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蘭商瓦錫蘭推出內燃引擎發電機 協助台灣電網穩定、再生能源發展

邱家琳 2022年04月12日 17:11:00

電力供電維護示意圖。(資料照片/台電提供)

3月3日大停電,對台灣民眾、企業和經濟造成重大影響,也引發政府、專業學者和工商業領袖對於電網安全的重視和討論。芬蘭商瓦錫蘭分析,造成大停電事件,其中一個因素是台灣的發電依賴核能、燃煤和複循環燃氣輪機(CCGTs),這些設備在發生故障時都無法快速反應。

 

創建一個更靈活和穩定的電網,能夠支持再生能源,同時減低未來停電的風險是台灣能源轉型重要的目標。而瓦錫蘭可快速啟動的高效率內燃引擎發電機(ICEs)將可協助增加台灣電網的彈性和維持整體電力系統的高效率。

 

與缺乏彈性的現行燃煤和複循環機組相較,具有靈活運轉能力的內燃引擎發電(ICEs)的優點是可以快速的平衡電網,當基載燃煤和大型天然氣機組無法快速提供電力時,幫助填補缺口。

 

高雄興達電廠在今年3月3日發生人為疏失,造成全台大停電。(取自台電官網)

 

 

內燃引擎發電機也是平衡間歇性再生能源的一個解決方案,可以支持從基載化石燃料向風電和太陽光電的過渡。一旦有故障或停機事件發生時,可快速啟動的引擎發電機可以在幾秒鐘內做出反應來協助系統快速復電,可以大幅減少未來事故的風險。

 

從國外的案例來看,也可證明內燃引擎發電機(ICEs)對於維持電網穩定性的重要性。2021年,美國德州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冬季風暴,由於風力發電量低、取暖需求急劇增加,讓德州的電網幾乎處於崩潰邊緣;位於德州南部的203MW Pearsall電廠啟動靈活的內燃引擎發電機,幫助電網運營商平衡變動的電力需求,換言之,當停電危機發生時,內燃引擎發電機在恢復電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台灣大部分電力仰賴燃煤與天然氣發電。依瓦錫蘭電力系統建模專家的運算預估,在台灣目前的電力系統下,只有15GW的太陽光電可以整合到目前的系統中,無法依國發會計劃在2025年達到20GW,主要的原因是由於目前的電網不具彈性,如果沒有靈活的內燃引擎發電機,將很難快速填補再生能源不發電時的電力短缺。

 

太陽光電。(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瓦錫蘭建議通過增加9GW的彈性天然氣引擎發電機組和2GW的電池儲能,台灣將可以實現2025年的目標,並在2030年達到30GW的太陽光電。採用上述作法不但可降低系統層面的成本,而且不需新增化石燃料基載工廠。根據瓦錫蘭電力模型估算,到2030年系統總成本將累計節省125億美元,台灣還可以節省三分之一的燃料進口,減少成本的同時提高能源安全。

 

強化電網韌性及加強風險管理是台灣行政院近期宣示的重要目標,瓦錫蘭在世界各國有多元的電網系統解決方案和豐富的經驗,可協助台灣創建一個有靈活彈性、快速反應的電力系統,確保現在和未來有一個更乾淨、更便宜和更可靠的能源系統,減輕電力系統故障的風險,使台灣減少對燃料進口的依賴,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碳排放的目標。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