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褲的創辦人李維Levi看準淘金熱時機,用帆布「改造」成褲子賣給淘金工人,結果大賣,百年後竟成流行象徵。(湯森路透)
「創新」?談何容易。你口袋有多深?你玩得起嗎?譬如,新藥的開發,要多厚的資本?多大的團隊?多長的時間?而且,成功機率很低。不談高科技,流行產品就好,如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古馳(GUCCI)等,他們的專業設計團隊多大?薪水多高?這不是一般中小企業玩得起的。
「創新」Innovation,報酬率高,但是投資金額很大,風險極高,那是大財團,大智慧的人玩的,像高盛金融集團(Goldman Sachs/猶太人)搞併購,索羅斯 (George Soros/猶太人)的量子基金操縱國際貨幣等,動輒數百億美元,一般人難以想像。
小公司,小本生意只能作「改造」Renovation 。「改造」只需小聰明,不需大資金,如果夠靈巧,也能玩得虎虎生風。猶太人千年來,受盡迫害,顛沛流離,靠著「江湖撇步」存活至今,而且,在各行各業,發光發亮。
猶太人厲害的地方就是「區隔」市場,區隔開來,他獨占那小小的「利基」市場(Niche Market),不必與其他人拼價錢。有人「仿造」,他又稍加「改造」,繼續維持他的獨特性。他們認為,市場這麼大,這麼多東西可以作,死腦筋只會拼價錢,笨蛋!
台灣人不同,最厲害的就是「殺價」,殺到你死我活,兩敗俱傷,還不罷休。
譬如有個猶太人在某處開一加油站,生意蒸蒸日上,就有其他猶太人來旁邊開餐館、咖啡廳、便利商店、修理輪胎、清潔車子、賣車用的小玩意等等,結合起來,產生綜合效果,來到這裡,什麼都一次解決,One stop for all,各賺各的,人人開心 。
中國人就沒有這種智慧與心胸,見不得人家好,看人家加油站生意不錯,就在對面或隔壁開站,殺價搶生意。一個市場兩家平分還有賺頭,第三、四家進來就擠破頭,再來,沒有搞頭。
金蘋果看來可口,第一口最甜美,但是,可能有毒,不要輕試。第二口,第三口可以從邊邊咬,也可能可以嚐到甜頭,第四、第五口,就都是別人的口水了,享受不到蘋果的滋味,甚至可能被別人的口水感染。
1848年,加州發現黃金,一股「黃金熱潮」(Gold Rush)引發美國西部拓荒史,一些猶太人由紐約或歐洲趕來搶錢。但是,挖金礦極端辛苦,而且,風險很高。猶太人一轉念,何必去冒險挖金礦,賺那種辛苦錢?挖礦的人要不要買衣服?內衣?鞋子?襪子?帽子?杯子?等等日常生活用具(當時,統稱Dry Goods),而且,這些是每日使用的必需品,是消費品,必須天天來補充。猶太人就作挖礦工的供應商,風險小,保證賺,生意愈作愈大。日常百貨店(Dry Goods Shop)後來發展成百貨公司(Department store),你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江湖智慧」。
最有名的是發明牛仔褲的李維Levi,參選美國總統的高華德,富國銀行(Wells Fago)等,全部都是猶太人,他們人數很少,但是成就非凡,貢獻很大。
中國人也沒有缺席淘金熱潮,比猶太人更早,人數更多,但你聽過中國人有什麼大成就?大貢獻?行不行,強不強,放在同一框架拼比才知道高低。
參選過美國總統的高華德(Barry Goldwater),父親是德國猶太人,移民舊金山,賣百貨給來舊金山的淘金客,累積資本之後,到比較沒有競爭的亞利桑那州設立百貨公司,賺的錢,多到可以支持兒子參選總統。
