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首席氣候學家克拉科夫斯卡開戰後婉拒多個國外研究機構邀請,選擇留在基輔支援自己的國家。(圖片取自網路)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迄今超過一個月,估計逃至境外的烏克蘭難民近400萬,且已至少造成數千平民死亡,堅守在基輔的烏克蘭首席氣候學家克拉科夫斯卡(Dr. Svitlana Krakovska)每天仍持續提供天氣預報等民生基礎工作,她在接受Skype視訊採訪時強調,「大家(指各國)必須停止資助這場戰爭、停止依賴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而烏克蘭也正在為國家重建進行準備。
克拉科夫斯卡是烏克蘭水文氣象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員,也是烏克蘭參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代表團的主席。去年,她因極地考察任務獲得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頒獎肯定。
2月24日戰爭爆發前夕,克拉科夫斯卡率領11位烏克蘭科學家,正趕工審查預計於2月28日發表的「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二工作小組報告」,儘管當時情勢已相當緊張,她仍告知IPCC:「只要我們還有網路,只要我們沒被轟炸,我們會繼續工作。」
沒想到,講完才沒過幾天,來不及完成審查工作,俄羅斯就發動攻擊。「當天我凌晨3點才跟IPCC小組成員開完會,接著就去上床睡覺,完全沒有聽到飛彈轟炸的聲音。」克拉科夫斯卡說,她直到早上6點接到哥哥的電話,才知道戰爭已經開始了。
從這一天起,她每天都數著這是開戰的第1日、第2日、第3日…,不再去注意是星期幾,「前3天是關鍵,我要去商店採購食物,儲備糧食等等,還要去被密集轟炸的機場附近接我女兒回家。」她從第4日起恢復正常工作,也開始接到各國記者的採訪邀約訊息,在接受視訊採訪的這一天,她數著:「今天是第30日。」
身為烏克蘭首席氣候學家,她決定要從客廳的沙發上,參與支援這場戰爭,每天至少接受一家國際媒體採訪。「我要讓這個戰爭的根源被注意,這是因為化石燃料而引起的戰爭。」她強調,必須設法說服大家(指各國)停止資助這場戰爭、停止向俄羅斯購買石油和天然氣。
她表示,俄羅斯用化石燃料當作籌碼,讓很多國家依賴它。「歐洲這麼多國家,你以為他們是自由和獨立的,現在最終發現並不是,他們被俄羅斯的化石燃料控制,根本一點都不獨立。」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統計,俄羅斯是歐盟最大的能源進口國,依賴俄羅斯提供高達40%的天然氣,以及超過25%的石油,去年採購俄羅斯能源的金額更達到歷史性的990億歐元。
克拉科夫斯卡解釋,這場戰爭之所以是由化石燃料資助,是因為石油和天然氣等是俄羅斯出口的大宗,也是俄羅斯國防預算的重要財源。
以2019年為例,俄羅斯出口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收益,貢獻了近4成、39.4%的聯邦預算。2022年初,當每桶原油價格達到90元美金時,彭博的能源專欄作家布拉斯(Javier Blas)估計,俄羅斯一天的石油收入即有3億5千萬美金,如果原油漲到了每桶120-130美金的區間,俄羅斯的石油收入每天更可達到4億5千萬到5億美金之多。
儘管美國和英國隨即宣佈將全面停止自俄羅斯進口能源,歐盟也宣布將逐步降低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而台灣也在第一時間加入國際經濟制裁,宣布將不再進口俄羅斯能源。然而,對於是否立刻切斷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目前歐盟內部意見分歧,依賴較深的德國和荷蘭等國拒絕立即實施禁令,更有能源專家認為,依目前歐盟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程度,至少需2到3年的時間,其他來源的取代量才能達到實質且有意義的程度。同時間,仍有國家如中國和印度等,在此刻持續買進俄羅斯石油與天然氣。
