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烏俄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淵源與宿怨,抑或位處戰略要衝的地緣考慮,均難望短期內解決。(美聯社)
轉眼間,俄烏戰事已歷月餘,評論伴隨俄軍陷入膠著、和談持續而銳減,或轉移至其他衍生議題,是時候靜下心來整理資訊。
儘管新一輪兩國談判並未換來停火協議甚或結束戰爭,仍被外界形容為迎來和平一絲曙光。其間俄羅斯國防部似為局勢降溫,「慷慨宣布」減少對烏克蘭首都基輔及車厘哥夫(Chernigov)週邊軍事動作。不過根據英美情報機關每日簡報,比對推特上戰地及軍聞記者提供現場消息,得出較可靠的全局戰況:
1.俄軍多天內尚未形成合圍基輔之勢,不能迫使烏軍主力會戰,故集團軍主要聚焦於西線攻擊,並在東線部署集結。然而烏軍稱部隊於基輔以西各據點「控制局勢」,其中大部分位於E40高速公路沿線,意味早前未能完全穩守西線的俄軍,現時已被逐出該地區,
2.烏克蘭軍方報告提及基輔以東的俄方行動,包括努力向羅伐利(Brovary)與波利斯普(Borsipyl)一帶推進,但一度被控制的科澤列齊(Kozelets)遭烏軍奪回,截斷俄軍補給線。這表明隨著西部攻勢停滯不前,他們嘗試循東部靠近並夾擊基輔,至目前為止進展有限
3.俄軍面臨困境之一,是仍然無法佔領車厘哥夫及其以南地域。據報他們正摧毀烏國各地主要橋樑,包括撤出距車厘哥夫約50公里外的斯諾夫斯克(Snovsk)後炸毀斯諾夫河(Snov)上大橋。這應為俄方設法轉為防禦姿態的措施,炸毀橋樑防止敵方部隊追擊
4.俄方表面「釋出善意」,實際上城市砲擊並未減少,據報道俄軍於晚間從涅任(Nizhyn)不斷砲擊車厘哥夫。同時配合空襲。基輔西北角砲擊依舊,哈爾科夫(Kharkiv)、赫爾松(Kherson)及烏東頓巴斯地區(Donbas)亦告砲火連連,誠為不幸,但毫無意外。俄軍之所以不分青紅皂白地砲擊,是為「補償」較低的對地攻擊能力,續而動搖民心士氣;俄軍白天空中活動下降並提高夜襲比重,一方面減輕缺乏絕對空優下的戰損,同時逐漸適應夜間投彈有欠精準的毛病
5.烏克蘭國安及國防委員會秘書達尼洛夫(Oleksiy Danilov)表示,從車厘哥夫與基輔撤出的俄軍部隊,正轉移至哈爾科夫和頓涅茨克,戰略重心似為集中穩住烏東勝果
6.至於戰爭重災區、被圍困多時的東南部城市馬利烏波(Mariupol),截至上週尚有100,000人未能經由人道通路離開,俄軍不僅制止國際志願機構安排車輛接載平民,更強行轉移當地民眾至俄羅斯境內
綜上所得,俄方意圖重整旗鼓,逐少輕減深入圍堵首都力度,從白羅斯南下至基輔以西的圍城部隊開始整補後戰略轉移往烏東,也旁及放鬆其他主要城市之包圍網,但在逐次抵抗過程中由於失序或不明原因,演變成後撤甚或被烏軍擊潰,遺留不少戰車與裝備。
戰局正面臨關鍵轉折,攻守有互換徵兆,接下來得視乎哪方能迅速重組軍勢。
入侵烏克蘭以前,克里姆林宮的布局可謂殫精竭慮:去年伊始舉國動員,聯同白羅斯部隊於烏國邊境「演習」大半年;藉承認烏東頓涅茨克(DPR)、盧甘斯克(LPR)獨立、旋即遭烏克蘭砲轟的偽旗,以「維和」名義發起「特殊軍事行動」,揮軍直進烏克蘭領土。即使收到西方情資示警的總統澤林斯基實際暗中備戰,起初仍是被殺個措手不及 — 各軍事設施與據點頻遭遠程砲火及戰機轟擊,配合俄軍空降兵及高機動部隊迅速進駐。