牛仔褲的創辦人李維Levi也是,從德國來到紐約,看準淘金熱的大好時機,也不辭艱難,搬到舊金山。那時粗糙的牛仔布是作帳篷用的,他想礦工工作環境很多野石與樹叢,褲子容易磨破,腦筋一轉,他用帆布「改造」成褲子,結果大賣,百年後,竟成流行象徵。「改造」致富的實例,不勝枚舉。
牛仔褲的「改造」,有的變更顏色的濃淡,有的改用新的材料染成牛仔褲的顏色,有的故意弄成破舊的嬉皮樣式,有的跟上潮流貼上亮片,有的挖洞耍廢,不一而足。
同理,珠寶業也可以靠「改造」賺錢。「創造」門檻太高,而且,如果沒有一貫作業的實力,即使「創造」了流行,錢也是別人在賺,你只是冒險替別人開門的大寃頭,因為你沒有能力大量進貨與行銷管道。
「改造」只需把現有的「流行貨」或「大識貨」(必須品)稍動腦筋即可。譬如,一條流行珍珠項鍊,你可以改變珍珠的顏色、大小、長度、配置、包裝等,而且,「改造」之後就是「唯一」,只有我有,因為是我「創造」(改造就是微形創造)的,因此,利潤大大提高,這就是「腦力加值」。猶太人不喜歡「薄利多銷」,因為,作生意這麼辛苦,利潤薄怎麼划算?但是,競爭這麼大,怎麼提高利潤?就是「改造」!
猶太人不追求「第一 ,有第一,一定有第二,很容易被追上來。一有競爭,價格立刻下降,利潤馬上減少。只有不斷的「改造」,維持「唯一」,就可以保持獨占地位及利潤。
十八、十九世紀,歐洲猶太人多很窮困,他們去收集或購買舊衣服或丟棄的破碎衣服來,花點巧思「改造」成「唯一」的「新衣」,絕不會「撞衫」。來到美國,依樣畫葫蘆,先在紐約下東區當服裝業加工人,一段時間之後,變成業主。他們累積百年經驗,具備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力。很多知名設計師,如CALVIN KLEIN、Ralph Lauren等都是猶太人,皮包、鞋子、眼鏡、帽子、珠寶等設計師也是。
美國專門收購庫存Stock或廢棄物Close Out的人,也多是猶太人。這是一門專門學問,絕不容易。沒有三兩三,入不了門。過時或破舊衣服,比較容易,食物藥品,就要專業知識。另外,需要大筆現金及廣大通路。
庫存或廢棄物,不一定是壞東西,可能是快過期或快過時,再不出清,將成為沒有價值的存貨,還要請人搬走,價格可能只有原價的1/4,甚至更低,但要現金,不能退貨。你若有現金,又有通路,幾乎是沒本生意。問題是,你有條件嗎?這是一門「賺沒人不知道」的冷門生意。
有天我問我的猶太律師DAVID GLASSMAN,你們班上誰賺最多錢。他想了想,一位醫生。他醫學院畢業之後,成為腦神經外科醫生,過了二、三年,他認為他只是二流外科醫生,改唸法學院,考上律師。律師有醫學背景的,極為稀少,他就成為「唯一」 律師兼醫師的。律師一大堆,醫生也很多,二者兼具的,鳳毛麟爪。有醫療糾紛的,一定找他,生意接不完。他在邁阿密買條超級遊艇,10幾個工作人員,淌洋大西洋,僅靠電話遙控,逍遙似神仙。
猶太人的生意頭腦,我們僅能引頸仰望。除了讚嘆,還是讚嘆!(第14篇完)
※本文作者在紐約經商超過40年。2016年結合台灣各界旅外人士在華府創辦「Global Taiwan Institute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是美國以台灣為研究核心、規模最大的智庫,尤其効法猶太人捍衛以色列的精神,從而影響美國外交。本系列則是作者首次分享自己紐約經商有成的「江湖撇步」,尤以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的經商法則,和個人紐約商戰實務作一對照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