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軍事硬體設備幾乎到位時,台灣當前最嚴峻的問題應還是國家認同。(軍聞社提供)
俄烏之戰,敲醒了世人對於俄羅斯的想像,而烏克蘭全國民眾不分你我,願意接受保家衛國之責,實在感動世人。更重要的是,與烏克蘭國情類似的台灣,在面對中共解放軍多年來始終不願放棄武力犯台的意志時,究竟台灣的國防戰力能否抵擋中共入侵?已成為目前各界關注的焦點。
從客觀的事實來說,俄羅斯的軍力遠比烏克蘭強大,俄軍不但是世界第二軍事強權,也是全世界核彈頭數量做多的國家。台灣的對手──中共,更是世界第三軍事強權,亞洲地區第二軍事強權,但當烏克蘭尚未放棄自身的國家時,台灣是否能從中學習一些課題呢?我們逐一檢視。
國軍當前的戰略準則為,「重層嚇阻、防衛固守」,持續建構源頭打擊之能力,並以創新不對稱的戰力作為建軍準則,同時為強化後備動員的能力,國防部先前推出史上最硬的教召,為的就是要訓練後備軍人作戰與動員能量。
攤開國軍目前現有的裝備來說,拋開主戰裝備不談,光是各式人員攜帶的反坦克飛彈就高達數千枚,此外國軍也有數百枚人員攜帶的肩射型防空飛彈,陸軍各式戰甲車輛、武裝車輛高達數千輛,換句話說,反坦克飛彈、肩射防空飛彈、戰甲車就已是國軍目前不對稱作戰的能量之一。
此外,台灣海峽是台灣的天然屏障,中共若要武力犯台,最終仍得將部隊從海運的方式將部隊運送至台灣,運送的過程共軍也會遭到國軍數千枚反艦飛彈的攻擊,在數千枚反艦飛彈中,有些為船艦運載、部分為地面機載、少數為飛彈快艇運載,反艦飛彈雖然為大型武器,但若放在預先想定的台海戰爭,仍可視為一種性能強大、破壞力強大的武裝。
然而,當所有的硬體設備幾乎到位時,台灣當前最嚴峻的問題應還是國家認同,無論是中華民國派、或是台灣派,兩者能否在共軍犯台時,同仇一愾抵抗共軍入侵,早已成為重中關鍵,隨著國軍近年頻頻向美方採購武器的數量、金額與種類來說高達五花八門,但武器最終仍須團結的軍隊與國民操作才能發揮至極。
換言之,假設台海未來走到終須一戰的窘境時,裝備固然是保家衛國的關鍵,但最嚴肅問題在於,台灣民眾能否不分你我、不分藍綠共同捍衛自身的家園呢?該問題才是台灣必須思考的問題。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所博士生、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