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東部部分地區仍遭俄軍控制。(美聯社資料照片)
俄軍自2月底侵略烏克蘭至今,多次使用集束彈藥(cluster munition)等國際禁用的大規模殺傷武器。不過,烏克蘭也傳出採取同樣行徑;《紐約時報》18日報導,烏軍3月初曾在東部地區動用集束彈藥。
《紐時》分析,烏克蘭不顧可能誤傷自己人民的風險,仍決定動用集束炸彈,顯見烏國不計代價要奪回失土。
烏國東部城鎮胡薩里夫卡(Husarivka)的居民多洛申科(Yurii Doroshenko)表示,3月6日或7日,有一枚火箭彈頭墜落在他家附近,該火箭發射出來的小炸彈四散村莊各處。
當時胡薩里夫卡遭俄軍佔領,烏軍持續砲轟當地;這枚火箭墜落地點,位於俄軍的臨時總部旁,因此幾乎能確定,俄軍就是攻擊目標。
《紐時》記者實際走訪現場,確認該火箭為220公厘的「颶風」多管火箭(Uragan)。它的彈頭約能裝載30枚小炸彈,每一枚的威力相當於11盎司(約311公克)的TNT炸藥,或等同於一般手榴彈的兩倍。
像這樣的集束炸彈,能在半空中爆開,朝四面八方投放出許多小型炸彈,造成大規模破壞。人道組織估計,這些小炸彈有超過20%未能引爆,但被撿起來時仍有可能爆炸,進而誤傷平民。
3月初這場火箭攻擊,可能是2月戰事以來烏軍首度動用集束彈藥,目前已知並未導致平民喪命。但烏軍3月曾連番轟炸胡薩里夫卡,至少有2名烏克蘭人死於其他砲擊之中。
2010年生效的《集束彈藥公約》(The Convention on Cluster Munitions),禁止使用這類武器,但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皆未簽署。
英國廣播公司(BBC)調查發現,俄羅斯4月初對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車站的攻擊中,曾使用集束炸彈。該場空襲導致超過50人死亡。
美軍已知最後一次使用集束彈藥,則是在2009年,當時尼米茲航母打擊群(USS Nimitz Strike Group)在阿拉伯海執行任務,曾用集束炸彈轟炸葉門基地組織(Al Qaeda)一處可能營地。
人權觀察組織成員瓦姆(Mary Wareham)則指出,集束炸彈在烏克蘭各地導致無辜平民傷殘,甚至死亡,使用這種武器令人無法接受。她也表示,烏國使用集束炸彈雖然「不意外」,但仍讓人相當沮喪。
#Ukraine stockpiles cluster munitions & used them in 2014-2015 so it's not surprising but definitely dismaying to hear its forces are using these unacceptable weapons again - https://t.co/6lao0UiIP0 pic.twitter.com/xXImjX6Rre
— Mary Wareham (@marywareham) April 18, 2022
烏克蘭國防部和一名軍方顧問則拒絕回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