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有全球雄心 但外交只圖本國利益

余凱思(Klaus Mühlhahn) 2022年02月06日 07:00:00
海上武力日益強大,意味著向來是陸上強權的中國正漸漸轉型。(圖片取自中新社)

海上武力日益強大,意味著向來是陸上強權的中國正漸漸轉型。(圖片取自中新社)

在習近平時代,中國的全球活動和對外政策大多與中國的經濟發展及其需要息息相關。那些需要也把中國推上全球舞臺,占得重要地位。中國對全球的衝擊,在每個大陸,在大部分的國際機構,以及在許多全球議題上,感受都愈來愈明顯。中國的高速成長令世界經濟改頭換面,是企業策略、金融市場和地緣政治決策的強大推手。按照多種標準來看,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強權,僅次於美國;而且中國的總體經濟預計會在二○二五年左右超越美國。

 

經濟發展使中國富強,但也創造出新需求,例如需要能源等商品來驅動經濟,中國因此不得不在國外尋找投資機會,以滿足對資源的需求。石油是推動此一對外投資的主力。中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買家,因此對產油區域的影響力很大。能源計畫和股份占二○○五至二○一五年中國對外投資的五分之二。隨著對外國石油的依賴加深,中國領導人仿效美國等大型經濟體,尋求擁有更多國外油田,以穩定石油供給。中國那些由國家控制的石油公司大舉入股了非洲、中亞、中東、拉丁美洲和美國的石油事業。

 

中國也成為許多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鐵礦砂是煉鋼的主要原料之一,而隨著中國各地大興土木,建造新的摩天大樓、鐵路等基礎設施,全球鐵礦砂價格維持漲勢達十餘年。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花在國外買地、興建工廠等商業活動上的金錢─僅次於美國。二○一六年,中國的對外投資首度超越自身收到的外來投資。中國的公司在一股全球營建熱潮中位居核心,各地廣建機場、公路、港口、鐵路的資金大多來自中國的銀行。工程學更形重要,因為中國的公司在東歐蓋電廠,在非洲蓋玻璃廠、水泥廠。

 

例如在非洲,中國成為比美國更有分量的貿易夥伴,在整個非洲大陸留下了印記。中國採雙管齊下策略,既向安哥拉等石油及礦藏豐富的國家提供開發貸款(以自然資源採掘權這類事物抵押),也在包含奈及利亞、衣索匹亞、尚比亞在內的數個國家闢設特別貿易與經濟合作區。特別經濟區的設立,使非洲國家得以改善那些地區貧乏的基礎設施和效率不彰的機構。二○一三年,非洲已成為中國第二大原油進口來源。安哥拉、赤道幾內亞、奈及利亞、剛果共和國和蘇丹成了中國前幾大原油供應國;這些國家都因為缺乏民主程序和透明治理而受批評。中國也經常提供低利貸款給信用評等不佳的政府,據稱是為了換取採油權及採礦權。

 

中國勢力也大舉進入拉丁美洲。中國與拉美經濟關係的成長,同樣主要受中國對商品的需求推動。與中國的貿易,讓巴西等資源豐富的國家經濟快速成長。巴西這個拉丁美洲最大的經濟體成為世界上某些食品原料(例如甘蔗、橙汁、大豆)的最大出口國,而這主要得歸功於中國的購買。中國也從南美洲買進石油。為了滿足與日俱增的工業需要和消費者需求,中國投資巴西、委內瑞拉、厄瓜多的多個拉丁美洲石油生產商,並跟它們簽訂協議。

 

中俄關係更加深厚了。俄羅斯和中國於二○一四年在地中海及日本海舉行了聯合海軍演習。兩國在聯合國聯手反對美國在利比亞和敘利亞的行動,並且對伊朗問題也採行類似的策略。二○一四年五月,中俄簽訂一筆總值四千億美元的天然氣交易,使莫斯科得以把自身最大的出口產品打進有利可圖的中國市場,也加深了這兩大強權的經濟關係。中俄之間的歷史並不平順,有結盟也有對立,但當下兩國仍持續拉近關係。雙方都想抗衡美國在全球經濟、政治、軍事方面的獨霸地位,以及歐洲在這些方面僅次於美國的支配地位,所以都致力於限制美國在中亞、中東和北太平洋的影響力。

