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永添專欄:俄羅斯的營級戰術群為何在烏克蘭戰場上挫敗  

紀永添 2022年03月15日 07:02:00
俄軍坦克遭到伏擊損失慘重。(影片截圖)

俄軍坦克遭到伏擊損失慘重。(影片截圖)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後,地面部隊的表現慘不忍睹,不只完全沒有達成開戰前所設定的目標,更隨意丟棄裝備,戰力薄弱,死傷超乎預期。相較於之前在敘利亞的表現,可謂天壤之別。特別是在敘利亞備受肯定的營級戰術群(BTG),在烏克蘭幾乎無法發揮,這根本的原因在哪裡?很值得進一步探究。因為台灣陸軍近期也進行了改革,編成同樣以營級為基礎作戰單位的聯兵營,這在前文「台灣的聯兵營是可恃戰力嗎?」已有過初步討論。雖然目前烏克蘭戰事還在進行中,勝負仍在未定之天,戰場上的消息紊亂,俄羅斯與烏克蘭雙方所公布的戰果,都有灌水之嫌,很難做詳細的分析。不過今日的媒體與網路非常發達,能零時差看到許多報導與戰場情況,還是能就前期的戰況討論一下,俄軍的營級戰術群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或許可供台灣做為參考。

 

俄軍表現匪夷所思

 

在前文探討國軍的聯兵營可能出現的問題時,大概總結了三個方向,包括空中火力支援的協調能力不夠、砲兵裝備的現代化不足、後勤系統難以應付真正的實戰考驗。而這些缺點,在此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事中,也全部出現了。俄軍會出現這些問題的背後原因,或許與國軍不一樣,但都對營級戰術群造成了極為致命的打擊。雖然說烏克蘭部隊打死不退,堅守到底的決心,也是俄羅斯無法在開戰後,達成預定作戰目標的關鍵原因之一,不過俄軍此次出現的情況,實在太過匪夷所思。比如許多專家都很困惑,俄羅斯的戰機哪裡去了,為什麼一直沒有辦法奪取烏克蘭的制空權。在開戰後數天內,俄羅斯地面部隊獲得的火砲支援嚴重不足。後勤系統的災難,更讓大批裝甲車與輜重卡車停在基輔外圍,形成數十公里長的車陣,難以向前推進。

 

FIM-92個人攜行式刺針短程防空飛彈(圖),在這次俄烏戰爭中成為亮點。(取自US Army 臉書)

 

FGM-148 Javelin標槍導彈戰功彪炳。(取自美國國防部官網)

 

就目前來看,輕敵很可能是此次俄羅斯最大的致命傷,第一時間入侵烏克蘭的俄軍部隊,並沒有完成充足的準備。這從許多被俘的俄軍士兵口中,可以證實這樣的情況,俄羅斯航空太空軍在缺乏要打硬仗的後勤儲備下,戰機的妥善率很可能不甚理想。導致西方國家的情報單位明明從衛星照片中,看到俄軍在俄烏邊界的前進基地裡,集結了四、五百架戰機,卻未在入侵行動中,看到這些戰機大舉升空攻擊烏克蘭。其次,俄軍在一開始想要速戰速決,以全速突襲首都基輔與各大城市的方式,來逼使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投降或出逃。但在進攻這些城市的首波作戰裡,空中支援卻派不上什麼用場,因為城鎮作戰環境裡,攻守雙方常會陷入巷戰中,在敵我犬牙交錯之下,很難識別敵方目標。高樓大廈更會阻礙戰機或武裝攻擊直升機在低空進行對地攻擊。

 

一輛俄羅斯陸軍坦克穿過烏克蘭馬里烏波爾郊區的一條街道。(美聯社)

 

烏克蘭基輔北部布羅瓦里附近的戰鬥結束後,在主幹道上看到被摧毀的俄羅斯坦克。(美聯社)

 

空對地精確導引飛彈已快速耗盡

 

在戰況不如預期後,俄羅斯航空太空軍被迫進行更多的空襲任務,以打擊烏克蘭仍在運作的重要設施與軍事基地。但從所使用的武器種類,能大致推斷俄軍戰機所使用的空對地精確導引飛彈,已快速耗盡。在許多攻擊行動中,開始出現傳統的炸彈。這其實不令人意外,因為俄羅斯這十幾年來經濟凋敝,無力大量採購昂貴的精密飛彈。相反的,烏克蘭守軍卻源源不絕地,從歐美國家獲得肩射型的刺針防空飛彈,這對於執行對地火力支援的戰機與武裝攻擊直升機而言,有很大的威脅性,同時烏克蘭原有的防空飛彈系統也未被完全摧毀。在這些因素下,俄羅斯航空太空軍派遣戰機掩護地面部隊的能力,就受到很大的限制。當俄軍的營級戰術群沿著公路推進時,常會出現側翼曝露,又沒有空中支援的情況,成為烏克蘭反裝甲武器的最佳獵殺目標。

