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歷史學者佛格森。(王侑聖攝)
自2019年12月中國武漢通報第一起新冠肺炎病例以來,至今已超過2年的時間,疫情仍不斷蔓延,全球各國的政治、經濟及社會都受到衝擊。
英國歷史學者弗格森(Niall Ferguson)15日在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TSEF)舉辦的講座中透過視訊表示,新冠疫情對各國經濟的衝擊超乎預期,台灣的防疫措施可供借鑑,他也警告,新冠疫情同時也讓中美的對立更為嚴重,加深「第二次冷戰」(Cold War II)。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TSEF)15日邀請英國著名歷史學者、現為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的弗格森(Niall Ferguson),就疫情對全球造成的影響進行演講,也邀請印度裔美國國際關係學者阿查里亞(Amitav Acharya)共同討論。
弗格森指出,新冠疫情至今累計有超過550萬人死亡。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這樣的數據可能比實際死亡人數還低,他認為,到了2023年5月死亡人數可能攀升到1360萬人,美國累計共有超過87萬人死亡,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是在2020年染疫過世,居高不下的死亡率也令他感到相當擔憂。
他強調,如果和14世紀中葉流行全歐的黑死病、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大流感以及1889年俄羅斯爆發的流感,新冠肺炎並非最重大的傳染病,但與以往傳染病不同的是,致死率高的群體集中在年長者。
弗格森補充,儘管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比黑死病還要低,但經濟受到疫情衝擊的程度卻遠大於預期,經濟學家薩莫斯(Larry Summers)認為,疫情造成美國損失至少60兆美元(約新台幣1656兆元),相當於過去50年來氣候變遷造成的損失;此外,若考慮到財政及貨幣受到的衝擊,這些損失相當於一場世界大戰帶來的影響。
他指出,之所以會這麼慘重,是因為這是人類首次採取封城措施來防止疫情蔓延,北美及多數歐洲國家都採取封城措施,結果導致全球經濟、社會受到衝擊。弗格森建議,歐美可以參考台灣經驗,透過篩檢、疫調等方式防止疫情擴散。
有些人會把防疫不利的責任歸咎於民粹主義領導人,例如美國前總統川普、印度總理莫迪以及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但弗格森認為,追究領導人的責任很容易,每個禮拜都會有類似的文章,指責國家領導人無能。實際上,防疫最大的破口並不在上層,而是在中間管理階層,他指出,儘管美國已做好防疫的準備,受限於健保體系的缺陷,最終還是難以落實。
針對新冠肺炎對於中美關係的影響,弗格森認為,新冠疫情會加劇中美對立,讓「第二次冷戰」(Cold War II)變得更為嚴峻,對於中國而言,牢牢掌握權力、控制台灣是國家核心利益,而台灣的安全則需要依賴美國及其盟友,他也建議,美國對台灣做出口頭承諾時,也要避免讓局勢升溫,以免一觸即發。
弗格森著有《帝國:大英帝國世界秩序的興衰以及給世界強權的啟示》(EMPIRE:The Rise and Demise of the British World Order and the Lessons for Global)、《巨人:美國帝國如何崛起,未來能否避免衰落?》(Colossu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American Empire)等著作,研究專長為金融史、世界大戰及帝國史,他在2004被《時代雜誌》(Times)提名為世界百大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根據世界即時數據網站《Worldometeor》的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全球累計有3億2418萬2229人確診、554萬7397人死亡,隨著Omicron變異株來勢洶洶,確診數、死亡數仍持續攀升,也迫使多國縮緊防疫措施,避免醫療系統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