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是蘇聯解體後獨立的中亞五個「斯坦國家」之一,是地緣政治中最重要的一個。(哈薩克首都努爾蘇丹/湯森路透)
新年剛開始,哈薩克斯坦就發生嚴重事變。1月2日還只是曼吉斯套州的扎瑙津「民衆抗議能源費用上升」,但抗議隨即蔓延到全國各大城市,要求總統下臺。最大城市阿拉木圖發生街頭示威、騷亂和暴動,一度衝入阿拉木圖市政府,阿拉木圖國際機場被迫關閉。總統托克耶夫派出軍警驅散,「鎮壓恐怖主義活動」。1月5日宣佈曼吉斯套州和阿拉木圖進入緊急狀態,還請求「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以俄羅斯爲首)出兵「平亂」。俄羅斯立即出兵控制阿拉木圖機場。
托卡耶夫解除了前總理、現任「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mmittee,是最高情報機構)主席卡里姆·馬西莫夫的職務,他隨即以因涉嫌「叛國罪」被捕。前總統兼現任「哈薩克斯坦安全顧問委員會」( Security Council of Kazakhstan,相當於軍委會,是最高軍事和國安機構) 主席納扎爾巴耶夫也宣佈辭職。現在局勢逐步得到控制。
一開始,中國媒體就忙不迭地帶節奏,説這是美國在背後策動的「顏色革命」,接下來就說是「三股勢力」(宗教極端主義、民族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在背後作祟。然而,事後的發展卻日益顯示,這是一場現任總統托克耶夫和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之間的「權力內鬥」。中國媒體和自媒體的帶節奏顯然淪為笑柄。
由於此事發生突然,發展迅速,過程混亂,信息紛雜,各種自媒體自行腦補,中國官方媒體又亂帶節奏,加上由於哈薩克斯坦不在大部分中文世界讀者的雷達中,大部分讀者都不明所以。這裏簡要分析一下。
哈薩克斯坦是蘇聯解體後獨立的中亞五個「斯坦國家」之一。它的主體民族哈薩克人是突厥語民族的一支。
中亞歷史和民族流變非常複雜,簡而言之,在六到七世紀突厥民族崛起,中亞一帶變成突厥語國家。由於伊斯蘭也在幾乎同時崛起,突厥語國家通通皈依伊斯蘭信仰。這樣「突厥語+伊斯蘭」就成為突厥語諸民族的特徵。13世紀蒙古崛起,在西征過程中征服了整個歐亞大草原的世界,當然也包括突厥語民族。然而,蒙古的同化能力不足,於是在中亞西亞東歐等地的統治紛紛「突厥化」,形成蒙古——突厥的雙重統治,反而擴大了突厥的影響力。蒙古帝國解體後,就在大草原上留下一系列的突厥化汗國。中亞地區本來就是突厥語民族,那就更不用提了。現代意義的哈薩克民族和哈薩克汗國就在這種背景下形成。
到了17世紀,俄羅斯在東方擴張,就是一個接一個地把這些歐洲、中亞、遠東的突厥汗國(俄國稱為韃靼人)兼併的過程。哈薩克汗國也這樣被俄羅斯吞併。17-20世紀,中亞地區有東西突厥斯坦的地理名詞,西突厥斯坦就是包括哈薩克汗國在內的五個中亞斯坦國家(其中塔吉克斯坦屬於波斯人的一支,不屬於突厥,是唯一例外),東突厥斯坦就是現在中國的「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俄羅斯的東擴和清朝的西征時間差不多,可以說,這些突厥語民族地區就被兩個國家瓜分了。
到了蘇聯時代,哈薩克和其他四個中亞國家都以「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的形式加入蘇聯,名義上和俄羅斯加盟共和國平起平坐,但實際上還是被俄羅斯主宰。到了蘇聯解體,十五個加盟共和國全部獨立。這樣「西突厥斯坦」的中亞國家經歷兩個多世紀的外族統治之後,才再次重穫獨立。
在中亞五國中,哈薩克斯坦有幾個重要特徵。
首先,它是中亞五國中面積最大的一個,273萬平方公里幾乎相當於蒙古國(150萬平方公里)加内蒙古(110萬平方公里)加圖瓦共和國(17萬平方公里)這三個蒙古人聚居地區的總和。
其次,它直接和俄羅斯接壤,把俄羅斯和其他四國隔開,在一定程度上是保障其他四國安全的屏障。它還是中國「一帶一路」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因為如果要從新疆出境的貫穿歐亞的鐵路,就一定要經過哈薩克斯坦。
第三,哈薩克斯坦稱得上「地大物博,資源眾多」,能源儲量和礦產資源都非常豐富。它還「人口稀少」,總人口只有二千萬不到(還不如台灣),於是人均佔地和人均資源都極為可觀。