 

在卡爾科夫的攻防戰下,大量的俄軍裝甲車輛殘骸遺留在路邊,可以看到T-72B3戰車。(圖片摘自Ukraine Weapons Tracker  TWITTER)

 

此外,從許多烏克蘭民眾所拍下的影片,與初期的戰況來看,俄軍的營級戰術群並未配屬大型火砲同行。許多營級戰術群在進入烏克蘭的城鎮時,都只有步兵戰鬥車與主力戰車,配合步兵推進。推測可能的原因,是一開始不覺得烏克蘭會有激烈抵抗,希望以最小的代價佔領烏克蘭。同時重型裝備會拖慢速度,再加上開戰日已接近冬末春初,開始融雪後土地泥濘,重型裝備容易卡在泥地裡。最後是不願意大型火砲攻擊烏克蘭城鎮的畫面在網路上流傳,影響國際輿論與俄羅斯國內民眾的觀感。俄軍這個決定所造成的結果,是營級戰術群的火力攻擊範圍大幅度縮小,畢竟步兵戰鬥車的鏈砲與主力戰車的戰車砲,都屬於直射型武器,射程遠遠比不上傳統火砲。即使俄軍的前方偵察部隊已經發現烏軍的行蹤,甚至開始接戰,都沒有砲兵能立即支援。

 

缺乏射程足夠的曲射型武器

 

這個缺點在城鎮戰中更是顯露無疑,俄軍的營級戰術群分散成許多連級、排級單位進入城鎮後,與烏克蘭守軍爆發激烈巷戰,但直射型武器難以攻擊躲藏在建築物後方的烏軍陣地。我們可以看到即使雙方已在交火中,許多烏軍的小股部隊仍然可以整暇以待,躲在轉角處,忽然現身以反裝甲武器攻擊俄軍的步兵戰鬥車或主力戰車。俄軍機械化部隊不願意離開主要道路,以避免車輛陷入爛泥中,又缺乏射程足夠的曲射型武器,來延伸打擊火力,只能眼睜睜看著偷襲得手的烏軍全身而退。這樣的問題一直要到俄羅斯已經徹底放棄失敗的閃電戰,改採大部隊緩慢推進,逐步包圍城市的傳統戰術後,才獲得改善。只是惱羞成怒的俄軍,調集大型火砲持續攻擊人口稠密區,想逼使烏克蘭投降,恍若二戰圍城的光景,已是無謂地濫用武力,殘殺百姓了。

 

烏克蘭士兵在烏克蘭基輔郊區伊爾平躲避炮火。(美聯社)

 

至於後勤的災難,是俄羅斯這次入侵行動從一開始就徹底失敗的主要原因,這可以分成幾個層次來看。首先以編制較小的營級做為基礎作戰單位,本身的後勤能力就較弱。俄羅斯總統普丁與軍方高層,為了避免作戰計畫曝光,一直宣稱即將撤軍,讓基層部隊信以為真,因此沒有認真為接下來的戰事做準備。甚至還傳出部隊以為演習即將結束,馬上要返回原駐地,因此盜賣多餘油料的消息。這樣的情況導致第一時間宣布開戰時,俄軍與烏軍一樣措手不及。俄軍的營級戰鬥群被迫快速推進,遠離跟不上速度的補給單位,結果一堆已深入烏克蘭城鎮的俄軍裝甲車,在缺乏油料下,直接停放在路邊。讓作戰準備一樣不足的烏軍,獲得了最關鍵的動員時間。以營級做為基礎作戰單位,如果沒有做好後勤規劃,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在此已顯露無遺。

 

惱羞成怒的俄軍,調集大型火砲持續攻擊人口稠密區,想逼使烏克蘭投降,恍若二戰圍城的光景,已是無謂地濫用武力,殘殺百姓了。圖為烏克蘭中部城市第聶伯羅遭到空襲。(圖取自facebook.com/MNS.GOV.UA)

 

後勤準備沒有留下餘裕

 

