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疫情最好的發展,就是本土染疫人數持續上升,讓打疫苗的人持續增加,然後重症人數維持在醫療可以負擔,才有辦法像南韓那樣自由又不至於死掉太多人。(攝影:張哲偉)
台灣的疫情走到了下一個階段。容易理解的疫情發展,大抵不外乎是境內清零,像我們台灣之前那樣。或是共存,就是大家都打疫苗或染疫了,也都有免疫力了或是不會重症就自由了。但實際上沒有那麼簡單,矛盾的點很簡單,越多人感染,社區內大家免疫力就會越強(同時也會刺激更多人去打疫苗),但是無可避免一定會有一些中症與重症患者,會有傷亡以及衝擊醫療量能。
如果要共存到大家想像中的自由狀態(像英國、丹麥與最近的南韓一樣),染疫自己在家休息,不強制管制,也不匡列接觸者。一天沒有幾十萬人感染,很難到達這個地步。然而,這樣的情況,一定會有一段時間,醫療的負擔會超過負荷,然後會有一定比例高風險人死亡(例如沒有打疫苗的長輩)。英國目前為止(4/17/2022),因為Covid死了17.2萬人,佔人口比例的0.26%。丹麥死了約六千人,佔人口比例0.1%。即使現在撐到了Omicron,致死率粗估還是有0.03% 。南韓的數據顯示,死了2.1萬人,佔人口比例0.04%。(致死率是死亡數/染疫人數,所以用佔人口比例算應該是低估,因為沒有每一個人都感染。)
所以大部分的國家,還是會控制感染人數在醫療可以負擔的量(flatten the curve,就是陳其邁畫的那張圖)。這也是台灣在疫情輕微的狀況,就算是現在,還是過得比大家以為自由的國家(美國、新加坡、德國等),更自由的原因(見圖,各國的管制嚴格指數,The stringency index)。但是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完全自由呢?簡單的數學,一天感染一千人,感染一千萬人,要一萬天。一天感染一萬人,也要一千天。所以有醫生說,「公衛要逐步退場,醫療成為主戰場」,想法上還是過於小看這個問題。我認為台灣現在最大的挑戰,就是在測試我們的醫療系統可以負擔一天多少人染疫?醫療的角色是越來越重要,我也認同要持續放寬疫調與匡列。但是沒有公衛手段的密切配合,染疫人數一定是指數成長,一下就可以到幾十萬,這沒有慢慢準備是不可行的。
觀察指揮中心這階段的作為,我想持續稱他們為面對Covid疫情、地表最強的CDC是沒有問題的。「正常生活下的積極防疫」,講得很好。雖然我常常對部長的說明感到困惑,但觀察指揮中心一步一步的措施,他們完全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我慢慢了解,部長說明讓我困惑的原因,其實就只是有些事情只能做但不能講太清楚。就像不能說我要開放讓病毒進來,要說放寬入境管制),從Omicron後放寬入境隔離到十天開始。然後,輕症在家的政策很快就端上來了,配合口服藥物,整備醫療量能等。要打疫苗最重要大家都知道,但是從之前有這麼多疫苗要銷毀來看。事實很清楚,如果台灣沒有境內疫情,打疫苗的人數很難再上升。
所以,現在最好的發展,就是本土染疫人數持續上升,讓打疫苗的人持續增加,然後重症人數維持在醫療可以負擔,才有辦法像南韓那樣自由又不至於死掉太多人。因此,去算台灣疫情什麼時候、以及染疫人數到多少才會到高峰往下走這些,我知道大家很想知道,但是沒有太大的意義。
而台灣在政府、醫療人員與民眾的配合下,是少數可以控制住疫情的地方,所以什麼時候疫情要到高峰是我們的選擇。(如果像去年三級管制,幾週後疫情就可以往下走,但這在這個階段已經是沒有意義的。)。(然後九月會往下嗎?秋冬就又是流行季節呀。)但就像上面講的,在醫療量能可以的情況下,越多人染疫與越多人打疫苗,我們就可以越快自由。重點是在正常生活中防疫,現在整個系統還在持續測試中,有些不便是一定的(像是之後讓學校會越來越不停課,匡列人數可以持續減少,都是很重要的指標)。就這個邏輯,也請盡量不要取消小孩子們的活動了。然後對沒有打疫苗的人限制越來越多也是應該的。我們已經撐到Omicron這個解方了,所以大家有點耐心吧。也請大家記住,是病毒造成這些不方便的,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病毒,不是染疫的人,更不是那些幫助我們防疫的人。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文章經作者授權後刊出,原標題為〈正常生活下的積極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