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14年連續居10大癌症之首。圖僅為示意。(取自pixabay)
衛福部國健署公布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為12萬1254人,較2018年增加5123人,平均每4分20秒就有一人罹癌,癌症時鐘較前一年快轉11秒。「大腸癌」已連14年居10大癌症之首,乳癌則連續17年居婦女癌症首位。
依據國健署資料統計,2019年10大癌症發生人數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與2018年相比較序位相同。
資料指出,大腸癌連14年位居10大癌症榜首,而乳癌蟬聯17年居婦女癌症首位;罹癌人數增幅前3名則為女性乳癌、大腸癌、肺癌。
國健署資料指出,最新2019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2萬1254人,較107年增加5123人;性別統計部分,男性6萬4109人、女性5萬7145人。
國健署指出,因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計仍將持續上升,其中使用菸、酒、檳榔者,罹患上呼吸道癌症風險高達10.5倍。
國健署指出,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實證醫學證明,四癌篩檢分別為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攝影、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檢查,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
統計資料分析顯示,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的男性26%口腔癌死亡風險;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女性子宮頸抹片檢查,則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
國健署表示,四癌篩檢服務量逐年增加,許多人在早期癌症時就確診,全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但死亡率已連續8年呈現下降趨勢,因此健康的生活型態與積極篩檢仍是防癌關鍵。
至於癌王「大腸癌」該如何把握住黃金治療期,關鍵就是定期檢查。
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也指出,大腸癌治療時間寶貴,超過50歲民眾有千分之3機率罹癌。若經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有5%機率罹癌,較一般人罹癌機率高出20倍,超過半年以上才就醫,大腸瘜肉恐變癌症,甚至一期惡化到二期,不做大腸鏡檢查「等於跟自己開玩笑」。
此外,2019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比2018年多1歲,部分癌別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如口腔癌為58歲、子宮頸癌為57歲、乳癌及子宮體癌為56歲、甲狀腺癌為50歲,與2018年相比較除口腔癌、肝癌、食道癌、胃癌及子宮體癌多1歲,子宮頸癌早1歲,其餘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2018年相同。
國健署呼籲,符合篩檢資格的民眾,可至全國癌症醫療院所查詢及接受篩檢,或利用健保快易通APP查詢前次檢查時間,以確定是否符合篩檢資格,相關篩檢訊息可透過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網站進行查詢。若檢查結果為陽性,也不要慌張,應儘速至醫療院所進行複診,掌握自我身體狀況,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