另外一個問題在於過度輕敵的俄羅斯,很有可能在進行作戰規劃時,沒有考慮到後勤戰損的問題。一旦俄軍覺得入侵作戰會像併吞克里米亞半島一樣容易,後勤準備就沒有留下餘裕。偏偏烏軍知道自己處於劣勢中,儘量不與俄軍決戰,而利用自己在主場作戰的優點,不斷從後方襲擾俄軍的後勤車隊,更讓俄軍後勤不足的問題雪上加霜。除了拖慢俄軍的推進速度外,故障拋錨的各式裝甲車輛,在缺乏後勤單位拖救下,只能直接棄置在戰場上。多數是由大型卡車組成的前線補給車隊,越野能力遠遠不如履帶型裝甲車,更不敢離開柏油路面,結果成為烏軍伏擊的最好目標。在基輔外圍的長長補給車隊有部隊掩護,所以還算安全,但東部大城哈爾科夫近郊的一列補給車隊就慘遭殲滅,被摧毀的各式車輛殘骸綿延上百公尺,可以說是災難性的結果。

 

基輔西北方的戈斯托梅利郊外,俄軍試圖架設浮橋讓部隊渡河,但是架設完後被烏軍的無人機摧毀掉。(圖片摘自Анатолій Штефан (Штірліц)  TWITTER)

 

缺乏充足補給的俄軍士兵,接下來又要面臨初春的冷氣團來襲,溫度預計會驟降到攝氏零下十度,這對原本已經士氣不佳的俄軍而言,無疑是更大的打擊。據俄軍投降士兵所描述的情況,俄軍內部腐敗,下發的軍品、衣物都品質粗糙。個人裝備老舊,待遇不佳,根本沒有要打仗的心理準備,更缺乏足夠的訓練,這合理解釋了俄軍一開始荒腔走板的表現。營級戰術群應該發揮的協同作戰能力,在這次的烏克蘭戰爭中,都沒有見到,致命的通訊紊亂、指管系統失靈的狀況,卻處處可見。結果推進速度緩慢的營級戰術群,未能即時支援空降部隊,造成俄羅斯空降軍(VDV)損失慘重。以輕步兵組成的空降軍,雖然是俄軍的精銳,但使用能一併空投的裝甲車,防禦力較薄弱,難以抵擋烏軍的反裝甲武器,在苦等不到援軍下,在第一時間被包圍擊潰。

 

可能在北方戰線某處,一輛俄國空降軍BMD-4M空降裝甲車被烏克蘭軍擄獲。(圖片摘自Ukraine Weapons Tracke  TWITTER)

 

給台灣的啟示

 

相較於此次,俄軍的營級戰術群在烏克蘭表現不佳,那為什麼之前在敘利亞卻能有效執行作戰任務。這最大的原因可能在之前被派往敘利亞的部隊,都是特別挑選過的,行前並進行了充足的訓練與裝備的檢整。由於派出的部隊規模小,這是俄軍可以辦到的事,但此次的烏克蘭戰爭,總共動員了近二十萬的部隊,就難以再用同樣的方法,提升所有參戰部隊的戰力。其次敘利亞是遙遠的戰地,俄軍一開始就如履薄冰,準備了充份的後勤物資、空軍戰機與火砲支援部隊,以協助營級戰術群作戰。面對完全陌生的敵軍,前線指揮官也能毫不遲疑地在第一時間就以火砲強攻。敘利亞的民兵部隊也沒有充足的防空飛彈,可以反制俄軍戰機或武裝攻擊直升機的空中支援。綜合這些差異,俄軍的營級戰術群在敘利亞與烏克蘭戰場,就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這給台灣的啟示,是編制與戰術本身並沒有錯,編成聯兵營是對的方向,問題在於採用這樣的編制後,是不是能發揮這種編制的長處,避免可能的弱點,在不同的戰場上選擇合適的戰術。俄軍的營級戰術群在烏克蘭受困於空軍、砲兵、後勤等三大問題,距離一支現代化作戰部隊,還有不小差距。而國軍的聯兵營在空中火力協調,砲兵裝備現代化與後勤支援上,一樣有很多進步的空間。雖然台灣的戰場環境與烏克蘭完全不同,擁有海峽天塹讓敵軍難以直接大軍壓境,不過這不代表台灣這種作戰環境,就一定對我方有利。小型海島有戰場縱深不足,城鎮過於密集,溪流太多,地型破碎等不利因素,已經完全機械化的聯兵營,要如何避免這些問題,有待國軍進一步思考。誠實面對那些陳年積弊,想辦法來補強不足之處,才是建軍備戰的正確態度。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延伸閱讀】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