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產業將面臨訂單成長但獲利衰退的現象。(資料照片)
經濟部在本月24日發布110年12月工業與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為142.45,年增9.98%;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45.94,年增10.57%,為連23紅,皆寫新高紀錄,推升全年度工業與製造業指數走揚,上述結果也反映在我國出口和外銷訂單均持續維持正向成長。我國出口部門的動能持續,亦是推升我國去年經濟成長率超過6%預估值的主要引擎。但是,在出口部門持續維持高成長的當下,未來一年,我們必須要注意人才短缺問題對於產業發展可能產生的負向影響。
薪資上漲對技術領先與成熟技術廠商的影響
就資通訊產業而言,由於許多半導體與晶片設計廠商大舉擴廠或擴大規模,因此,對於人才的需求持續增加,在具有一定教育水準的人才供給沒有大量增加下,半導體產業對於人才需求的增加就會帶動薪資的成長,此時,薪資的提高對於資通訊產業中不同廠商的影響將有所差異。
第一,對產業中的技術領先廠商而言,雖然附加價值率或毛利率愈高的廠商可支付高薪的能力會愈高,但也意味這些廠商在既有營收受到產能限制的情況下,要維持較高的獲利,就必須要提高售價來因應薪資或運費等成本的上漲,這即是物價會上漲的因素之一。
第二,對成熟技術的廠商而言,技術較好或附加價值較高的半導體廠商雖可藉由提高薪資解決人才短缺問題,但是,附加價值較低的廠商將會面臨兩個困境。首先,若獲利較低的廠商要增加人才雇用,就必須支付與技術領先廠商相近的薪資水準,此時,廠商的獲利會大幅降低甚至產生虧損;其次,若這些廠商無法支付較高的薪資來吸引人才,則這些廠商的營運就會出現產能無法全開,或有訂單卻無法出貨的現象。因此,對技術成熟廠商而言,今年將會是面對極大挑戰的一年,上述的情況也會影響今年出口部門的榮枯。
傳統產業面對人才短缺與獲利衰退的問題將更為嚴重
就非資通訊產業而言,在資通訊產業已是台灣主力產業的情況下,許多本土人才多走向半導體產業,當薪資進一步提高時,我們可以預見其他非資通訊產業的人才短缺問題將更嚴重。特別是對於傳統產業而言,除了少數廠商外,多數傳產廠商的毛利率可能不會太高,因此,這些傳統廠商將面臨與技術成熟的資通訊廠商相同的困境,甚至出現訂單成長但獲利衰退的現象。
當然,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中,較無競爭力的廠商被淘汰是市場競爭的結果,但是,若這些廠商所創造的就業也提供穩定社會的功能,則政府也有責任提出政策來協助這些廠商退場,以減緩產業發展不均可能產生的傷害。
在《蘋果前進東南亞 台灣更缺工》一文中,我們已提醒移工短缺可能產生的影響,本文中,我們則是關心產業人才缺乏對於廠商獲利的衝擊。不可否認,近年來的台商回台設廠,以及美國科技管制所帶動的勞動力需求增加,皆已使台灣就業市場的薪資逐步提高,受雇員工的薪資增加應是政府所樂見的,但是,如何讓提高的薪資可以流向國內的內需服務業,則是本國業者與政府應盡速思考的方向。我們期待在出口部門面對不確定性逐漸增加的情況下,薪資成長可以帶動內需消費的增加,以增加台灣經濟成長的動能。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