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道長世家】加了人情味! 「神的米其林大廚」謝富基:法事就是客製料理

蔡慧貞 2022年01月30日 13:00:00
長駐基隆慶安宮的資深道士謝富基(圖)是五代道士世家,現在連兒子也能上場服務信眾。(王侑聖攝)

長駐基隆慶安宮的資深道士謝富基(圖)是五代道士世家,現在連兒子也能上場服務信眾。(王侑聖攝)

自農曆12月16日尾牙後,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過年,但基隆3大廟之一的慶安宮卻人聲鼎沸,只見到廟中拜拜的人潮不約而同地手中都抱著一捆家人的衣物,原來大家都忙著到慶安宮找道士「補運」!長駐基隆慶安宮、已執業40多年的資深道士謝富基細數說,每年農曆12月17日起他開始幫信眾補運,之後祭改等,要一直忙到農曆2月2日龍抬頭;之後農曆3月「媽祖生」、7月「中元普渡」、10月「謝平安」,之後又到了12月中旬的補運……,如此周而復始著他的道士人生。

 

如今謝富基連兒子都已經隨他到慶安宮為信眾服務,謝富基驕傲地說,他家從曾祖父起做道士,到祖父、父親交棒給他,如今連兒子都上場,他們是五代道士世家,也還會繼續傳承下去!

 

謝富基驕傲表示,目前兒子(圖)也隨他到慶安宮為信眾服務,儼然是「五代道士世家」,會繼續傳承下去。(王侑聖攝)

 

 

道士就像「摘星廚師」 謝富基:要應信眾需求客製化

 

謝富基回溯自己從事40多年道士生涯,他總結心得是,「道士就是一名廚師,因應客人的需求,提供一星到五星的服務,貼近人心也符合人性!」所以他在慶安宮中幫信眾消災、補運、安太歲,處理一般性事務,但回到家中的威顯道壇,他則為信眾補財庫、收驚、批流年,甚至種生基等,提供各種客製化服務。

 

 

謝富基拿出家中一本本自父親手中承繼而來的珍藏手抄經文,還有多種步罡圖和作法儀式古籍,泛黃而脆薄的紙質,還有內頁一行行用手寫毛筆字,都刻劃著道教的源遠歷史,和道士世家從曾祖到祖父、父親到兒子,子再傳給孫的一脈傳承軌跡。

 

謝富基拿出從父親手中承繼而來的手抄經文,一筆一筆都都刻劃著道教的源遠歷史。(王侑聖攝)

 

謝富基是家中的第四代道長,他說,他家最早的道法傳承可追溯到曾祖父謝枝萬(1871—1938),當時曾祖父是基隆佛祖廟(慈雲寺)最早的住持,因祖父蕭石定身體不好,曾祖父都是帶著孫子,也就是謝富基的父親謝朝旺(1916—2005)住在慈雲寺,所以父親自5歲起就在曾祖父身邊耳濡目染種種道教儀程,父親謝朝旺13歲又另拜師門修習閭山派,當時法師要學習治病、打妖除邪等,父親16歲就已經獨當一面獲邀前往基隆的代明宮擔任住持,到1989年更受聘到慶安宮擔任道長,之後由謝富基接手至今。

 

至於謝富基自己則不同於父親早早從事道士工作,而是年過20歲退伍後到宜蘭另外再拜師修習正一派天師門。

 

謝富基自父親謝朝旺傳承第四代道長。(王侑聖攝)
道壇八卦圖在謝父起家時就畫在家中地板上,年代久遠。(王侑聖攝)

 

 

國中就被老爸指名當師公 受邀赴中國做法事大暴紅

 

謝富基談到自己接手家族事業、擔任道士的過往說,家中有4個兄弟,大哥不想當道士,20歲就跑去經商了;二哥則是為了躲避接下父親衣缽,拚命念書,之後還出國留學念麻省理工學院到博士畢業,就留在國外工作了;弟弟則在幼年時得了小兒麻痹留下後遺症。所以他記得念國中時,有一天父親喝醉酒,藉著酒意將他喚來,直接對謝富基說,「你哥哥那麼會讀書,你的書又念不好,就你來做道士吧!」當時他隨口應允,卻不以為意,之後卻一直抗拒成為「師公」,一直到當兵回來才收了心性,認分地隨父親開始到代明宮學習、服務。

 

不過頭腦靈活,時時妙語如珠、極具親和力的謝富基除了向父親學習閭山派為人治病、消災解厄外,之後又拜師修習了正一派,並學習作法、禮斗法會、建譙等吉事,1992年謝富基迎了人生事業的另一高峰。

 

謝富基說,中國經歷過文革後,其實已無道士的傳承,反而是台灣完整地保留了道教文化和傳承,當時有台商透過管道想請他到廈門幫公司看風水和做法事,後來他做出口碑,一直有台商請他到大陸服務。

 

除了承繼父業,謝富基另拜師修習正一派,學會作法、禮斗法會、建譙等吉事,1992年更紅到中國去。(王侑聖攝)

 

