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將調整部分負擔制度。(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由於年底安全準備金將不足1個月保險給付支出,衛福部健保會今天(25日)召開第2次委員會議研議相關配套。其中,在部分負擔的變革上,未來一般藥品、檢驗檢查及急診部分負擔都將有所調整,區域醫院、醫學中心一般藥品上限將調至300元,檢驗檢查也不再免費,另為避免造成醫療人員負擔,輕症患者赴大醫院急診費用也將上調。
依健保部分負擔現行制度,檢驗檢查、門診藥費100元以下、慢箋均免收部分負擔,急診部分負擔則與就醫院所層級有關,醫學中心部分,收費依檢傷分類分級,一、二級收取450元、三至五級收550元,但新制將依照疾病輕重有所升降。
依據最新部分負擔調整方案,一般藥品部分,仍比照過去,維持100元以下免收,基層診所、地區醫院則維持200元上限,不過,區域醫院、醫學中心上限調高至300元。
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部分,首次比照一般藥品收費,門診100元以下免收,並依院所層級分別收取200、300元上限。後續若至區域醫院、醫學中心領藥,則最多收取100元費用;若是至地區醫院、基層診所或社區藥局,則可比照現行方案,免收部分負擔。
檢驗檢查費用也將不再免費,未來會一併收取10至20%費用。基層診所、地區醫院,若接受200元以下的檢查,可免收部分負擔,超過收10%,上限100元。
區域醫院、醫學中心則依轉診與否,設下200至400元的天花板價,轉診收取比率10%、上限200、300元;未經轉診則收到20%,上限300、400元。舉例來說,民眾將來若未經轉診,前往醫學中心接受電腦斷層檢查,部分負擔加上掛號費就有可能破千。
最後,急診部分,地區醫院以下層級收費不變,即維持150元,區域醫院、醫學中心則依據檢傷分類有所不同,較危急的一、二級減收100至150元,三級收費維持不變,四、五級則增收250至300元,
急診新草案上路,將有望減少小病衝大醫院的狀況,避免造成醫護人員負擔,預計將有117萬人受到影響,並可增加1.2億元健保財務營收。藥品與檢驗檢查部分負擔的調整,則會挹注健保財務121億元。
根據健保署試算,新方案上路後,對全年每人需增加部分負擔的影響中,不受影響者占比最高(32.2%),另有26.8%全年將多出10元至200元的部分負擔。另外為確保經濟弱勢及重大傷病患者的權益,此次調整方案仍維持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