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中共侵台,運用經濟制裁、外交孤立作為遏阻手段,跟遏阻普丁侵略烏克蘭一樣注定是失敗的。(美聯社)
4月14日,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重申了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並指出美國會「採取一切可能的方式」確保中國不入侵台灣。盡管烏克蘭戰爭發生後美國對台灣安全作過多次承諾,但由於美國及北約沒能阻止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所以很多人對美國的台灣承諾心存疑慮。
雖然烏克蘭戰爭爆發後美國及北約的反應總體來看可圈可點、值得稱讚,如對俄羅斯嚴厲經濟制裁、外交孤立,對烏克蘭大力援助,尤其是近期開放重型進攻性武器的支援等等,但是美國及北約在戰爭爆發前試圖阻止戰爭爆發的努力的確是失敗了,西方竭盡全力阻止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最終沒有成功。孫子兵法曰:「上兵伐謀」。雖然西方對俄侵烏戰爭發生後的態度和行為值得讚賞,但是西方最初沒有打消掉普丁侵略烏克蘭的計劃和念頭,的確在最高的戰略上並沒有得勝。這一並不成功的經驗,對美國能否制止中共武力侵台計劃,人們有理由保持懷疑。雖然人們並不懷疑一旦中共入侵台灣,美國及西方一定會援助台灣、制裁中共。
美國及北約為何沒能阻止普丁侵略烏克蘭?原因很簡單,就是僅僅是經濟制裁、外交孤立的威脅,對普丁起不到嚇阻作用。在2月24日俄侵烏戰爭爆發前2、3個月,美國及北約多次喊話普丁,尤其是美國總統拜登與普丁多次視頻(訊)會談,警告普丁如果侵略烏克蘭,定會有嚴厲的、空前的經濟制裁及外交孤立。但顯然,這些威脅、警告及勸告都沒有起到作用。普丁有侵略克里米亞後被經濟制裁的經驗,又有中國、印度等國家的經濟支持,所以經濟制裁雖然對俄羅斯會造成沈重打擊,但不能制止普丁採取侵略行動。
烏克蘭的經驗同樣也會適用在中共身上,對中共而言,經濟制裁、外交孤立,習近平如普丁一樣並不懼怕。中共自川普打貿易戰以來,一直在作與美國經濟脫鉤的準備,從所謂的「內循環」到近期的「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其實就在緊鑼密鼓地作與西方經濟脫鉤的準備。外交方面,中俄一體聯合國際上的眾多獨裁威權國家,已成為另一國際陣營,習近平並不在乎被西方孤立。所以應對中共侵台,運用經濟制裁、外交孤立作為遏阻手段,跟遏阻普丁侵略烏克蘭一樣注定是失敗的。
根據人類歷史經驗,以戰止戰,制止戰爭的唯一手段其實就是軍事鬥爭。在俄侵烏戰爭爆發前,美國及西方犯下了一個重大失誤,那就是主動放棄了軍事手段的威脅。美國及北約多次重申不會派軍隊到烏克蘭參戰,多次重申不會立即將烏克蘭納入北約,這些聲明雖符合西方的某種政治正確,但實際上是自卸武器、主動繳械之舉,讓普丁清楚了西方的底線,使他更加地膽大妄為、毫無顧忌。其實當時西方的這種聲明完全不必要,最起碼西方應該采取戰略模糊政策,就是在烏克蘭遭侵略後,北約會否派兵進入烏克蘭問題上一直模糊應對或無可奉告,如此就會讓普丁難以捉摸,最終不敢侵略。
雖然時光不可能倒流,但其實北約當時最好的策略,就是大膽地對普丁說,一旦你入侵烏克蘭,北約一定會參戰,或烏克蘭立即就成為北約成員。如此,普丁在很大程度上就不敢跟擁有30個成員國的北約貿然開戰。如果當時北約能在俄軍重兵壓境烏克蘭時直接派軍隊進入烏克蘭,那麽就更能表達北約參戰的決心,從而會了斷普丁的侵略野心,也會避免500萬難民流亡歐洲、1千多萬烏克蘭人流離失所、成千上萬平民被屠殺、數十個城市被炸為廢墟的人間大劫難。
4月5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主席、陸軍上將馬克·米利(Mark Milley)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時說:「坦率地說,除非承諾把美軍派入烏克蘭本土,我不確定普丁是可以遏阻的」。這是美國軍方首次承認除軍事手段外,其他遏阻手段都是無效的。但美國及北約為何沒有派兵呢?這主要是擔心與俄羅斯直接衝突,尤其是美國擔心引發核大戰。其實狹路相逢勇者勝,一旦美國及北約在戰前拿出不惜一戰的姿態和勇氣,那麽普丁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敢跟北約直接衝突的,因為他的對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30個國家,不是一個核大國,而是好幾個核大國。美國及北約在戰前沒有足夠的勇氣智慧對俄羅斯進行「上兵伐謀」,乃是這次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的最初也是最大的戰略遺憾。
參照烏克蘭經驗,美國能遏阻中共侵台的唯一辦法,其實也是軍事鬥爭。如果美國能及時宣告中共若侵台美國必參戰,或者現在就直接派美軍駐紮台灣,那麽中共侵台也許還能避免,不然的話,習近平與普丁一樣野心勃勃、膽大妄為,什麽意想不到的壞事都是會做出來的。跟普丁一樣,習近平不懼經濟制裁、外交孤立,而且還會核威脅訛詐,所以所有非軍事的嚇阻手段,對習近平都是無效的。
美國如果真想提前阻止中共侵台戰爭的發生,就應該吸取俄侵烏戰爭的經驗教訓,拿出不惜一戰的勇氣和姿態,跟中共在軍事上直接對抗叫板,如此才有可能將台海戰爭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徹底打消掉習近平武統台灣的妄圖與野心。固然習近平侵台對中共來說是死路一條,但由此造成的生靈塗炭、如烏克蘭般的千瘡百孔,也是台灣要竭力避免的。讓發生在烏克蘭身上的悲劇不在台灣身上重演,應成為全球民主國家領袖們的共識和必須實現的目標。
※作者為獨立評論人、旅美中國異議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