 

在習近平時代,中國的全球活動和對外政策大多與中國的經濟發展及其需要息息相關。(湯森路透)

 

中國打造出的全球影響力舉世矚目。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貿易成長緩和了其與周邊國家的緊張關係,打開了進入世界的大門。二○一○年左右,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的國際放款額超越了世界銀行(World Bank)。為了打造一個由國際出資的機構來為亞太地區的交通等基礎建設籌得資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於二○一四年成立。亞投行得到全球五十七國支持,包括幾個美國最親密的盟邦,不顧美國反對加入該組織。二○一五年後期,中國的貨幣「人民幣」獲認可為全球儲備貨幣,自此與美元、歐元、英鎊、日圓平起平坐。二○一六年,中國擁有將近四兆美元的外匯儲備;政府決意將這筆錢投資海外,藉以獲利並發揮中國的影響力。

 

在習近平領導下,中國啟動雄心勃勃的新計畫「一帶一路」。這個用詞很令人困惑:「一帶」意指貫穿中亞和歐洲的陸上貿易路線,「一路」則指從東南亞經印度洋到中東、非洲、歐洲的海上路線。這個計畫尋求透過貸款、基礎建設規劃,以及收購,先在六十八個國家興建公路、鐵路、電信網,藉此重振古絲路,而這些網路全部與中國相通。「一帶一路」旨在興建重要的基礎設施,讓更多地方繁榮,並且推動全球發展,但中國推動這些工程也是為了取得關鍵資源、輸出閒置的工業產能,甚至朝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塑造世界秩序。

 

對中國較不利的是,深度涉入全球流動帶來了一批全新的安全難題,造成新的壓力,導致相互脆弱性(mutual vulnerability)達到新高。有些壓力並非中國能夠隻手遏制的,例如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貨幣衝擊,以及全球商品市場的波動。但是對於特定的地緣戰略問題,例如捍衛中國的全球影響力和保護全球基礎設施,中國則以持續增強軍力回應。

 

一九四九年共黨革命後,人民解放軍扮演對外抵禦外來威脅、對內守衛黨統治地位的角色。解放軍的兵力組成,始終側重於駐守中國各地以牢牢掌控國內情勢的陸軍。中國領導人想要增加投入海空軍的花費,以將影響力擴及國外,並且維護中國對爭議島嶼及水域所主張的主權。為了達成目標,中國開始投入鉅資建設海軍,包括核動力潛艇。二○一二年中國第一艘航母下水後,中國開始建造定於二○一九年開始服役的第二艘航母山東號。中國的海警總隊迅速壯大,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警執法船;那艘一萬公噸的船在江南造船廠建造,廠內工人稱之為「怪物」。海上武力日益強大,意味著向來是陸上強權的中國正漸漸轉型。這樣能保護中國在重要海上航道沿途的利益;這些航道從南海經麻六甲海峽、印度洋到非洲、中東、然後進入歐洲,是中國許多商業貿易和能源供給都會經過的路線。

 

