華爾街日報》報導,烏克蘭近期的一項全國民意調查顯示,如果俄羅斯發動全面戰爭,高達三分之一的烏克蘭人願意拿起武器禦敵,退役烏克蘭軍人更表示,普京低估了烏克蘭人,「這是我們的土地,我們會為之而戰」。
俄羅斯數萬大軍集結烏克蘭邊境,兩國之間陷入緊張;回溯至1709年,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城市波塔瓦(Poltava)取得決定性軍事勝利之後,統治了烏克蘭大部分地區近3個世紀之久。
如今,波塔瓦當地人已展現強烈的抵抗意志,不讓歷史重演。曾參與2014年開始的烏東頓巴斯戰爭的39歲考古學家漢科(Anatoliy Khanko)表示,若俄羅斯入侵,他計劃將妻小送到西部,他則會在波塔瓦周圍森林地區發動游擊戰。
漢科表示,「即使他們(俄軍)到了波塔瓦,他們也不會在這裡待太久」。
(延伸閱讀:【緊繃局勢未解】俄羅斯自烏克蘭邊境撤回1萬人 返回永久基地待命)
In a city where Russia triumphed 300 years ago, Ukrainians are mobilizing to resist another Russian leader, Vladimir Putin https://t.co/NB1v459nvY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December 26, 2021
波塔瓦距離俄烏邊境約160公里,居民數28萬,有數千名退役軍人居住於此,漢科表示,雖然烏克蘭軍隊可能不敵強大的俄羅斯軍隊,但若俄羅斯要控制波塔瓦,將付出龐大代價。他表示,「我知道我為何而戰,但當俄羅斯要付出成千上萬的死傷時,普京要如何向俄羅斯人交代?他們為何而戰?」
烏克蘭近期的一項全國民意調查顯示,如果俄羅斯發動全面戰爭,高達三分之一的烏克蘭人願意拿起武器禦敵。
#UKRAINE'S civilian population and under-equipped army guard Europe’s eastern wall but is a poor country with a population less than one-third that of Russia’s. Ukraine protects Europe and now Europe, and its allies, must protect Ukrainians in return. https://t.co/JLg8aIcCwb pic.twitter.com/SMGhVhZSpC
— Diane Francis (@dianefrancis1) May 17, 2019
西方各國和烏克蘭政府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普京的真實意圖;是計劃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控制烏克蘭,還是利用戰爭威脅來迫使西方讓步?
俄羅斯否認計劃入侵,但多次重申希望美國及其盟國放棄對烏克蘭的支持,並收回讓烏克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北約)的承諾。俄羅斯總統普京23日表示,俄羅斯希望避免衝突,但要求美國及北約提供安全保證。
(延伸閱讀:【俄烏局勢緊張】普京稱將在1月初與美進行談判 控訴北約「欺騙俄羅斯」)
Ukrainians won their revolution. They got no respite to govern. They fought the war that came. They fought the war that Russia brought to them for making the choice to be free. There was no other choice then. There still is not.
— Molly McKew (@MollyMcKew) December 26, 2021
But where were we? https://t.co/SIgdhVc72X
普京一向不諱言他對蘇聯時期的懷念,對烏克蘭等前蘇聯衛星國抱持野心,認為是因蘇聯解體才讓烏克蘭與俄羅斯分開。近期普京公開談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陷入的經濟困難時期,也撰文提及1709年的波塔瓦會戰,稱當時大多數當地人支持俄羅斯、反對瑞典軍隊和烏克蘭領導人。
烏克蘭戰爭博物館導覽員謝爾比納(Yevheniya Shcherbyna)則反對此說法,表示「資訊戰開始於300年前」,指出波塔瓦會戰挫敗了烏克蘭,但抗爭延續至今。
(延伸閱讀:普京自曝曾兼職開計程車 談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困境)
2014年的烏克蘭革命即是烏克蘭民眾對國內俄羅斯勢力不滿的爆發,抗議群眾推倒了首都基輔街頭的列寧雕像,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下台。
當時在烏克蘭南部和東部地區煽動分裂主義抗議活動的親俄人士也遭烏克蘭本地團體反擊,來自俄羅斯的指揮官和物資更將烏東地區的抗議活動升級成武裝衝突,波塔瓦居民則大力支援烏克蘭軍隊,當地東正教會大主教費迪爾(Fidir)回憶,當時教堂裡堆滿食物和衣服,物資佔滿整間建築物的三分之一。
費迪爾表示,烏克蘭的國家機構並不強大,但是人民可以迅速組織起來。
A personal thread about the Revolution of Dignity in Ukraine, known as Euromaidan, which began in Kyiv on this day eight years ago.
— Olga Tokariuk (@olgatokariuk) November 21, 2021
Just 5 months earlier, I decided to return to Ukraine after my Master studies in Italy. Little did I know about what was going to happen
(📷 mine) pic.twitter.com/obD5jpYUXJ
與俄羅斯之間的衝突為波塔瓦當地帶來經濟衝擊,包括俄羅斯禁止從該地區進口牛奶,而當地製作小飾品和傳統刺繡的工匠也出走到歐盟求職糊口。
另一方面,俄羅斯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聲稱操俄語的人在波塔瓦受到迫害,以此為自己干預烏克蘭的行為辯護;對此,當地副市長派翠申科(Ihor Petrichenko)表示,2014年之後很多原本說俄語的當地人改說烏克蘭語,雖然他還是經常使用俄語,不過他表示,「我不需要普京來保護我」。
曾在蘇聯駐阿富汗軍隊服役的退役上校彼得連科(Ivan Petrenko)於2014年起,從零開始協助組建了一個機動步兵營,他表示普京低估了烏克蘭人。
彼得連科認為,美軍8月撤軍阿富汗,讓俄羅斯認為有機可趁,但烏克蘭人會堅定不移,「我們不會成為第二個阿富汗,這是我們的土地,我們會為之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