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乃德專欄】兵役制度的政治社會面:不只是兵源和兵力,也是認同和團結

吳乃德 2022年03月19日 07:00:00
台灣面對軍事威脅仍然不願改革兵役制度,令許多國外媒體不解。(圖片取自國防部臉書)

台灣面對軍事威脅仍然不願改革兵役制度,令許多國外媒體不解。(圖片取自國防部臉書)

最近民間對延長義務役的討論多集中於軍事面向。其實兵役制度的政治和社會效應同樣重要,尤其是對台灣這個新生的民主政體和民族國家。

 

台灣民間和國際盟友,過去數年不斷呼籲役期正常化,許多民調也顯示民眾支持恢復一年以上的役期。最近受到俄國侵略烏克蘭的刺激,這個呼聲更為強烈,甚至政府的國防智庫都有相同的提議。可是台灣政府除了大量購買武器之外,依然不動如山。為什麼?

 

這是政治學公共政策研究的好議題:重大的公共政策在民主政體如何形成、或不形成?這也是歷史研究的重要議題。台灣民族初生不久,未來能否在人類社區中屹立,目前尚不可知。如果台灣民族終將消失,未來的歷史學者必然希望了解,台灣人民和政府以什麼樣的心志面對敵人和挑戰。

 

受到俄國侵略烏克蘭的刺激,台灣役期正常化呼聲近期更為強烈。(美聯社)

 

台灣面對軍事威脅仍然不願改革兵役制度,許多國外媒體也都不解。不久之前的《外交政策》提到,新加坡和南韓的義務役都至少一年半,台灣四個月的義務役是「全國性的笑話,被視為如同夏令營,簡直是浪費時間。」去年我和四位剛服完四個月兵役的年輕人討論服役經驗。他們被分發到不同單位,體驗都大同小異。一位台大社會系畢業的同學說 :他四個月都在讀書,「一輩子從來沒有這麼用功。」

 

台灣民眾對義務兵役是期待還是抗拒呢?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中國效應」研究計畫,過去數年都試圖探索這個問題。「為了增加軍事力量恢復徵兵制」,受訪者在2015、2016、2017、2019各年贊成的比例是:60.2%, 83.4%, 86.3%, 78.5%。2020年的調查中,有75% 的受訪者表示,「萬一中國大陸以武力攻打臺灣,願意為保衛國家而戰。」

 

民調正確反映民意嗎?沒有人知道。許多人在媒體上對徵兵制的呼籲,只代表極少數人嗎?無法回答。在民調中支持徵兵、願意為保衛國家而戰,並不困難;將一年的青春奉獻給國家、甚至上戰場,則須要決心和毅力。可是民調至少顯示民眾的價值觀。雖然這些民調都沒有提及軍事訓練全面改革,贊成恢復徵兵制仍然有這麼高的比例。有這樣的價值觀,需要的只是說服、激勵、和動員。如果軍事訓練的內容可以全面改革,國民接受兵役的意願當更為強烈。如果政治領袖可以激勵,國民保衛家園的士氣當更為高昂。

 

目前為止大多數對徵兵制的討論,焦點都集中在兵源和兵力問題。兵役制度同樣重要的面向,是政治和社會效應。尼克森在1968年的總統選戰中面對強烈的反越戰輿論,提出廢除義務兵役的政見。他當選後任命「蓋茲委員會」研究全志願兵役制度。委員會的總結報告雖然提出廢除義務役的建議,卻也列出全募兵制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其中三項是:軍隊將和社會隔絕;隔絕將侵蝕社會對軍隊的尊敬;黑人和低收入家庭子弟將充斥軍隊。

 

除此之外,美國軍隊的素質也大為下降。1980報名自願役參加陸軍的士兵,339,678人中只有276人具有大學學位。10萬名戰鬥部隊的士兵(同樣不包括軍官),只有25人大學畢業。2013年志願入伍者中,97% 是高中畢業生。相較於1960年代的徵兵義務役,20% 的軍人具有大學學歷。

 

民主政治的健康和活力,有賴公民的對公共事務的關心和參與;服兵役是公民參與的重要面向。(圖片取自國防部臉書)

 

恢復徵兵制的呼聲因此不斷出現,可是美國民眾仍然不支持恢復徵兵。2007年的民調顯示:80%反對恢復義務役,15%贊成。美國民眾之所以不支持徵兵制,除了不知為何而戰卻死傷慘重的越戰經驗,其他原因包括:現代戰爭型態改變,少量專業的職業軍人即可應付對美國的攻擊;將來不太可能從事大規模的地面作戰;(和台灣一樣)權貴子弟和優勢階級利用各種方式逃避兵役造成不公平。

 

美國發生的現象也都在台灣出現。台灣職業軍人的階級和教育背景,吳怡農先前在「國軍轉型:兵役制度的社會不正義」中已有分析。2012-2014所招募的志願士兵役中,98%的學歷為高中/高職以下。每一千位役齡的原住民中有29.6人報名志願役,其他族群則只有4.6人。志願役軍人主要來自花蓮、台東、屏東和金門四個偏遠地區;這些地區的居民中每一千人有15-21人成為職業士兵,首都台北則只有1人。

 

軍隊的社會隔離也為每一個人感受到。在以前的義務役時代,幾乎每一個家庭,或父親、兒子、丈夫、兄弟、或男朋友都服過兵役;每一位國民和軍隊都有感情或關心的連結。如今很少人有軍人親戚,也沒有人會在街上或車上遇見軍人。除了偶而在媒體讀到軍事意外和醜聞,軍隊幾乎不存在於國民的意識中。

 

民主政治的健康和活力,有賴公民的對公共事務的關心和參與;服兵役是公民參與的重要面向。將保衛國家的工作交給職業軍人,對民主政治的危害,並非他們會以軍事力量威脅政府;而在於其他公民因而免除了保衛國家的責任。

 

服兵役不只是為了護衛民主,也為了鞏固認同。新加坡於1965年脫離馬來西亞聯邦獨立,成為一個沒有民族的國家。境內三大族群華人(76%)、馬來人(15%)、印度人(7%)各自維持對其母國的認同。他們沒有共同的歷史記憶,也沒有共同的語言和文化傳統。創造新加坡認同是迫切的工作;義務兵役是其中重要的環節。1967年推動建軍的國防部長吳慶瑞說,「沒有比參與防衛國家更能創造公民對國家的忠誠和民族意識。」

 

目前似乎尚無科學研究證明,用行動保衛國家可以加強民族認同或愛國心。不過,行動能加強、甚至引發態度,是心理學的常識,也是現實生活中的尋常經驗。所有人都曾經戀愛過,也體驗過為愛人付出的喜悅。我們的愛也因為行動上的付出而在心中確認、鞏固。在過去的威權時代,服兵役到底是在保衛獨裁政權還是在保衛家園,經常令人混淆。如今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今服兵役是付出部分青春歲月,以行動來保衛自由和家園。宣誓愛台灣不會令人更愛台灣。讓人更愛家園的是,曾經為它奉獻。

 

公共服務、為公共利益付出,是民主公民重要的素養和價值。從威權獨裁的壓制中解放不久,我們容易重視權利,忽視責任和義務。在享受公民權利的同時,如果我們也願意平等承擔公民的義務,我們更有理由要求政府,保障每一位公民都享有合理生活品質的平等權利。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退休研究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