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研究院光復院區創新園區第一期大樓。(CC BY-SA 4.0 Stacybai)
台灣如何打造新創獨角獸公司?
自從二○一三年「新創獨角獸」一詞在矽谷出現後,台灣的媒體便不時會關注,我們何時會出現這樣的公司。特別是類比美、中,乃至於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創業生態圈,台灣在二○○○年後的網路產業,乃至於行動網路、軟體即服務、甚至物聯網硬體創業,似乎還無法看到能比擬其他創業生態圈類似題目為主題的高成長動能新創企業。也還看不出來如何有機會取得如聯電、台積電、宏碁、華碩、趨勢科技等一九七○到一九九○年代成立的公司在半導體、電子產業、資安的領導地位。於是開始有些人抱怨法規,有些人抱怨本地市場規模,有些人抱怨創投、乃至台灣的成功大企業不願與新創合作,甚至當國際大廠來台灣大舉招聘人才,都有可能讓新創在招聘時遭遇挑戰。
但無論是否嘴巴上嘟噥,優秀的台灣創業家們擁有與世界各地創業者一樣的特質:不停想著如何用創新的方式來解決所觀察到的問題、甚至用創新的方式來重新解決似乎已經被解決過的問題,而且不做不快。台灣新創圈的熱度與動能,似乎也沒有因為前段問題而完全踩煞車。到了二○二一年,Appier、91App、Gogoro 等公司的公開發行上市之路,也讓台灣新創圈知道,也許時間比想像中來得更久,也許要花費不少工夫,但是獨角獸等級的公司價值仍會在台灣發生的。
那麼,之後呢?如何在台灣打造下一間新創獨角獸公司?二○二一年末的Meet Taipei新創展會中,新創圈朋友們在久未於實體活動中碰面的興奮感之餘,多少也在觀察、思索這個問題。會場中有多少新的新創公司?已經參展或參加幾次Pitch 活動的新創公司,到底是有實際發展,或開始變成比賽型的新創?元宇宙、NFT 等新的buzzword,台灣的新創有機會?而每年不會缺席的政府新創計劃館與活動,二○二一年還第一次出現了六都以外的宜蘭,以及文策院在文化科技這種全新的領域出現。幾年後的台灣新創生態,會變成什麼樣貌?而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不管現在的身分是創業者、新創公司的員工、創投、想創業的人乃至政府、企業或組織中執行新創相關計劃的人,我們該怎麼做?
新創的簡報常常開始於問題宣言( problem statement)。問題宣言裡有許多對於市場與客戶需求的假設,在新創發展過程中,需要去驗證這些假設是否正確、並調整發展。也很有可能這樣的問題宣言在切入點上有所誤差、或者是只碰觸到問題的表面,因此在嘗試建構解決方案時,發現需要打通更多的環節,才有可能滿足市場需求。
而前面的問題:在台灣( 或者,如何在台北以外的台灣城市再打造一間新創獨角獸公司?)其實就是這樣的例子。
許多人希望能夠複製、重製某個地方的成功,例如矽谷的創業生態系。然而許多的投入,雖然在規劃初期有著長期投入的打算,但往往因各種因素,特別是期待看到直接的投入產出,因此流於追求快速短期的亮點成效,反而無法讓新創生態的長期發展走向正向。投注的資源所創造出的新創支援活動和創業家所需的資源開始出現落差、開始讓各方,包含創業者和投注資源方都感到氣餒,而且無力。
例如,某個以希望連結台灣新創與國際市場的計劃,開始提供新創出國參展補助、為新創拍攝形象產品影片。參展與影片上架後兩個月,計劃的出資者開始希望調查參展成果。這時接到新創回應說:參展沒有接觸到合適對象、影片觀看數很少、和大公司觀展者洽談後沒有明確結果、無法公開提供等等。因此計劃執行單位從中無法取得量化成果、衍生下年度無法說服出資者持續支持。為避免這樣的情況,執行單位只好和新創公司拜託,設法提供一些短期亮點給出資者。更甚者,為了讓參展攤位數滿足原定計劃,只好讓產品發展尚未可以達到國際銷售的新創公司也加入。
這樣的架空情節,正是本書嘗試去解構、並提出建議的。在「打造獨角獸公司」的底層,有支持新創成長的創業生態圈,裡面包含新創公司、投資人、學校、政府、企業等支持計劃。其核心則是由新創為主組成的新創社群。本書的作者反覆論述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新創社群的運作,是依循著複雜系統理論。新創社群間有許多小小節點,每個節點的行為與整體系統的投入產出都是非線性的,而整體而言也很難說有單一的領導者,也很難用階層來進行控制;然而一切又似乎有秩序在其中。而那秩序的來源是每個節點之間的互動與連結。
新創社群的建立、以及持續成長,節點與節點間互動與連結品質的重要性,遠較於其他看似有形的指標如募資額等,更為重要。當新創社群的互動與正向發展達到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成功的新創公司的產生,便會是自然的結果。具體的例子便是作者之一的費爾德在博德市,一個人口僅有十數萬人、位在美國中西部的小城的新創社群,孕育出如Send Grid 等數家美國上市公司的成功發展案例。
在費爾德的前一本書《新創社群》中,提出了一項重要的論點:創業家必須作為社群的領袖引領社群、乃至於生態系中其他的資源提供者,讓社群間的互動正向、積極,並且不是限於少數人身上。領袖們必須透過不間斷與各方的對話、社群活動、互動以及積極促成社群內人與人、組織與組織之的連結,建立社群成員間彼此互信、互相幫助的文化,並且降低社群內因為聯繫與找尋解答所需的溝通成本,包含時間與金錢。同時,也必須積極主動,讓社群內不良的行為停止。
