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途險且迂─2022年烏克蘭危機觀察

汪哲仁 2022年02月01日 07:00:00
烏克蘭雖然以西方為憑藉抵抗俄羅斯的軍事與非軍事攻擊,但是國內的情況相當脆弱。(湯森路透)

烏克蘭雖然以西方為憑藉抵抗俄羅斯的軍事與非軍事攻擊,但是國內的情況相當脆弱。(湯森路透)

烏克蘭局勢自從去(2021)年10月開始緊張。在相關國家國會議員、媒體與名嘴煽風點火、雙方外交、軍事相關單位放話的情況下,為防止情勢一發不可收拾,美國總統拜登(Joseph Biden)與俄羅斯總統普欽(Vladimir Putin)去年12月兩度會談,在雙邊力圖緩和的努力下,政治解決的方向依然是雙邊官方當前的主流觀點。

 

自從俄羅斯與西方於本(2022)年元月10日俄美雙邊、元月12日俄與北約(NATO)及元月13日俄與歐安組織(OSCE)等三波會談陷入僵局後,烏克蘭緊張情勢愈來愈高,幾乎已經來到兵戎相見的情況。但是雙邊並沒有放棄外交途徑,俄羅斯與西方這兩個集團間與集團外的外交磋商並沒有停止,數量超過百場以上。因此現階段還是以外交手段為主,若有軍事行動也應該在政治協商完全破局後才會發生。

 

美國目前所採取的防堵作法有三。首先是尋求對話,也就是以外交途徑解決;其次是警告俄羅斯不得採取軍事途徑,並拉高若俄羅斯動武所將面臨的制裁後果,這裡包含各項經濟金融措施,包含將俄羅斯斷開使用國際金融支付系統與類似華為的科技制裁;第三是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物資與技術供應,以防禦性武器為主。然而美方不論上至總統,下至媒體,都一直聲稱俄羅斯即將攻打烏克蘭,此舉讓俄羅斯相當不以為然,但仍然順水推舟、接招促談。

 

俄羅斯自始就以軍事演習施壓烏克蘭的方式來逼迫西方,就其所提出的安全問題進行談判。俄羅斯副外長格魯什科(Alexander Grushko)去年12月18日即表示,談判是試圖把一個潛在的、可能的軍事對抗轉變為一個政治進程。雖然俄羅斯並沒有明確地說出,若西方不答應其所開出的條件,俄羅斯則將採取何種措施,但是俄羅斯不斷地進行演習,並不打算降溫的作法,顯示其在未來的談判過程中,將持續以軍事壓迫的強勢方式作為談判的籌碼。

 

歐盟的作法則躊躇許多。首先,德國向來不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也不支持以軍事武器供應烏克蘭,2022年1月17至18日,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赴烏克蘭與俄羅斯進行訪問。在基輔時,貝爾伯克表示,德國願意就歐洲各國的安全議題,依《赫爾辛基最終法》(Helsinki Final Act)來進行對話,解決的方式是回到「諾曼地模式」(Normandy Format)下執行《明斯克協議》,但是俄羅斯若升級軍事行動,則德國將會堅決地回應。但在莫斯科時,貝爾伯克則表示,德國新政府希望與俄羅斯建立實質和穩定的關係,雙方在貿易和投資、科文合作、再生能源以及應對氣候危機等方面的問題清單很長,顯示德國受制於與俄羅斯的經貿、能源利益,將會扮演鴿派的角色。

 

其次,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1月19日警告烏克蘭危機最後會導致戰禍,但也同時表示歐盟必須與俄羅斯展開自己的談判,而非依賴華盛頓,顯示歐盟被排除在元月10日到13日間的三場會談,甚為感冒。

 

至於身為當事人卻又被排除在大多數談判之外的烏克蘭,則顯得相當無助。烏克蘭雖然以西方為憑藉抵抗俄羅斯的軍事與非軍事的各項攻擊,但是國內的情況相當脆弱,烏克蘭已經成為歐洲最貧窮的國家,連摩爾多瓦都已經超越它。貪腐嚴重的情況讓拜登政府即使在現在俄軍兵臨基輔城下之際,還是要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必須進行司法改革。雖然2021年烏克蘭的國民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成長3%,但其成長乃建基在2020年4%的衰退基礎上;物價高漲,2021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達10%。

 

面對內外壓力夾擊,澤連斯基對內力求穩定局勢。在1月19日演說中他強調,炒作俄羅斯入侵危險的說法持續增加,但這並不是實際威脅,他敦促其國民保持冷靜。但是他也強調,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並非土地,而是烏克蘭的經濟與信心。在對外方面,則力求烏克蘭利益能在各式會談中不被出賣,這種心態導致美國與德國需數度保證,「沒有烏克蘭參與就不會出現有關烏克蘭的決定」(No decisions about Ukraine without Ukraine)。此外據俄媒「商人報」(Kommersant)報導,烏克蘭也私底下向俄羅斯提出降低緊張的10個步驟,如立即停火、釋放或交換戰俘,以及舉行「諾曼地」四方會談。

 

1月21日美俄在瑞士日內瓦進行雙邊談判是雙方繼上回合會談後,向國內領導人報告後的會面,雙方會帶回各自國內對上次會談的反饋,談判的結果進展不大,美方雖然提出某些書面回應,但是要求俄羅斯不得公開,約定1月底會談時再提出新的書面回應,該回應將是未來解決本次烏克蘭衝突的重要觀察點。與此同時,雙方在演習、武器援助、增兵、撤僑等作為下激起另一波的緊張。西方若未嚴肅看待俄羅斯的安全需求,則烏克蘭將難有寧日。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