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北京冬奧,除了經濟效益之外,更是延伸研究社會正義、生態足跡的鮮明案例。(湯森路透)
任何國家從爭取奧運主辦權的那一刻開始,就有強烈透過世界舞台展現自己國家偉大一面的政治動機。也正因為這個動機,在在使得奧運檯面上、檯面下的角力變得愈來愈複雜。此外,不只比賽項目的設計多有不同原因取捨,連奧運賽場的興建,歷來也有不少研究質疑它存在的必要。例如本屆冬奧該不該在北京舉辦?就算迴避主辦國的人權表現有違奧運精神,它仍有「一個沒有雪的城市」怎麼辦「冬季」運動的問題。
當初和北京爭取2022冬奧的國家城市,有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挪威的奧斯陸、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和波蘭的克拉科夫,另外,還有未獲烏克蘭民眾支持的利沃夫自行撤回申請。最後,北京則和自家城市延慶、張家口共同擠下競爭對手,贏得主辦權。問題就在全球暖化下,北京、延慶、張家口的地理位置已經沒有太多降雪,根本是最不適合舉辦冬奧的場地,也就是說,本屆冬奧轉播畫面中白茫茫一片的場地,多是建立在消耗大量的水、電,和大量增加碳排放以製造人造雪撐起來的,光奧運會兩個位在延慶和張家口的室外場館,為了造雪就耗掉至少5億加侖的水,等於是硬在沒有雪的場地舉辦雪上運動。
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興辦冬奧方式,上屆2018年的平昌奧運會就曾遭到批評。而本屆冬奧前後,北京方面則不斷大肆宣傳他們如何貫徹低碳理念,如何以碳中和去降低排碳,以及如何藉由所謂綠色科技去搭建能把二氧化碳百分之百冷卻的再生能源場館,還有,就是他們是怎樣技術高超地以收集工業廢氣的方式大幅降低對臭氧層的破壞,另外又用了多少回收水泥去製造低碳建材,乃至藉由中國氫氣生產的優勢,推出近800輛氫燃料汽車供冬奧使用。
2018年韓國平昌冬奧自籌備期間到活動結束,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是160萬噸,北京此次預估則為102.8萬噸,看似減少了約三分之一,但愈是如此這般強調綠能、減碳,不就愈此地無銀三百兩。《紐時》之前不已有報導指出,為了本屆冬奧的造雪,竟導致中國當地農民、居民原本用水被迫分流,結果造成地區性缺水問題,於此之上,滑雪道的興建也大舉破壞了自然景觀,同時並有侵蝕山體造成滑坡現象的憂慮。中國當地環保人士也不是沒有在一座滑雪道打算穿越原本森林保護區時出面抗議。
更重要的問題是,這些冬季運動比賽場地就算成功完成任務,賽後將如何「功成身退」?設施拆除,又是一陣勞民傷財,設施留下,則一個沒有雪的場地豈有持續舉辦冬季運動比賽的可能。去年Nature sustainability期刊曾針對奧運會場地的可持續性發表報告,指出自1992年至2020年間,總計16屆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興辦成本已超過700億美元,但在賽事規模不斷擴大、各城市間競爭愈趨激烈,以及主辦國間的仿效效應下,反使得奧運會場地的可持續性愈來愈低。
根據科學家估算,尤其針對冬季奧運,地球暖化日益顯著,未來真正能夠舉辦冬奧的城市將大幅減少,到2080年,曾經舉辦冬奧的21個國家恐怕只剩8個有條件可以再辦。至於本屆北京冬奧,除了經濟效益之外,更可成為延伸研究社會正義、生態足跡的鮮明案例。
以上正是奧運(尤其冬奧)面臨的現實生態、經濟問題,但一直以來卻很難得到符合問題嚴重性比例的重視和討論,儘管有專家早提出了減緩傷害的辦法,包括讓「擁有先天環境條件」的城市輪流舉辦、減少賽事、比賽現場遊客總量管制等等,但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何以如此?這似乎又得回到充滿濃濃政治味的「國際奧委會」,從它開始,恐怕就不會允許那些專家所提的建議發生,為什麼?因為「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就是句奧運比賽的外行話。
時至今日,「奧運」已是地球上觀看人數最多、費用最高的賽事,並由此等比地映照出主辦國非凡的政治影響力,正如同北京這次舉辦冬奧,除了以鉅額資金用在賽事的軟硬體,另一方面同時為了「洗綠」,更砸下大筆的外宣公關費,只為廣泛性掩蓋冬奧在當地所造成的生態缺陷,只是,北京宣傳力度之強,正因為它需要「掩蓋」的範圍又更大,不只要讓「生態」問題變成冬奧枝微末節的議論,更重要的是,還要讓愈來愈多人變得像投票給它的國際奧會資深委員龐德(Dick Pound)一樣,最終只管「中國這一主辦國有沒有能力舉辦一次出色的奧運」,其他諸如「環保」、「人權」都不屬於考慮範圍。而其實「體育服務政治」,說穿了也就這麼回事。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