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永添專欄:台灣的聯兵營是「可恃戰力」嗎?

紀永添 2022年02月18日 07:00:00
圖為漢光37號實兵演習於北部地區的八里海灘進行灘岸守備作戰。(陳愷巨攝)

圖為漢光37號實兵演習於北部地區的八里海灘進行灘岸守備作戰。(陳愷巨攝)

隨著俄羅斯不斷集結重兵威脅烏克蘭,讓外界開始注意到俄羅斯陸軍的「營級戰術群(Battalion Tactical Groups , BTG)」。簡單來說,這是由數個具備獨立作戰能力的營級戰術單位,所組成的旅級部隊。剛好近期國軍也在進行編制改革,從原本的聯兵旅,進一步編成聯兵營,這基本上是仿效美軍的編制,美軍的裝甲旅級戰鬥隊(ABCT)中,就下轄多個聯合兵種營。而中國也在不久之前,進行了一波編制改革,編成由合成營所組成的合成旅。所以將基礎的地面戰術單位,從旅級拆分為營級,是世界潮流,各國陸軍紛紛仿效,台灣並不是特例。只是國軍在推動聯兵營的改革時,出現了不少問題,許多專家都已提出批評與建言。不過若換個角度,從軍事發展的歷程,來回顧這一波變革發生的原因,或許更能瞭解聯兵營的利弊,可做為國軍的參考。

 

營級戰術單位已經成為主流

 

在過去地面部隊仍以步兵為基礎的時代,士兵人數就代表火力規模。在槍械火力仍薄弱的十九世紀,士兵們甚至排成方陣,用密集射擊的方式來集中火力。這樣的戰術在機關槍出現後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壕溝戰。要防守由壕溝所組成的寬廣陣地,需要極多的人力,往往出現軍團級的對峙,死傷人數也極為驚人,為了突破這樣的戰場僵局,英國人發明了戰車。很快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就出現了裝甲部隊,這種能快速橫掃戰場的新型兵種,讓機動戰術開始受到重視。一旦機動力成為致勝關鍵,傳統的軍團編制就顯得大而不當,師級單位慢慢躍升為主流。這樣的師級架構一直維持到韓戰與越戰,特別是地勢平坦的歐洲平原,極為適合裝甲師作戰,美蘇兩大集團都競相發展機械化部隊,成為冷戰時期的主流建軍思潮。

 

機械化部隊的快速發展,直接促成兩種情況。一是主力戰車的火力、防護力與機動力突飛猛進。比如西方戰車砲的口徑,就從90公厘、105公厘,變成今日最常見的120公厘。動力更從傳統的汽、柴油引擎,變成燃氣渦輪引擎,機動力已不可同日而語。步兵則配備了裝甲運兵車(APC),以提供更佳的戰場防護,安裝大口徑快砲的裝甲運兵車,被稱為步兵戰鬥車(IFV),能提供步兵班強大的火力支援。這樣的改變讓機械化師擁有極多的裝甲車輛,火力也變的非常強大。但問題在於指揮管制變的更不容易,因為車輛的運動速度很快,更不用說後勤支援的複雜度倍增。一個機械化師展開所需要的空間,遠大於傳統的步兵師,一些地型比較破碎的戰場環境,已容不下整個機械化師運動,過大的編制反而侷限了作戰彈性,因此又掀起了另一波的改革。

 

各國紛紛將已經機械化的裝甲師,拆分為旅級單位,或直接獨立出來,成為最基礎的作戰單位,或仍保留師的架構,但師級單位主要負責行政與後勤支援。這最好的例子,就是國軍有段期間,已完全機械化的部隊編為獨立裝甲旅,而未完全機械化的步兵單位,則仍維持步兵師的編制。以旅級為基本戰術單位後,機械化部隊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輪型裝甲車的技術越來越成熟,進一步取代速度較慢的履帶型裝甲車,並發展出各種衍生車型,讓所有作戰裝備都能車載運輸的目標實現,這最有名的是美軍的史崔克旅級戰鬥隊。而武裝攻擊直升機的出現,讓地面部隊開始擁有強大的空對地攻擊能力。數位化以後的新型自走砲,不止能跟隨部隊快速推進,還能立即展開,進行精準砲擊。讓旅級作戰單位的火力進一步提升,並從平面推進,轉為立體作戰。

