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雙北民眾在保健食品上有極高的購買力。圖僅為示意。(取自pexels圖庫)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對民眾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轉變,一個由營養師組成的團隊《好食課》針對500名著在雙北地區的18歲以上民眾,做了「疫情期間雙北民眾食用保健食品的行為變化」調查,顯示雙北民眾每人每年願意花2萬1000元購買保健食品,已提升防疫保護力,購買力更是高出美國近4倍。
這項調查是《好食課》公司在今年第一季透過網路問卷,針對雙北500位18歲以上民眾進行調查,瞭解雙北民眾在疫情期間食用保健食品的行為變化,以及地區、性別與年齡層間差異。
根據調查發現,雙北民眾每人每年願意花2萬1000元購買保健食品,來提升防疫保護力,比起2020年國人每人每年在保健食品平均花費多2.4倍,也較2021年每人每年在衣著鞋襪及服飾用品平均花費高出1.3倍,顯示民眾願意花在保健食品上的費用,已趨近購買衣著鞋襪及服飾用品。其中,約有17%的雙北民眾平均每人每月至少願意花2000元以上購買保健食品來提升防疫保護力。
《好食課》團隊指出,《Grand View Research》2022年初報告提到,2021年美國保健食品市場規模約為484億美元,相當於每人每年花4400元台幣購買保健食品,對照《好食課》調查結果,雙北民眾每人每年平均願意花2萬1000元台幣購買保健食品,購買力相較美國高出3.7倍。
調查也發現,台北市民與新北市民相比,每人每年願意多花2250元購買保健食品,高出11%;相較於女性,男性每人每年願意花更多錢來購買保健食品(2萬3000元>2萬580元),相差12%。
《好食課》調查發現,高達75%的雙北民眾有吃保健食品的習慣,顯示保健食品已成社會主流,廣泛被大眾接受,且單一項保健食品並無法滿足雙北民眾的需求,平均每人要吃到3.7種保健食品才能安心。
而疫情期間,雙北民眾最在乎免疫力、呼吸道、肺部及腸胃健康,因此有助維持腸胃健康及免疫力的益生菌和維他命,成為民眾心中的「定心丸」。
調查顯示,超過3成雙北民眾認為疫情間一定要吃益生菌、維他命B群,且近8成目前有在吃;此外,疫情期間必吃的保健食品前4名,就有3名屬維他命類。
維他命B群,則是疫情後最多雙北民眾吃的保健食品,其次為益生菌、葉黃素,《好食課》推測,可能是疫情期間雙北民眾較在意體力、腸胃健康等狀況,而歷經遠距、居家隔離,使用3C的時間增加,也讓葉黃素成為熱門保健食品。
年齡分析上,則可以發現35至44歲間的千禧世代的三明治族群,有最多人吃保健食品,且吃最多種也願意花最多錢購買,同時,該族群也是自覺壓力最大、自評身體狀況最差的一群,可見三明治族群,面對上有老、下有小,需更在意自我身體狀況。
而《好食課》也推測,造成此現象是因《行銷5.0》一書提到,年長的千禧世代在全球金融危機下投入職場,在工作上的競爭較激烈,更需要保健食品保養身體,而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機能下滑,因此開始依賴保健食品,這些特性也使33至-44歲族群有望成為未來保健食品購買主力。
不僅如此,開始吃保健食品的年紀也有年輕化趨勢,18至24歲間的Z世代,從18歲起食用保健食品,相較55歲以上族群早了27年,顯示年輕族群更早開始懂得保養自己的身體,《好食課》推測,Z世代屬於數位原生族群,自小便能從網路瞭解健康知識,讓他們更早懂得保養身體。
《好食課》指出,疫情之下,雙北民眾關注的健康議題,與食用保健食品行為皆受影響,若政府單位、保健食品相關產業能掌握民眾的真正需求,推出能解決問題的政策或商品,方能真正觸及民眾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