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團體惹議的風波,要從民進黨立委吳玉琴暨社福機構於3月3日舉行記者會說起,與會者指社福團體是以「人」為出發點的照護產業,跟《勞基法》中大多規範製造「物品」的產業有所不同,因此《勞基法》這件衣服套在身上,處處不合身。(攝影:葉信菉)
勵馨基金會被爆剝削女員工,而引發的社福團體惹議的風波,要從民進黨立委吳玉琴暨社福機構於3月3日舉行記者會說起,與會者指社福團體是以「人」為出發點的照護產業,跟《勞基法》中大多規範製造「物品」的產業有所不同,因此《勞基法》這件衣服套在身上,處處不合身。
包含勵馨基金會行政處長曾孟儀等多名社福機構成員,主張社工工時要從《勞基法》中解套,希望都能納入四周變形工時,並解除每日工作12小時的上限。
這項訴求點燃勞團及社福從業人員的怒火,批評吳玉琴根本是為社福機構的勞權大開後門。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則在3月6日以「為何是社福勞資對立 政府納涼?」為題投書媒體,批評會中相關訴求未說明清楚,認為根據生輔心聲調查,中途之家生輔員夜間睡覺的待命時間,應該計入工時,也就是每日可能達16小時的工時,但在總工時不變的條件下,生輔員願意二休二,而且目前只有台北市政府,願意給足三班人力,其他縣市都規避法令。
社福機構長期低薪、過勞,讓第一線社工人員苦不堪言,導致流動率高、人力空缺嚴重,社福團體高層想替社工人員的工時解套,可是第一線社工人員卻罵聲一片,他們認為這樣是變相拉長工時,外界勞團也看不下去。因為工時變形的範圍與工時規範的破壞程度成正比,變形程度越高,勞工保障也越少。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強調,「愛心服務不是剝削藉口」,提出的數據顯示49.2%的社工每周工時超過46小時;18.4%的社工每周工時高達51小時,批評記者會的訴求是無視社工的血汗勞動環境,用道德高帽子壓迫第一線工作者,讓社工人員認為爭取勞基法上權益的加班費、及額外的年終獎金等,是罪惡與不潔的舉動;以「愛」、「服務」等心靈富足形象,合理化高工時、低薪、少升遷的勞動環境,惡意規避「社工也是勞工」的事實,也忽略勞基法保障勞工身心健康的最低底線。
最近上線的求職評論網「求職天眼通」也表示,社工願意連續接受16小時或24小時排班方式,「這是妥協下的結果」,批評「既然已成為常態,乾脆修法解套」的說法,認為法治規定竟變成順應扭曲現象的靠山,無奈寫道:「照顧弱勢的機構卻是靠著壓榨人力來運作,這真的是這社會最難堪的風景了。」
對於這個議題,東海社工系副教授彭懷真22日表示,社福機構跟機關的勞動制度應該分開來談。社福機構主要負責安養、安置等弱勢團體的照護,包含夜間照護等職務內容,彈性工時或許是個可討論的方向,應由勞資雙方成立勞資會議,協商共識,勞工局應尊重雙方意見,不宜規範太細;不過對於社福機關,由於成員數較多,上下班工時也較固定,不應該和機構混為一談,不過仍需看雙方有無達成共識。(吳美欣/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