克拉科夫斯卡指出,各國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不只間接助長了烏克蘭的戰火,最近公佈的IPCC報告也指出不採取行動的可怕後果,只要地球升溫超過攝氏1.5度,對生態或是人類系統的風險將大幅升高,全球更有大約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高度氣候脆弱度的地區。但該報告也提出解決氣候危機的希望,我們還來得及採取行動調適,「但是這個機會之窗因為戰爭正在縮小,因為我們必須先結束這場戰爭。」
對克拉科夫斯卡而言,要在每天空襲的恐懼中持續工作並不容易,每天早上起床,就是先查看新聞,然後聯絡親友,還活著嗎?「要做這些事情很困難,也是心理上很大的壓力。」而生活在俄軍攻擊的首要標的基輔,「有時候比較密集,一天就聽到10次炮擊,當附近的大樓被擊中,就會有大火,要把門窗全部關上,不然沒辦法呼吸。」
現在仍維持審查IPCC報告的工作,是她釋放生活在戰爭之下壓力的方式,「可以讓我暫時不去想這場戰爭,而是去思考未來、國家的未來,下一步要怎麼重建文明、重建一個人性的世界。」
克拉科夫斯卡既是烏克蘭開啟氣候變遷研究的科學家,也是烏克蘭首位參與IPCC報告撰寫的作者,她在開戰之後收到來自許多國外研究機構的工作邀請,不是沒有機會離開烏克蘭,卻選擇帶著4個小孩和丈夫留在基輔,「當我的城市正被攻擊,我沒辦法在國外工作,我會無法專注在科學研究上。」
難得的是,在烏克蘭諸多城市被俄軍轟炸而嚴重破壞之際,迄今基輔仍能維持基本的水、電、網路和暖氣供給,讓她能繼續工作,「這是我們地方政府很大的成就,甚至垃圾也都還有人來收,我服務的機構也持續運作,提供天氣預報。」每個烏克蘭人用不同的方式在貢獻,報效國家。
如今,戰事進入第2個月,克拉科夫斯卡對這場戰爭感到憤怒,也對戰前所有斡旋的外交手段都失敗而感到失望,「但是最讓我失望的是俄羅斯人民。」今年53歲的她,於蘇聯時期出生於基輔,曾一度認為蘇聯是全世界最棒的國家,並以蘇聯為榮,她的母語是俄羅斯語,祖母還是俄羅斯人,她也曾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念書,至今仍有許多親友住在俄羅斯。
「我沒有預期他們會笨到相信官方的政治宣傳。」克拉科夫斯卡說,如同8年前在烏克蘭的廣場革命之後,俄羅斯派出坦克入侵烏克蘭,她的叔叔竟然叫她不要擔心,「現在他們看俄羅斯電視新聞,說我們這裡有納粹份子,會來解救我們!這很瘋狂,完全顛倒事實,他們到現在還是不了解真實狀況。」
在俄軍的炮火下,東部的濱海城市馬立波(Mariupol)是近期受到轟炸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克拉夫科斯卡表示,在戰爭前,她曾經參與馬立波的綠化發展規劃,現在的情況讓她非常難過,首先是因為那些受害者,尤其3月中當地戲劇院被炸毀,「那是人們避難的地方,有很多的老人、女人跟小孩,那根本是大屠殺,絕對無法接受!」
其次,馬立波原先是工業城市,空氣品質和水質等都惡名昭彰,才會被選中做為綠化的指標城市,近年來多項環境計畫在該市推動。「現在我不知道要說什麼,沒有人討論那裡的氣候和環境,沒有尚未被破壞的建築,我只知道很多人死了但沒辦法進墓園,只能放在街上。」他沉痛地說道。
如今歐盟因為烏俄戰爭更意識到取代化石燃料的急迫性,在減少進口俄羅斯能源的同時,擴大再生能源投資,企圖加速整體能源轉型的腳步,克拉科斯夫卡認為,「這絕對是戰爭帶來的一個正面的教訓,但我們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除了能源轉型之外,克拉科夫斯卡也提醒,要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節能也是一個重要的方向,而且很多國家都可以做得到。
在戰火之下,克拉科夫斯卡領導的IPCC烏克蘭代表團人數,竟然不減反增,從11位增加到15位科學家,而且多數已離家到烏克蘭西部或海外避難,仍透過網路合作審查工作小組報告,「當然烏克蘭的戰爭危機很迫切,這個報告的提出也很迫切。」
克拉科夫斯卡認為,15位科學家還不夠。「我們需要納入更多的專家,因為我們將需要重建我們的國家,朝氣候韌性的方向建設。」她希望,烏克蘭能成為其他國家的典範,盡可能地不依賴化石燃料,發展氣候韌性,成為真正自由的國家。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國際關係碩士,關注能源、環境與氣候議題,曾長年旅居印度、英國與丹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