 

對配備了各式輪型裝甲車、武裝攻擊直升機、自走化砲兵的先進部隊而言,地面部隊已逐漸不是作戰主力,反而更像是偵察單位。圖為陸軍六軍團關指部14日在淡水河口河防操演。(陳愷巨攝)

 

地面部隊其實是是偵察單位

 

對配備了各式輪型裝甲車、武裝攻擊直升機、自走化砲兵的先進部隊而言,地面部隊已逐漸不是作戰主力,反而更像是偵察單位。在搜索接敵,確認敵人的位置以後,立刻呼叫空中火力支援與砲兵打擊,來殲滅對手。許多過去戰績顯赫的裝甲部隊,甚至開始裁減主力戰車,因為對這些國家的部隊來說,行動速度與資訊處理能力,才是決勝的關鍵。在這樣的情況下,旅級部隊再度被拆分,改以營級為基礎作戰單位,旅級單位變成後勤支援與資訊匯整中心,負責協調空中火力支援與砲兵打擊。新的營級作戰單位,不止整合更多的武器系統,如野戰防空飛彈系統、反裝甲飛彈、迫擊砲與無人偵察機,還包括獨立的後勤支援單位,讓重新編成的營級作戰單位,可以獨立接敵,更具運用彈性。這就是國軍跟隨世界軍事潮流,決定編成聯兵營的背後思維。

 

不過,台灣很晚才投入這波改革,原因非常簡單,因為雲豹輪型裝甲車在近期才逐步服役。在這之前,國軍的機械化部隊只有火力與防護力都不佳的M113與台灣自行仿製的CM-21系列裝甲車。M113以其便宜的造價受到各國青睞,素有戰場計程車之名,只是服役多年後,不止設計構型已落伍,車體也過於老舊,急需汰換。新的CM-32/CM-33雲豹輪型裝甲運兵車,速度大幅提升,而配備30公厘鏈砲的CM-34雲豹輪型步兵戰鬥車,更具備強大的火力。雖然目前的主力戰車仍是舊型的M60A3 TTS與CM-11,但已確定將向美國採購最先進的M1A2T主力戰車,M60A3 TTS也將進行性能整建。在擁有這些裝備後,國軍的機械化部隊終於能讓M113退役,逐步擺脫過去演習時以M113、CM-21與悍馬車做為主力裝備的窘境,有能力編成新的聯兵營。

 

中華民國戰車發展研究中心以美國M113裝甲運兵車為藍本,改造自製CM-21裝甲車。(維基百科)

 

110年國慶展演上,配備30公厘鏈砲的CM-34雲豹輪型步兵戰鬥車。(維基百科)

 

但無可諱言,國軍的聯兵營仍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首先是過去的CM-21發展出許多衍生車型,如CM-22、CM-23迫擊砲車、CM-25拖式飛彈車與CM-26指揮車等,可以提供機械化部隊各種火力支援。但雲豹輪型裝甲車中,目前只有指揮車型服役,迫擊砲車仍未獲軍方採購,輪型戰車則還在發展。此外,雲豹輪型裝甲車雖然是近年來國軍的心血結晶,不過還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為改善現有的不足之處,已開發第二代車型,同時也計畫發展複合裝甲或主動防護系統,以強化防護力。當國軍真正獲得新型主力戰車、裝甲運兵車、步兵戰鬥車與各式支援車輛後,聯兵營的裝備才算初步到位。不過仍距離理想目標有一段距離,因為聯兵營的問題,除了本身的裝備外,還有空中火力支援配合度差、砲兵部隊跟不上速度,與後勤能力不足等隱憂。

 

聯兵營需要空中火力支援

 

