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濠仲專欄:疫情這麼慘 美國人是怎麼活下來的

李濠仲 2022年01月09日 07:00:00
Omicron全美肆虐,但官方並不打算再關閉公立學校。(資料照片)

Omicron全美肆虐,但官方並不打算再關閉公立學校。(資料照片)

2020年12月,美國第一支Covid-19疫苗打進醫護人員手臂裡那天,曾被看成是美國疫情風暴轉捩點。隨著疫苗施打率從10%、30%一步步增加到50%,防疫措施確實逐漸放寬,疫情最嚴重的紐約施打率超過六成時,街頭已現常態。2021年拜登上台,沒多久就宣布7月4日獨立紀念日將是美國重啟之時。沒想到才過個夏天又峰迴路轉,病毒從Delta再演變成Omicron,直到去年12月,這個國家還在為病毒奮戰,甚至有出現美國本土病毒株的準備。

 

當下美國疫情現況是,截至1月7日全美有近6千萬人確診,超過85萬人死亡,其中100萬新增確診還是在跨年後上班日的25小時內發生。跨年前後連續11天,每天都有1千多架次班機受Omicron影響而取消,甚至有一天取消3千航班的紀錄。直到今天,美國人正常進辦公室工作的比例仍不到一半。

 

但到此刻,美國人和病毒共存的心態幾乎已經確立。在Omicron衝擊下,芝加哥市教師工會原本投票表決重回線上授課,卻被市政府打回票,紐約市也說學校不會再關門。即使瞬間激增的病例數量可能再次造成醫院系統不堪重負,聯邦政府也不打算再提當初的居家防疫。

 

眼看病毒實際上已展開新一輪破壞,歷經兩年身心煎熬的美國人又無法接受重回一年前的防疫生活,那麼要怎麼過?要不要進辦公室?要不要讓你的孩子去看足球比賽或去看電影?什麼是支配一個人外出與否的準則?經過兩年的訓練,一個人對病毒和疫苗的知識,雖可謂突飛猛進,但也擺脫不了病毒威脅,也就是說,當美國人疫苗完整接種率已超過六成,其中還有三分之一已追加了第三劑,並藉由威脅(沒有疫苗注射紀錄卡不能入店用餐)、利誘(追加第三劑可得100美金)多管齊下,讓未接種疫苗的美國成年人人數從9千萬降到3千500萬(六個月內),Omicron依然橫掃全美,「清零」於是已不可能。

 

而日子總必須繼續過下去。因此,美國當下常態的生活,便多建立在一套普遍的「認知三角測量」。簡單講也就是「風險評估」。雖然每日的病毒資訊讓人幾乎眼花撩亂,但至少有一些基本邏輯可循,例如,首先我們必須先評估自己的染疫風險,也就是完全沒注射疫苗、已打一劑、兩劑或三劑,染疫病情輕重並不相同。Omicron的傳染力雖是Delta的兩倍,Delta傳染力又是原始病毒的兩倍,在分層風險下,「重症高危險群」其實仍舊是同一批,例如被Omicron襲擊的美國,染疫住院患者有85%是完全未接種疫苗者,那麼,這或許可以決定當我們面對這波疫病衝擊,需要多警覺或多緊張(是否前往大排長龍的檢測站進行檢測也是一樣)。

 

其次是基於個人性格的影響,也就是一個人是否願意就以上條件,去評估自己行事合不合宜。第三則是價值觀問題,即經過第一、第二因素考慮後,你還會不會冒險去完成你的工作?或是去看牙醫?去參加小孩的畢業典禮?

 

紐約地鐵近日又出現尖峰期罕見空無一人的景象。(資料照片)


經過兩年多病毒「洗禮」,在明確戴口罩、公共運輸減班、出示疫苗卡等大原則規範外,美國人(理智的)個人的為與不為,如今多數是受以上三者左右。因理解病毒可能無所不在(多數染疫者並不知道源頭),於是便由「認知三角」去告訴你做某件事值不值得,至少在美國社會這也被視為一種關於「科學行為」的闡釋。由此釐清誰是脆弱的,誰無需太擔心,誰又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以及警惕多久,而非徒然陷入一種全境式的集體焦慮。

 

可以說,過去兩年來真正清晰的一件事,唯有科學趕不上病毒變化,人為手段又遠落後科學本身(美國也是在疫苗問世後的七個月才達疫苗接種率六成)。因此,既要保有健康,又難以再承受防疫封鎖造成的大規模損失,「風險評估」就成了眼前美式日常,直到Covid-19能如醫學專家所指,將逐漸成為季節性病毒而威力減弱,最後流感化,就像1918年西班牙流感及其後所有大流行病毒株所遵循的模式一樣。

 

美國應對病毒,創造出的疫苗並非金剛不壞,防疫作為也非一無是處。在疫情如此嚴峻下,如果說美國始終仍保有一定的社會穩定,沒有因為新一波病毒衝擊又陷入恐慌,儘管一部分確實來自防疫疲態,但「認知三角」判斷風險,應該也發揮了作用。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