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可參考美國,將⼦女達到⼯作年齡前視為⽗⺟的稅收減免,再輔以有效的育兒假政策。(資料照片/攝影:陳駿碩)
2020年底台灣死亡⼈數⾸次超越出⽣⼈數,出⽣率在2021年初降⾄千分之6.01,國家發展委員會預測2056年時台灣總⼈⼝數將會下降⾄2000萬以下,⽽此⼈⼝危機的後果包含勞動基⾦與全⺠健康保險的入不敷出,進⽽影響其國內⽣產總值,為了扭轉這⼀態勢,台灣必須採納全⾯的⽣育政策。
根據內政部指出台灣結婚率在⼗年內持續探底,⺠調指出近 96% 的受訪者認為獨立比婚姻更重要,⽽經濟因素是年輕⼈不想結婚的主要原因,其中主因之⼀為凍漲的薪⽔與居⾼不下的房價。2019年衛⽣部統計處的調查指出,9% 的女性將因無法負擔扶養孩⼦的經濟因素⽽不願⽣育,儘管80%的女性受訪者仍想要⽣育,但39.4%不願為此改變⽬前的⽣活⽅式以及深怕其後果,例如失去⼯作。
研究指出60歲以上的老年⼈⼝⼀增加10%就會導致經濟增長顯著下降。不僅如此,老年⼈⼝使⽤國⺠健保等花費將會落⾄勞動⼈⼝的負擔上,同時創新或是技術密 集的領域也會受到侷限。同時,低⽣育率的「陷阱」會使低收入的家庭希望減少扶養⼩孩的開銷以享有更舒服的⽣活。
如上所述,台灣的⽣育危機主要因⾼房價與育兒的經濟負擔,但若只是參考其他低⽣育率國家的政策,如⽇本推出了結婚⽣活補助⾦等,或是新加坡推出新婚夫婦的住房政策,也不能徹底挽救⽣育率下降的趨勢。
台灣應參考美國政府,將⼦女達到⼯作年齡前視為⽗⺟的稅收減免,再輔以有效的育兒假政策。捷克與奧地利也是相當成功的例⼦,捷克⽗⺟會在⼩孩滿四歲前享有帶薪育兒假,並每⽉領有政府津貼,⽽奧地利的津貼甚⾄佔家庭淨收入的10%,也因此,奧地利幾⼗年中以來⽣育率皆穩定。
蔡英⽂政府的確已採取類似的育兒補助津貼,但台灣應考慮將育兒補貼延長⾄⼩孩滿15歲,因根據勞動基準法未成年可以於15歲開始⼯作。同時佐以20%的家⼾收入的補貼,約6,700新台幣,並考量排富等細節。
正如台灣針對疫情所發⾏的孩童家庭防疫補貼,已幫助多達250萬⼈,若欲延續這類似家庭補貼政策,是應考量成本,但⼀旦相比奧地利和捷克的家庭補貼政策分別約佔其GDP的3%和 2.6%,就會發現,長久⽽⾔這將會是⼀項值得的投資。
※本文摘自Global Taiwan Institute全球台灣研究中⼼/原標題:明列台灣⽣育危機背後的社會經濟因素/作者為約翰霍普⾦斯⼤學⾼等國際關係學院研究所⼀年級學⽣,也是2021年全球台灣研究中⼼的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