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放眼國際 原來拆銅像才是世界潮流

陳昱丞 2017年03月15日 00:00:00
當年南非以轉型正義之名,主張拆除校園裡的羅德像(羅德為白人至上主義者)。(美聯社)

當年南非以轉型正義之名,主張拆除校園裡的羅德像(羅德為白人至上主義者)。(美聯社)

全台各地在228期間都出現了拆蔣介石銅像或對銅像潑漆的行動,內政部則在日前決議廢止《塑建總統蔣公銅像注意事項》這個不合時宜的規定。

 

但是,面對在台灣大大小小的蔣介石銅像,有些縣市如台南市是將銅像全面移除,但也有地區是有民眾爭取能夠保留,這樣的爭論仍未停止。

 

爭取保留的原因,理由就如同中正紀念堂一樣,認為有其歷史意義而應該保存;支持拆除者則認為,銅像是威權象徵,不應該存在於民主社會,或至少其象徵意義要經過轉化。

 

在民主化之後要如何處理過去威權時代的象徵或紀念物,都是新興民主國家無可避免的議題。一樣是經過民主轉型的國家,國際社會上其他國家對於威權時代的象徵,例如雕像或紀念物都怎麼處理呢?

 

中東歐國家在共黨時代受到蘇聯的影響,在城市中都會立起列寧或史達林雕像,當然也有自己共黨統治者的雕像。不過由於蘇共在1960年代開始批判史達林,所以蘇聯境內及其衛星國在當時就拆掉了很多史達林雕像,例如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巨型史達林像。

 

直到鐵幕瓦解與蘇聯垮台,伴隨著政治上的民主化,中東歐的人民紛紛拆掉或拉倒在市區中象徵共黨統治的列寧雕像,以實際行動來展現對威權統治的道別。

 

其中,有一些比較近年的新聞例如:

 

1. 波蘭:波蘭就在1980年代末期共產政權垮台後,開始將帶有強烈共產色彩的雕像移除,直到2016年僅剩約500至1000座與蘇聯相關的雕像。同時,政府目前也正在研擬法案,預計將全面拆除所有象徵共產時期的雕像。

 

2. 烏克蘭:烏克蘭在2013年發生了一起親歐盟示威者拉倒列寧雕像的行動。受該事件影響,隔年烏克蘭各地的列寧雕像都逐一被拉倒。同時,政府也通過《記憶法》,開始清除與共產主義相關的命名與象徵。

 

除了列寧與史達林,還有各國的威權統治者雕像也面臨的相同的命運:

 

1. 阿爾巴尼亞:首都的市民在1991年推倒在市區內已故領袖霍查的雕像,其它城市的霍查雕像也遭到類似對待,隔年,霍查的遺骸被遷出民族烈士陵園。阿爾巴尼亞民主黨的薩利·貝里沙在1992年當選總統後,也開始推動非共化及對霍查的清算措施 。

 

2. 保加利亞:前共黨領導人季米特洛夫的陵寢於1991年被拆除。

 

3. 蒙古:2005年,蒙古政府拆除了安葬蒙古人民黨創始人蘇赫巴托與領導人喬巴山的蘇赫巴托爾墓。另外,蒙古首都烏蘭巴托最後一尊列寧雕像也於2012年被拆除。

 

學者Mariusz Czepczynski在他的著作《Cultural Landscapes of Post-Socialist Cities: Representation of Powers and Needs》一書中,提到了「威權地景清理」(landscape cleansing)這個概念,並認為這是在共黨政權垮台後,從人民開始所發起的針對威權時期象徵進行破壞或處理。威權地景清理的策略包括了以下三種手段,分別是移除、重新利用與重新命名:

 

1. 移除:最快速也最直接,例如文章前述大多數的例子。

 

2. 重新利用:將雕像與紀念物移放到新址。在匈牙利政府於1991年在首都布達佩斯將40多個共產主義時代的雕像與紀念物移除並集中放置,並將該地命名為雕像公園Statuepark,並於1993年對觀光客開放。這樣的作法同時保留了紀念物的歷史意義與創傷經驗,去除原本象徵性的權力並轉換成一般性的地景紀念物。

 

3. 重新命名:最後則是激烈程度最低的重新命名,透過將街道、建築物或其它都市地標改名,來切斷跟威權時代的連結並重新賦予意義,亦稱為「命名清理」(toponymic cleansing)。

 

威權地景清理在轉型正義的措施中,用於處理屬於象徵性、文化面的公共空間領域,其用意在扭轉加害者的形象與象徵至負面,恢復其在歷史上的原貌,更重新塑造國民的歷史記憶,除了避免人民對威權懷舊,還可以進一步凝聚對民主社會的價值共識。

 

對照中東歐與後共國家的經驗,台灣雖然在轉型正義的道路上算是後進國,但仍就能夠獲得啟示,希望能盡早還原歷史的真實樣貌,重新凝聚我們對過去的記憶。

 

參考資料:Duncan Light and Craig Young, Public Memory, Commemoration and Transitional Justice: Reconfiguring the Past in Public Space In: Lavinia Stan and Nadya Nedelsky (eds) (2015) Post-Communist Transitional Justice: Lessons from 25 Years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pp , 233-251.

 

※作者為台北市高中教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