但普丁預期烏軍望風而逃、百姓喜迎俄師的情景沒有出現,包圍基輔並無想像般順利,哈爾科夫等大城市久攻不下,各地推進均遭遇化整為零、誘敵深入的烏軍狙擊,就連從克里米亞出發成功佔據赫爾松的部隊,進犯奧德薩(Odessa)也處處受制,止步於尼古拉耶夫(Mykolaiv)。
誠如許多專家分析,作戰計畫至少已多番修改,從所謂「閃電斬首」:奪取首都、綁架澤林斯基、建立聽命於莫斯科的傀儡政權,到南北分進、擴大戰場至聶伯河(Dnieper)以東試圖把烏克蘭分裂為二,至後來摒棄導彈精準打擊直以濫炸把城市焦土化。
為避免進一步深陷長期消耗戰,方案現時調整至鞏固戰果:保全克里米亞、亞速海(Azov Sea),取得烏東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州全境,緩衝所謂北約東擴,也就是俄方宣稱的「首階段任務」完結。
俄羅斯於談判前傳出放棄要求烏方「去納粹化」,大概基於在重重封鎖下仍堅守大本營、爭奪馬利烏波控制權,卻被指控為極右勢力的「亞速營」(Azov Battalion),俄軍對俘虜及殲滅他們充滿信心。烏軍援救鞭長莫及,外部補給物資截斷,加上殘忍的狂轟濫炸,「次階段」行動祇會帶來更慘烈人間煉獄,城市失陷恐怕是時間問題 — 尤其俄軍對這座接連烏東與克里米亞陸路交路的重鎮志在必得。
截至4月1日,俄軍仍未全面進佔烏東兩州,不過修訂作戰計畫的俄軍將設法突破伊久姆(Izium)以南區域,破壞當地防禦工事,以完成包圍JFO部隊(沿頓巴斯接觸線守備的烏軍)的「收尾動作」,實踐普丁對烏東獨立勢力「共同防禦邊境」的承諾。
烏軍的策略則相對得宜:主力部隊一直迴避大型會戰,透過無數城巷戰牽制裝甲與戰車遠超己方的俄軍;雖然戰機嚴重稀缺,但保有一定數量的防空系統與導彈,附以西方各國提供武器、情報及高科技支援(如衛星、無人機),大大彌補實力不足。
戰場過於分散,俄軍試圖繞過部份城鎮、用遠程砲轟取代地面部隊滲透,雖然減輕兵員損失,但補給線由是無限延伸,經濟與軍工生產力因制裁百上加斤,武器彈藥乃至軍糧都不敷應用;士氣低落,前線指揮官難以制約,迫不得已派遣高級將領身先士卒,卻於戰事屢屢失利間死在烏軍手上。
撇除烏方有意營造的戰場神話,以及俄中兩國協同散布的的雜音,烏軍擊退敵軍來犯、重奪失落城鎮等戰績仍是顯而易見,甚至燃起反擊狼煙,振奮人心的消息不絕於耳。俄羅斯攻勢不僅被阻止,事實也證明烏克蘭擅長於關鍵地區反擊,確切而言,除了頓巴斯以外,俄軍都處於捱打狀態。
莫斯科如今緩和攻勢,將前線轉移至上述頓巴斯接觸線,稍微放軟身段擺出和談姿態,背後盤算無疑是「時間換取空間」,在簽訂停火協議其間重新集結、清剿境內殘餘烏軍,醞釀時機藉辭再行攻擊。不過像俄羅斯、土耳其的「敘利亞停火模式」能否奏效,得視乎:
1.時間也許不站在俄國一邊 — 假設西方國家維持制裁、繼續發送武器,確保普丁無法得逞。
2.軍事挫敗、國內受制裁導致民生凋敝、反戰聲浪高漲,各種因素使俄軍士氣難以振作。
3.西方會否重蹈敘利亞覆轍 — 使用化武逾越歐巴馬訂下紅線卻坐視不理,無所作為。
4.大國會否急於求成,為達成膚淺「和平」不惜犧牲烏國利益,例如為競選連任而撮合和談過於積極的法國總統馬克宏,以及同屬重度依賴俄國能源供應的德國。
回顧二戰史,納粹德國與蘇聯締結互不侵犯條約,秘密協議瓜分波蘭後,淪為蘇聯「勢力範圍」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遂於1939年簽訂「互助協定」,被迫開放據點讓紅軍進駐;及後更藉建立聽命於克里姆林宮的內閣及選舉操作,訴請「自願」加入蘇維埃聯邦,1940年8月相繼併入的波羅的海三國自此名存實亡。
