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慕尼黑交鋒〉呈現了一個更加微妙、複雜、甚至智勇兼備的張伯倫形象。(圖片摘自網路)
前英國首相張伯倫的一大爭議,自然是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這份協定以捷克斯洛伐克為代價,換取納粹德國的和平承諾。結果,這個承諾只維持了幾個月,就變成沒有現實意義的歷史文件,徒然抱薪救火,因而讓張伯倫背負罵名。
Netflix近日推出的電影”Munich: The Edge of War”(臺譯:慕尼黑交鋒),則是呈現了一個更加微妙、複雜、甚至智勇兼備的張伯倫形象。故事中的張伯倫,對納粹德國遵守承諾其實不抱太大期望,甚至已經知道「元首」有進一步擴張「生存空間」的企圖,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堅持要簽下慕尼黑協定。
原因在於:英國(還有美國)的人民,在這個階段不會同意直接開戰,所以必須要有人出來當傻子,把所有追求和平的努力都試到盡頭。假如和平就此建立,那好;如果不行,至少也能讓國人看清與納粹協商只是與虎謀皮,並且為英國爭取一段備戰的時間,以便為之後的開戰鋪平道路。
這是一個另類的張伯倫詮釋,幾乎帶有曲線救國的意涵,彷彿「首相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這個版本的張伯倫是位有意識的悲劇人物,被迫執行自己也知道不可行的政策。這暗喻著:張伯倫在慕尼黑的時候就已經預見和平即將破滅,而且等到風向轉變,自己將被國人拿來當成替罪羔羊。
換言之,張伯倫是有意為全體英國人承擔罵名。先由他出來顯示綏靖政策不可行,後來的戰時領袖才有登場的空間。雖然邱吉爾在整部電影都沒有出現,但其敘事卻強烈暗示:張伯倫是邱吉爾的先行者,兩人是同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只差沒要張伯倫出來對著邱吉爾說「君為其易,我任其難」而已。
先聲明,我不太信服這個版本的詮釋。就現有的歷史資料看來,張伯倫之所以締結慕尼黑協定,與其說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不如說是立基於錯誤的戰略評估。或者,借用George Orwell的評語來說:「他只是個笨老人」。
不過,這個故事確實指出一個重點:在1938年締結慕尼黑協定的當下,英國與美國無疑還有很多人對於「綏靖的和平」心存幻想,以為只要跟納粹「好好談」,就可以締造出持久的和平。
這不是要為張伯倫推卸責任,毋寧是說,事情不是他一個人的責任。當時在英國流亡的奧地利作家Stefan Zweig在自殺前就提到,當慕尼黑協定的消息傳來時,整個英國歡欣鼓舞,大街小巷充滿喜悅的氣息,甚至還有人在路上對著Zweig說:「他(指張伯倫)沒有退讓就拯救了和平」。
這就是英國人當時支持的政策,至少是一大批英國人支持的政策。民主國家的人民,應該要為自己支持的政策負責。George Orwell後來也有出來說,當時大多數英國人確實是支持張伯倫,張伯倫只是反映人民的心聲:「就跟大多數人民一樣,他(指張伯倫)不願意支付和平的代價,也不願意支付戰爭的代價。」。
英國人當時就是這樣,既不願意臣服於納粹,又不願意對抗納粹,結果差點弄到「不戰不和不守」。政治人物要為推行錯誤政策負責,而人民則是要為自己對錯誤政策的支持負責,這兩種責任各自獨立,是不能互相抵銷的。
總之,雖然不認同這部電影對於張伯倫的詮釋,但我承認這是一個有意思的故事,而且非常應景,值得一看。至於人民負責的方式是什麼?很簡單:不久之後,英國人民就會用自己的鮮血為此支付代價。這個代價,會比從一開始就堅守立場更加高昂。
※本文經作者授權開出,原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