從聯兵營的發展脈絡來看,可以知道空中火力支援的重要性,若缺少立即的空中支援,兵力更小的聯兵營,將處於絕對的劣勢中。國軍也清楚知道這一點,在聯兵營首次參與演訓時,就特別強調扁平的指揮層級,能讓申請空中火力支援的時間大幅縮短,同時還增加海、空軍與陸航的連絡官,以強化聯合作戰能力。但陸軍原本規劃納入海、空軍的軍官,來擔任聯兵營的聯絡官,最後卻被迫改成派出陸軍的軍官到海、空軍受訓,說明各軍種的本位主義極重。在戰時海、空軍各有任務下,是否真的可以像演習時一樣快速配合,不無疑問。另外陸軍的空中攻擊火力,是航空旅的武裝攻擊直升機,目前有兩個旅與一個飛行訓練指揮部。飛行指揮部會在戰時編成第三個航空旅,剛好支援三個作戰區。但第三個航空旅的裝備與戰力,也頗有討論的空間。

 

至於砲兵部隊的問題,早被詬病已久,主要有裝備老舊,資訊化與自動化程度不足等情況。聯兵營未來的砲兵支援層級有三個,一是本身擁有的火力連,配備迫擊砲排,二是聯兵旅本身的砲兵營,配備M109系列的155公厘自走砲車,最後是軍團層級的砲兵指揮部。迫擊砲排目前仍使用舊型的CM-22、CM-23,新的雲豹迫砲車不受青睞的原因,在於配備的是口徑較小的81公厘迫砲,陸軍則希望採購國外擁有精確攻擊能力的120公厘輪型迫砲系統。至於聯兵旅砲兵營使用的自走砲,多數是舊型的M109A2,較新型的M109A5數量不多,整體來說進入陣地展開射擊的速度緩慢,更缺乏數位化接戰能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陸軍已向美國採購更先進的M109A6,希望利用M109A6的自動化系統,提升目前砲兵部隊的反應速度,以強化火砲支援能力。

 

台灣聯兵旅砲兵營使用的自走砲,多數是舊型的M109A2。(攝影:張哲偉)

 

M109A6是美國及西方世界長期操作的M109系列自走砲重要的現代化改良型號。陸軍已向美國購入,希望利用M109A6的自動化系統,提升目前砲兵部隊的反應速度,以強化火砲支援能力。(湯森路透)

 

編成聯兵營只是跨出第一步

 

平心而論,陸軍希望採購先進裝備的態度可以理解,但有兩個問題。一是採購的新武器數量有限,難以配發整個砲兵部隊,卻又對改善砲兵整體作戰能力的輔助裝備興趣缺缺,這已有許多人提出過批評。二是後勤支援能力不足,採購更多的新裝備是否會造成後勤系統更大的負擔,必需謹慎評估。特別是後勤問題,早在過去進行三階段裁軍與編成聯兵旅時,就已是老生常談的弊病。因為當時削減過多的後勤人力,讓外界質疑是否能有效支援聯兵旅作戰。在編成聯兵營後,原本隸屬於聯兵旅的後勤單位,再拆分成數個戰鬥支援連,劃歸各個聯兵營,人力不足的問題可能更為雪上加霜。國軍只重視作戰部隊,要求軍容壯盛,輕忽後勤單位的心態,未考慮戰時後勤支援的困難,絕對比承平時期嚴苛數倍的現實,未留下餘裕,很可能成為未來聯兵營的最大弱點。

 

台灣已向美國採購最先進的M1A2T主力戰車(如圖),M60A3 TTS也將進行性能整建。(湯森路透)

 

縱觀編成聯兵營的「可恃戰力專案」,外界讚許改革的聲音有之,批評過於倉促的意見也不少,兩者的論點都有道理。在配備新的輪型裝甲車以後,國軍機械化部隊的火力、防護力與機動力都有大幅提升。在每季的戰備月時,常可看到部隊開出營區,快速抵達防禦地點,經營戰場。對比過去被監委糾正,多數裝甲車只在營區內訓練,未能到現地演習的情況,已有大幅進步。至於批評目前聯兵營的許多裝備都還沒有拿到,就先編成,導致有編無裝,也是中肯之言。而編成聯兵營以後,作戰觀念沒有隨之改變,訓練仍維持舊式思維,各軍種難以協調,更是國軍的沉痾。或許國人與軍方都應該瞭解,建軍絕非一蹴可及,編成聯兵營並不是任務完成,反而是剛跨出第一步。未來籌獲合適的武器裝備,不斷修正訓練與作戰規劃,才是整個改革能不能成功的關鍵。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