在《新創社群之道》一書中,作者更進一步界定有效運作的新創社群樣貌:成員間的相互連結是網狀、而非集中在某些特定人身上;因此新創家可以有各種不同人的管道連結到欲連結的對象。成員間彼此有高度的互信基礎;而且有著「# 先付出」的共同認知,亦即協助彼此,不預設立場祈求回報。
在這樣的社群裡,對各種事物和組織、政府的抱怨當然還是會存在,但創業家之所以必須引領新創社群,正是因為其特性:積極、主動地採取行動對現狀提出創新改進方案;並且知道如果無可救藥地愛上自己的方案、不聆聽市場反饋,會讓新創走向失敗;這樣的特質會可以將這些抱怨轉換成正向的行動,而非負向言論與情緒的堆疊。
在公司內部導入新流程、新作法如是、在一個城市、國家開始建立新創社群如是、推動生態系支持新創亦如是。創業家是孤獨的、推動創新支持政策的政府承辦與官員在面對民代與其他採購稽核單位也通常是孤獨的、支持新創的民代可能在議會或立法院的同事間、在選民間也通常是孤獨的。傳統歷史課本往往把治世的出現,簡化歸功於明君與明相,速食化的思維會把成功的公司或新創歸功於領袖。但在本書的論點延伸,領袖之所以重要,絕大多數時候不是因為他/她構思出的好的想法,而是透過影響,建構出高效互信、互動的社群與生態系夥伴,不管是在公司、在政府、在產業。有這樣的社群存在、便有更多機會有更多領袖接替出現,新創社群的突破性發展,往往也是一家家成功的新創出場後,裡面許多獲取財務自由的經營創業團隊的經驗、時間與分享,便能影響社群裡的更多人。
新創社群之道,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政府創新之道、地方創生之道、組織再造之道;也可說是每一輩的人在推動新觀念、新想法時都會遇到的。新創面臨的挑戰不會是獨特的、台灣產業與新創面臨的挑戰更不是單一。這本書不是可以讓自己單獨一步一步遵循照做的手冊,而是給社群與生態圈裡的不同角色一項指南,讓彼此有機會凝聚對於「 結果」達成共識,以終為始的一起發展生態系。
在二○一八年,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曾本書的兩位作者介紹台灣的創業生態圈與各種支持新創的努力。當時他們還在準備本書的最後階段,也對於台灣新創的發展充滿好奇與期待。問到是否有任何建議時,他們用書中的這個觀念延伸回答了我:社群的領導者應該對社群有長期承諾與觀點,至少是二十年、而且必須持續往後看二十年( 每年都要更新)。這是在台灣的社群領導者才能夠有的承諾,也是台灣新創社群必須主動承擔的(take ownership)。希望這本書能為新創、創新社群的領袖提供更多新的觀點與幫助,一起為持續發展中的台灣新創社群發展做出貢獻。
※作者為亞馬遜AWS台灣策略方案部門聯合創新中心與企業Open Innovation專案經理
※本文摘取自《新創社群之道:創業者、投資人,與夢想家的價值協作連結,打造「#先付出」的新創生態圈》,八旗出版。
作者簡介
布萊德.費爾德(Brad Feld)
創業加速器Techstars聯合創辦人、《創業投資聖經》共同作者,被譽為美國新創傳奇。
作為資深創投與企業輔導者,費爾德的投資範圍涵蓋全美科技公司。他所創立的Techstars獲得《富比士》評比為最高等級白金級,是全球最活躍的早期投資者。其著作《創業投資聖經》更是矽谷律師人手一本的創投聖經。
費爾德曾在2012年寫作《新創社群》(Startup Communities),分析科羅拉多州人口僅十萬的博德市如何必肩矽谷,成為美國首屈一指的創業聚落。拜其研究與推廣,新創社群遍及世界各地。然而,他不禁思考,當新創社群必須與較傳統的管理部門共存時,又該如何協力共創價值?本書即為此提出解答。
伊恩.海瑟威(Ian Hathaway)
Techstars全球新創生態圈發展計劃資深總監、聯邦準備銀行與WTO的經濟學家。
海瑟威曾為科技、媒體、金融領域的頂尖企業提供創新、策略、公共政策方面的顧問服務,也為歐美的軟體、媒體、消費新創企業提供諮詢,並投資那些公司。他的研究成果在眾多著名研究機構發表,也散見於各大媒體,其中包括包括《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等。
海瑟威與費爾德結識於2014年,後者曾協助他規劃在紐約大學「創業城市」這門課的內容。在密切交流後,他們決定共同寫作《新創社群之道》。海瑟威注意到,創業者打造社群的方式,與其他積極想打造社群的傳統機構明顯不同,儘管公/私部門、傳統/新創企業的差異不是新聞,但歸因於某一方不明事理,徒然製造對立。他開始尋找解決方案,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研究、交流,他與費爾德決定以複雜適應系統作為解釋新創社群的核心概念。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管理碩士,曾任職於西門子電訊及花旗銀行,現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譯作等身。近期譯有《謬誤與真相》、《極端不確定性》、《以太奇襲》、《吃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