第四,也正因它如此得天獨厚,它是中亞五國中經濟一枝獨秀的一個。在疫情之前人均GDP約一萬美元。土庫曼斯坦以七千美元左右排在第二,其他三國都是一兩千美元左右遠遠落後。雖然一萬美元左右不能算富有,但處於發達國家的門檻上(中國的人均GDP也是一萬多美元)。
這樣就可以理解為何哈薩克斯坦是中亞國家地緣政治中最重要的一個。
從蘇聯解體開始,哈薩克斯坦就面臨被俄羅斯重新吞併的陰影。在全球歷史上,俄羅斯是對領土最貪婪的國家,沒有之一。從伊凡四世開始,俄羅斯就處於不斷的領土擴張中,在19世紀末達到2280萬平方公里。大英帝國巔峰時期的總面積比它大一些,但俄羅斯佔領的土地是企圖永久整合在內的,與大英帝國那種間接統治的殖民地式管治完全不一樣。殖民帝國的殖民地可以在母國同意下獨立,但這類大陸帝國式的土地擴張,一旦曾經佔有某塊,就強調「自古以來」,即便獨立了,也要擔心被重新吞併。
在蘇聯解體後獨立的14個(除了俄羅斯自己)國家中,波羅的海三國對被重新吞併的恐懼最為人所知,於是它們也是「反俄」最堅決的國家。中亞五國同樣面對「重新被吞併」的危險,但它們的處境和現實和波羅的海三國又有所不同。
波羅的海三國都有現代國家歷史(一戰與二戰之間是獨立國家),它們與歐洲其他國家接壤(波蘭),文化和其他國家相通(立陶宛和波蘭歷史關係悠久,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都是芬蘭的兄弟國家),況且三國的經濟情況在蘇聯時代也是各加盟共和國中靠前的,也不是非常依賴俄羅斯。因此,三國獨立了,但並不孤單,也不隔絕,更容易經濟轉型。它們在二戰中被蘇聯再次吞併,違反了《凡爾賽條約》中讓它們從沙俄獨立的保證,歐美對此有情感和道德上的歉疚。因此,它們加入歐盟和北約,是三國顯而易見的發展途徑,歐盟北約也願意接納它們。
相反,中亞五國並無現代國家的歷史。它們地處內陸,無論是東面的中國還是南面的伊朗阿富汗,都不是靠得住的國家。它們的現代經濟部門幾乎都是在沙俄和蘇聯時期發展而成的,因此經濟極度依賴俄羅斯。中亞在沙俄時代為俄羅斯吞併,歐美國家沒有道德上的責任;它們的宗教不是無神論就是以伊斯蘭教為主,歐美國家更沒有多少共同情感。由於它們地理上的隔絕,也不太可能加入歐盟和北約。因此,在獨立之初,它們在世界上除了抱團取暖,幾乎就孤立無援。因此,它們一方面需要擔心「二次吞併」的問題,一方面又離不開俄羅斯。相對而言,在蘇聯解體的初期,俄羅斯自己自顧不暇,五國沒有即時的「二次吞併」危機。這就是為何在獨立之初,它們就積極加入「獨聯體」,此後更加入了以俄羅斯為首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
在五國中,哈薩克斯坦既是最大、最重要、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又是唯一與俄羅斯接壤的國家,中長期被「二次吞併」的危機就最大。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國家最佳的戰略就是引入其他勢力,對衝危機。在不得不依賴俄羅斯的同時,儘快趁著俄羅斯自顧不暇的窗口期,找到能平衡俄羅斯的勢力圈子。哈薩克的長期領袖納扎爾巴耶夫就是個中高手。哈薩克斯坦獨立以來,納扎爾巴耶夫就一直是哈薩克總統,直到2019年退居幕後。他一面穩住俄羅斯,不執行激進的「排俄」政策,一方面積極鼓勵平衡外交。
首先,納扎爾巴耶夫積極推動成立突厥語國家的組織。我們常説「突厥語民族」,但準確地說,他們不是一個民族,而是多個民族被「突厥化」之後形成的「超民族」共同認同。哈薩克自己本身是一個民族,而土耳其人又是另一個民族,諸如此類。在十九世紀的汎突厥運動興起,認爲所有的突厥語民族應該團結起來。在蘇聯解體後,在土耳其之外多出了五個突厥語國家,這種思潮再起。正是在他的積極響應下,1992年,由土耳其牽頭,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召開了第一屆「突厥語國家首腦峰會」。
1994年,第二屆峰會確定中心議題為「確認突厥語國家走向一體化」。説實在,雖然這些組織都是土耳其牽頭,但土耳其當時勢力很不足,如果沒有納扎爾巴耶夫的積極推動,土耳其是很難成事的。後來,納扎爾巴耶夫也繼續積極響應和推動突厥一體化運動。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把納扎爾巴耶夫稱爲「突厥世界的元老」,實至名歸。