1989年父親又獲聘到慶安宮擔任道長,至此謝富基一直過著初一、十五在慶安宮、奠濟宮服務,期間飛中國各省服務台商的空中飛人忙碌生活,之後不只搭飛機到中國各省提供台商各種法事諮詢服務,從消災解厄、動土、興工或求財財求利等,後來謝富基的如名聲在台商間口耳相傳,甚至有台商請他遠赴東南亞、歐美等國提供法事服務。

 

謝富基笑著說,他這幾年單單坐飛機就搭了500多架次,1次出門就要12天,1年要出國10次以上,等於1年有3分之1的時間都在國外從事道士工作。

 

 

懷抱「神與人同」初心 父子倆讓雞籠中元祭由佛轉道

 

謝富基說,道士是服務人、神的工作,道士就是人與神之間的媒介、橋梁,所以最大的心得就是道士要有「同理心」,最根本的觀念和態度就是「神與人同」!

 

謝富基秉持著「神與人同」的思惟,在1998年的「雞籠中元祭」做出重大變革,自此基隆每年農曆7月中元祭「由佛轉道」,從過去以佛教和尚主導的中元祭改為由道士作法祭拜。

 

謝富基認為當道士要有同理心,最根本就是能抱持「神與人同」的態度。(王侑聖攝)

 

 

98年首掌基隆中元祭主普 普渡前須做功德「超拔」祖先

 

說起基隆中元祭要追溯自1853年(清咸豐3年)基隆經歷激烈的漳泉械鬥後,從1855年(清咸豐5年)開始由姓氏輪值主普至今已延續167年了。

 

謝富基說,基隆中元祭在清朝時都是由宜蘭道士處理普渡儀式,到日治時期日本人順應基隆習俗仍進行中元祭,卻找來了月眉山和尚誦經,一直到了1998年為謝姓宗親主普,首次聘請了謝朝旺、謝富基父子兩位道長負責主普。

 

基隆中元祭由姓氏輪值主普至今已延續167年。(取自文化部國家文華記憶庫)

 

當時謝富基在執行基隆中元祭的中元普渡科儀時,他認為中元祭在農曆7月為「教孝月」,為了彰顯後代子孫的孝道,中元祭應該以「超拔祖先」為主,而非過往的只是「普渡孤魂野鬼」, 所謂「超拔祖先」就是在整個普渡儀式一開始要先「敬奉祖先」,做功德給祖先,請謝姓列代先賢饗用功德後,再由謝姓祖先們去邀請孤魂野鬼享用祭品進行普渡。

 

謝富基認為普渡要先「敬奉祖先」,做功德給祖先,並不只是傳統的「普渡孤魂野鬼」。(取自基隆博物館臉書)

 

當年謝朝旺和謝富基父子對基隆中元祭進行了改革,加入了先「超拔祖先」再「普渡鬼魂」的儀式,也讓基隆中元祭自此都由道士執儀了。當年中元祭後,道教總會還特別贈匾給謝家父子雙道長,肯定他們「弘揚道法」,該塊象徵謝家道士世家榮耀的匾額至今仍高掛謝家客廳,謝富基驕傲地說,「這塊匾額代表著雞籠中元祭由佛轉道的開始!」

 

道教總會特別贈匾給謝家父子雙道長,肯定他們「弘揚道法」,讓基隆中元祭自此「由佛轉道」。(王侑聖攝)

 

 

處處通人情!報恩辭祖要敬重​ 預修功德就像生前契約

 

從「神與人同」的思惟出發,謝富基從事道士工作服務人、神,也更貼近人性。他以近年少子化後,許多家中長輩都憂心家中的祖先牌位無人祭祀,因此很多人紛紛將家中的祖先牌位放到宮廟中,但也因此有不少人事後都有「家中不平安」的疑慮和擔心,謝富基則表示,他的處理方式,是在將祖先牌位送到宮廟前,還要先進行「報恩辭祖」的程序。

 

所謂「報恩辭祖」,就是要將祖先牌位送到宮廟前,還要先敬告祖先,先邀請祖先饗用臨別前的最後一次豐盛餐食,並做功德給祖先後,再好好地把祖先送離家中,他說,從人性出發,當不得不將家中父母送到養老院、療養院照顧時,先跟父母溝通好再送過去,長輩心裡自然舒坦,所以他處理祖先牌位前要先「報恩辭祖」,這就是「神與人同」的道理。

 

 

謝富基現在更順應時代變遷,開始推行「預修功德」的法事,如同現代人流行簽訂「生前契約」一般,大家也可以在生前就請道長為自己「預作功德」,先在陽世將自己未來到陰間所需的功德先做好做滿,不求他人,非常貼近人心的作法,也大受信眾歡迎。

 

謝富基說,中國經歷文革,道教文化和道士的專業幾乎毀壞殆盡,所以台商要找台灣道士到中國幫忙,因為現在中國已經沒有真正的道士了,反而中國幾千年的道教文化和精髓,從唐山到台灣,意外地在台灣生根、保留了下來,一如謝家五代道士,從謝富基的曾祖父、祖父、父親,如今兒子也在慶安宮服務,父子同場,之後謝家道士事業還會繼續傳承下去。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