中國官方公布的國防支出以名義人民幣計算,從二○○二年以來已經增加到過去的將近五倍。二○一七年,中國的國防支出占其(快速成長的)GDP約一.三%。從占比來看,大體上維持不變。二○一七年的軍事預算大概在一千五百億美元左右,中國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二大軍事支出國,僅次於美國。但美國的軍事支出,比排名第二至第九的八個國家加起來還要多。中國的實際軍事預算幾乎肯定是高於官方數字,但仍遠少於美國。許多人對於中國快速擴張軍力一事心存疑慮,而中國政府的低透明度又讓這份疑慮變得更深。中國政府沒有定期發布其軍力統計數字,專家只能仰賴估計。外界普遍認為中國陸軍兵力約一百六十萬,海軍二十四萬,空軍四十萬。中國招募的新兵,有許多是來自鄉村或高中剛畢業的青年,缺乏在擁有高科技裝備的現代軍隊裡充分發揮戰力所需的技能。二○一五年,習近平宣布裁軍,要把中國的兵力減至兩百萬。這是一九九七年以來最大的一次裁軍;根據官方機構所言,一九九七年那次裁軍復員了五十萬人。裁軍後,中國仍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的軍隊,美國的現役軍人員額是一百四十萬。

 

外界普遍認為,中國的軍力擴張規模符合其經濟上的實力與成長幅度。儘管如此,中國日益強大的軍力和軍隊的現代化,仍令其他亞洲國家擔憂,其中許多國家近幾年來都和中國有過外交衝突。在與日本、與越南等鄰國的海上領土歸屬糾紛裡,中國也表達了政府會以武力保護其所主張領土的決心。因此,中國對領土爭端、資源爭端所採的政策,成為其與周邊許多亞洲國家關係上的爭議來源和重大議題。在這方面最切身相關的國家包括日本、越南、菲律賓,軍力稱霸亞洲的美國亦然。美國強調通常情況下它對領土爭端持中立立場,但會維護此地區的穩定和航行自由。除了為東海、南海一帶領土爭端可能引發的衝突預作綢繆,由於視臺灣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軍方也頗用心於針對臺海之間可能爆發的戰爭做部署。而根據一九七九年美國與臺灣簽署的協議,美國政府不顧中國強力反對,同意軍售臺灣。美國也保證在臺灣受攻擊時護衛臺灣。

 

外界普遍認為,中國的軍力擴張規模符合其經濟上的實力與成長幅度。(湯森路透)

 

中國成為國際政治領域和全球經濟市場上的龐大存在─然而經常有人評論說,從許多方面來看,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存在是「局部」或者不完整的存在。中國予人的形象和實際的足跡之間有落差。中國成為許多國際機構的一員,但是和這些機構的關係並不緊密。中國經常獨來獨往,在拉攏親密盟友上不盡如願。就連與走得最近的俄國或北韓之間的關係,在檯面下也一直存有猜忌和對立。中國的外交也似乎極度謹慎,只圖本國利益。中國常對事物表態反對,但鮮少表示積極支持。「和平崛起」或「和諧世界」之類的概念,說服力不甚強,而且北京在說明或傳達中國的全球雄心時,也無法取信於人。中國的勢力和區域關係日漸強大,往往令許多國家對未來感到不確定、不安心。中國的行為有時會招來強烈反彈。軍事支出高漲和軍事現代化,使東亞情勢變得更難捉摸。因海上邊界和領土歸屬而起的長期糾紛持續升溫。二○一二年,亞洲軍事支出總額超過歐洲,為現代史上首見。不過最值得注意的是,無論中國的真實意圖為何,北京軍力愈來愈強大這個客觀事實令其他國家感受到威脅,而且中國表現得很強勢─從它快速擴張軍力,還有對爭議領土及它周邊其他地物的政策來看,更是如此。

 

中國的全球經濟影響力帶來了類似的不確定感。經濟發展或許傲人,但似乎很脆弱,易受外力衝擊。長期身為全球成長引擎的中國,因為涉入不穩定的政權、易變動的新興市場,以及中國自身無法掌控的其他經濟力量而承擔了新風險。雖然中國資產雄厚經受得住嚴重的經濟衰退,但這攸關到經濟的整體健康狀態。中國成長放緩時,世界各地仰賴中國經濟成長的公司、產業、經濟體都受到影響。一方面,中國在全球經濟裡舉足輕重且無所不在;但另一方面,中國把不確定性傳播到了世界各地。許多產業和區域制定策略與計畫時,是以中國的持續成長為基礎。中國的成長若不順利,就會有公司和國家要面臨衰退。