其次,積極加入伊斯蘭世界。在蘇聯統治下,哈薩克斯坦是個「無神論」國家。納扎爾巴耶夫重拾伊斯蘭信仰,一大批清真寺重開,加入伊斯蘭合作組織。納扎爾巴耶夫還特別注重打造和遜尼派領袖國家沙特的關係。
第三,加入中國牽頭的上海合作組織。雖然根據中國的説法,上海合作組織主要目的是反恐,不是封閉的軍事政治集團。但西方的視角則是以中國和俄羅斯為首的中亞地區安全保障集團,是北約未來在東方的平衡器。但以哈薩克斯坦的視角,它同時也是拉近中國以平衡俄羅斯的工具。哈薩克斯坦還大力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鼓勵中國投資,大量能源和礦物出口中國。這在一些人看來,不無「投靠中國」的意味,然而,以國安視綫,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平衡俄羅斯。
第四,哈薩克斯坦還非常重視和美歐的關係。它是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的參與國。它更利用自己一小部分領土在歐洲,把自己視爲「歐洲國家」。最明顯的就是在體育領域,其他四國都加入亞洲足協,只有哈薩克斯坦是歐洲足協的成員。哈薩克還鼓勵西方的各種NGO在當地活動。原因不是他不顧忌所謂「顔色革命」,而是只有拉入歐美,才能更好地平衡俄羅斯。
就這樣,納扎爾巴耶夫統治下的哈薩克斯坦依靠突厥、伊斯蘭、中國、歐美四股勢力,才能平衡俄羅斯。
如果以國内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特別以國際關係為衡量,納扎爾巴耶夫算得上「雄才大略」。然而,再雄才大略也無法否定他是一個威權政權,在差不多統治30年之後,再成功的統治者也會令人民感到厭煩。2019年3月,全國各城市發生持久的抗議活動。納扎爾巴耶夫不得不宣佈辭去總統職務,把政權「交班」給自己的親信托卡耶夫,以平息民怨。自己保留「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的職務掌握軍權,在幕後統治。
接下來就是大陸國家的傳統政治戲碼了,一個「皇上」,一個「太上皇」,就算托卡耶夫如何被納扎爾巴耶夫扶上馬,他都有做「兒皇帝」做得不耐煩的一天。兩者發生衝突是大概率的事。
這次事變的細節還有待更多的信息。但以上梳理分析,基本可以看到事件的基本面,還可以厘清幾個被「帶風向」的問題。
第一,這不是一次什麽「顔色革命」,更不是美國策動的顔色革命。最初的民衆抗議示威,基本上是自發的,呼籲政府下臺,也是在有一定民主自由的國家(儘管哈薩克斯坦還帶有威權主義)的基本反應。美國正忙著抗疫和烏克蘭事件,在整件事上根本毫無角色。
無論中俄都說「顔色革命」,這不過是在國際社會給美國潑髒水,給國内民衆洗腦「美國有多壞」的伎倆。事實上,在現在「内鬥」的形勢越來越清楚後,中國媒體已經羞羞答答地改變論調了(比如說什麽「變相的顔色革命」)。
第二,爲什麽俄羅斯軍隊要出動?事實上,即便哈薩克斯坦的形勢是騷亂甚至暴動,對付沒有熱武器的人群,出動警察大可搞定,大不了就出動軍隊。那麽爲什麽忙不迭地請俄羅斯出馬呢?原因不外乎托卡耶夫根本控制不了軍隊,對警察的控制也可能很有限。於是只能靠「外援」才能把納扎爾巴耶夫拉下馬。
有趣的是,根據中國一向的論調,托卡耶夫如此「挾洋自重」,一定是「漢奸賣國賊」;如果俄羅斯換成美國,一定强烈抹黑美國干涉内政。然而習慣雙重標準的中國,對普京出兵卻大加讚揚。
第三,爲什麽是俄羅斯而不是其他國家?根據現有資料,不能肯定托卡耶夫原先就更親俄,但他沒有比俄羅斯更好的選擇。首先,無論美國還是中國都不可能派兵相助。其次,土耳其很可能願意出兵,但埃爾多安和納扎爾巴耶夫的關係很好,要土耳其出兵無異於幫了納扎爾巴耶夫一把。最後,集體安全合約組織有現成的出兵機制。因此,托卡耶夫只能抱普京的大腿。
第四,此事對哪一方有利?從短期看,俄羅斯是利益最大的一方,土耳其和中國都有挫折感。但長期而言,托卡耶夫以後是不是就一味親俄呢?這也不一定。從以上分析可知,哈薩克的長期戰略就是平衡各方。托卡耶夫固然欠普京一個人情,單擊敗太上皇後,他對普京的依賴就到此爲止了。進一步說,就連他能當多久總統也不得而知,很可能他無法如納扎爾巴耶夫一樣長期執政。因此,哈薩克的長期局勢,有待進一步觀察。
※作者為旅美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