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一戶手作水餃粉絲專頁)
在餃子裡包硬幣的傳統,則是始於明朝,流行於清朝。清朝時,支撐國家財務基礎的是數量龐大的乾隆通寶,當時人們在餃子裡第一次包入了銅錢,希望日子過得更好。
傳統過年,餃子在除夕晚上的子時以前、也就是二十三點以前要包好。到了凌晨零點的時候,正是農曆新年正月初一的開始,這時候就要吃餃子了,叫做「更歲餃子」。更歲餃子有更歲交子的意思,也就是說在子時這個點,是新舊年相交的時候。這正可說是一種新舊年的交接儀式,不但除舊,並且迎新。
俗話說:「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說明了年夜飯中餃子是親人們歡聚一堂的象徵。年三十所包的餃子,形狀一般為傳統的月牙形。在包的時候,要把麵皮對折後,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著半圓形邊緣細細捏勻,稱之為「捏福」。如果把捏成「月牙形」的餃子,兩角對拉捏在一起,則呈「元寶形」,象徵財富遍地,金銀滿屋。
在山東東部,過年煮的餃子常常會故意煮破幾顆,但不說「破」了,而要說「掙了」或「漲了」。這是因為餃子餡有菜,菜諧音財,故餃子掙了有「掙財」、漲了有「漲財」之意,圖個吉祥,並討個口彩,增加除夕夜的歡樂氣氛。在甘肅中部,除夕夜煮餃子的時候,則是會加少許麵條同煮、同食。其麵條要細,餃子則要包成元寶形,美其名曰「銀絲纏元寶」。
另外,吃餃子的時候,都必須吃偶數,不能吃奇數。飯後盛餃子的盤、碗,乃至煮餃子的鍋裡,擺放生餃子的蓋簾上,都必須故意留下幾個偶數的餃子,謂之年年有餘。
大年初一的餃子也是當天早餐唯一的主食。有俗諺道:「初一餃子初二麵,初三盒子(餡餅)往家轉。」雖然北方人基本上從除夕開始就天天吃餃子,但在初一過後,必吃的則是「破五」的餃子。破五就是農曆大年初五民間迎財神的日子,破五也是「送年」的意思,也就是在這天之後,生活會慢慢恢復到除夕之前的狀態。
根據清末震鈞記載清代北京風土掌故的雜記《 天咫偶聞》 所述:「正月初五,俗名破五,舊例食水餃五日,北方叫名曰煮餑餑。今則或食有三日、二日或間日一食,然無不食者,自巨室至閭閻皆遍,待客亦如之。」民間則說破五吃餃子是為了「補窟窿」,有預防疾病的寓意。也有地方認為是填滿去年的窮坑,今年不再受窮的意思。因為初五之後,有的農家就要開始準備春耕,也意味著過完年了。
至於我從小最耳熟能詳的餃子習俗, 則是「 上馬餃子下馬麵」,意思是要出遠門前,必須先吃上一頓餃子,而從遠方回到家則要吃麵。
● 本名李廼澔,祖籍青島市,出生於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美語文博士,主要研究美國文藝復興時期文學與當代歐陸哲學,現任中國文化大學語文中心、世新大學英語暨傳播應用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 GoGos Hip Hop Crew rapper,也寫嘻哈文化研究的文章
● 在 FB 與痞客幫以鞭神老師的筆名寫《食之兵法:鞭神老師的料理研究》。不是料理教學,更不是美食部落格,而是一個以文化研究的方式、嚴謹不譁眾取寵的態度探討料理如何做、如何吃,以及食材與料理背後的歷史與文化精神的全面性料理研究。
● 關鍵評論網、every litte d 專欄作家
● 著有《百年飯桌:吃飯不讀書,踩雷徒傷悲,鞭神老師的常民美食研究室》《百年和食:懂食材、通典故、會點菜、訪老店,鞭神老師的日本料理研究室》(寫樂文化出版)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