 

總而言之,中國的全球表現讓人憂喜參半。中國仍在夢想恢復昔日盛世、成為富強現代的國家。中國已有長足的進步,但未來的方向還不明朗。儘管成就斐然,中國的國際事務卻有許多地方讓人覺得政府欠缺可長可久的長期方向或藍圖,反而太過專注於進行一連串有效卻屬於臨時應急的短期調整。

 

※本文為《從清帝國到習近平:中國現代化四百年》書摘(春山出版)。作者余凱思(Klaus Mühlhahn),曾任柏林自由大學東亞學系中國歷史與文化教授和該校副校長,現為德國齊柏林大學校長。著有《中國刑事司法史》(Criminal Justice in China: A History),獲得二〇〇九年度「費正清東亞歷史研究獎」。他以英文、德文、中文發表過多篇探討中國近現代史的論文,也是德國媒體經常邀請評論中國事務的學者。

 

 

關於本書:

 

「這本富涵思想性、鞭辟入裡的著作,是費正清、史景遷所撰歷史名著當之無愧的後繼者,未來,凡是攻讀中國現代史的學生和鑽研中國現代史的學者,必定會讀這本書。」──柯偉林(William C. Kirby),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前所長

 

  「當今之世,我們都必須接受中國的巨大影響力存在於眾多領域這個事實。我們得學著和現在這個樣子的中國並存,而非和我們所希望的中國並存。因此,中國之外的每個人都需要研究中國,需要投注精力在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學術知識上。我認為,無可替代的上佳之策仍是盡可能與中國協力前行,同時努力增進我們對中國內部動態、情況的理解。在全球化的世界裡,彼此的命運緊繫相連,密不可分。我相信,對於隔著窄窄的臺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相望的臺灣來說,更是如此。」──余凱思(Klaus Mühlhahn),本書作者

 

  本書是一部中國近現代通史,主軸在追索中國現代化之路,從清帝國入主中原的一六四四年開始講起,一路談到習近平上臺執政後的二○一七年,時間跨度將近四百年。被譽為是繼徐中約《中國近代史》、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睽違多年之後的又一部重量級中國近現代通史。

 

  二十一世紀最引人矚目的現象級現象,或許莫過於「中國崛起」。該如何理解中國崛起(威脅)這個迫切的當代議題?本書提供了一個全面且即時的歷史視角。

 

  今日許多人將中國崛起看成是這四十年的事,始於一九七八年鄧小平掌權,但歷史學家很清楚,中國崛起所花的時間遠超過四十年。本書作者余凱思為專治中國近現代史的漢學家,他跳脫中共民族復興敘事和中華民國史觀,以局外人的客觀眼光,對中國崛起進行長時段的考察。

 

  從清帝國到習近平這段中國歷史,是一個龐然大物,內容複雜。為免讀者迷失在改革與革命、民亂與內戰、帝國侵略與軍閥割據的細微末節裡,作者馭繁為簡,聚焦於數百年來各政權在制度方面的缺失和重建,嘗試回答中國近現代史的一個核心問題:即,中國是如何轉型成為一個現代化的民族國家;亦即,如何從崩潰的帝國(滿清)、四面楚歌的共和國(民國時期)、停滯又瘋狂的毛主義中國,變成現在的經濟巨人和超級強權。

 

  作者特別留意經濟制度,著墨與洞見頗多,為其他中國通史類著作所少見;並盡可能將中國的發展置於國際和全球脈絡裡觀察,視野相對開闊,為本書另一特色。

 

  全書結構井然,分成四部,每一部三章。各部開頭均有一篇全景式綜論,勾勒一個時代整體的輪廓。上冊包含第一部、第二部(從清帝國到中華民國在中國的統治結束),下冊包含第三部、第四部(從中共建國到習近平上臺後)。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