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符號誤用可能會造成尷尬的場面。示意圖。(pixabay)
英媒《Metro》報導,隨著科技進步,人們溝通方式多樣化,從說話到文字、影像,進展到通訊用的表情包、表情符號等。
不過,符號背後代表含義開始改變,例如食物符號「🍆茄子」、「🍑桃子」被認為跟性有關,就連表情符號「🥺🥺」(懇求的臉,pleading face)被認為帶有性暗示,使用率逐漸下滑。
一對小狗般水汪汪大眼、皺著眉頭的「🥺懇求的臉」在2018年推出、2020年上半年使用率達到巔峰,成為推特上第三大受歡迎的表情符號,僅次於「😂笑哭」(face with tears of joy)和「😭放聲大哭」(loudly crying face)。
「🥺懇求的臉」主要用來懇求,還能作為自責、愛慕、受傷、害怕等,現在包含求歡意味。
表情符號百科(Emojipedia)副表情符號官布羅尼(Keith Broni)表示,「🥺懇求的臉」在2020年常和「❤️紅色愛心」搭配。18個月以來,這款表情符號已經和熱門網路用語「simp」有關,可能是導致人氣衰退的原因。
「simp」最早是「simpleton」(傻瓜)的縮寫,在網路用語中,指那些給予別人過多關注與付出卻得不到相同回報的族群,一般他們這麼做是為了追求浪漫關係。
「🥺懇求的臉」演變至今,帶有雙關意涵,若不希望造成誤會,可以盡量避免在工作或是家庭聊天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