蘇聯同樣向芬蘭要求暫借軍事基地,「緩衝」對列寧格勒的軍事威脅,遭嚴厲拒絕,遂單方面撕毀1932年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發起偽旗行動「麥尼拉砲擊事件」作為宣戰藉口。
1939年11月30日,紅軍分三路進攻,冬季戰爭爆發。芬蘭軍民頑強抵抗,可惜「曼納海姆防線」(Mannerheim Line)仍告失守;英法兩國商議派遣「志願軍」登陸挪威援助,順勢截斷德國從瑞典進口礦砂之通路,然而西方列強為避免正面衝突,傾向宣而不戰,以致支援方案幾經拖沓。
1940年3月,芬蘭終等不及盟軍而戰敗,與蘇聯訂立喪權辱國的《莫斯科和平協議》,雖然免卻滅國之災,然而「臨時和平」之代價極為沉重:割讓戰略重地卡累利阿地峽(Karelian Isthmus)等區域、第二大城市維堡(Vyborg),「租借」漢科港(Hanko)海軍基地30年,獲得百沙摩(Petsamo Province)區域通行權,以及大量人口及工業聚落。芬蘭一夕間陷入經濟活力遭剝奪、腹背受敵下國防形同芒刺在背的境地。
如今俄烏戰爭,頗有雷同之處,在此不一一細數。飽受戰火摧殘的烏克蘭,也在不得已之下,提出放棄加入北約,甚至同意中立化的談判條件,不過前提為:
1.烏克蘭需要比北約第5條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2.保證必須以所有擔保國簽署之條約訂立
3.若烏克蘭遭受侵略,擔保諸國須在3天內磋商,且供應武裝部隊、武器、空域封鎖等援助
.設想的擔保國: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土耳其
.暫不適用於克里米亞與被佔領的頓巴斯地區
.擔保人不反對且實際協助烏克蘭加入歐盟
烏方開出條件似乎過於妙想天開,尤其在給出安全保證的部份,將衍生許多問題。
各國一方面警戒俄國動用化武、核武,同時卻基於烏國既非北約軍事保護傘下,且生怕令緊張局勢升溫,才極力迴避正面衝突(從派兵到封鎖烏國領空),僅願提供支援讓烏軍持久反攻,打一場「半代理戰爭」。他們是否有足夠動機締結比現行北約框架更直接的安保協議,其觸發及仲裁機制細則如何,實屬疑問。
克里米亞主權誰屬,也許可暫且擱置,但烏東危機一天懸而未決,俄羅斯軍事威脅無從解除。宣布獨立兩州不排除公投加入俄羅斯,一旦成真,烏東自此從勢力範圍直接納入領土,亞速海淪為俄國內海,聶伯河以東未被佔據部份則成為被三面包圍的內陸,未來經濟民生不僅很大機會急遽衰敗,更可能是下一個被蠶食鯨吞的首要目標。
影響之鉅,並非止於烏克蘭一國之命運,設想烏東遭割讓,無異證成對外侵略就可要求其他主權國割地求和,國際秩序瞬間倒退至二戰時期「強權即公理」,破壞戰後訂立的法則,跨國組織與條約至此形同虛設,且一切由其他大國坐視之下完成。同理,處境可複製至鄰近的非北約成員國、國內存在親俄勢力的摩爾多瓦(Moldova)身上。
無論烏俄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淵源與宿怨,抑或位處戰略要衝的地緣考慮,均難望短期內解決,故此和談必須慎重其事。無人樂見戰事持續,但勿忘追求短暫和平的代價,也許比戰爭沉重。
※作者為香港人/網媒記者兼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