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陶宛斷開能源依賴俄羅斯 「早期規劃、建浮動天然氣接收站」

盧睿鋐 2022年04月23日 18:40:00
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成為爭議焦點。(美聯社)

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成為爭議焦點。(美聯社)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震驚全球,歐美等西方國家不僅將俄羅斯踢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還祭出經濟制裁、石油禁運等措施,藉以懲罰俄羅斯大動干戈的行為。

 

儘管如此,俄羅斯仍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部分歐洲國家仍仰賴俄羅斯出口的天然氣,對於是否禁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各國看法不一。然而,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率先開第一槍,3日宣布全面禁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成為歐盟第一國。

 

 

美國政治媒體《Politico》指出,立陶宛早在2010年,就開始規劃斷絕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俄羅斯壟斷能源迫使立陶宛尋找出路

 

立陶宛和俄羅斯的能源供應關係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初,當時正值蘇聯解體,兩國正想辦法重建經濟。時任俄羅斯總統葉爾欽(Boris Yeltsin)試圖在政治上對立陶宛施壓,並斷絕供應立陶宛的石油。

 

接下來幾年,立陶宛也指控俄羅斯國營天然氣巨頭Gazprom濫用在能源的壟斷地位、向立陶宛索取高昂價格。

 

載運液化天然氣的船隻。(美聯社)

 

建立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

 

俄羅斯對能源的壟斷迫使立陶宛另尋出路,前能源部長賽克莫卡斯(Arvydas Sekmokas)2010年任命馬修利斯(Rokas Masiulis)為國營石油與天然氣接收站營運商Klaipėdos Nafta的負責人,要他想辦法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並在2015年立陶宛與Gazprom的合約到期之前,完成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接著,他開始尋找具有相關技術的造船公司。

 

2012年,總部位於挪威的Hoegh LNG公司贏得合約,並委託韓國現代造船廠(Hyundai)建造一艘名為「獨立號」(Independence)的液化天然氣載運船,這項計畫斥資3.3億美元(約新台幣96億7200萬元),並採用多種專業設備,包含中國的再氣化系統以及丹麥的對接系統。

 

獨立號本身是一個浮動式儲存再氣化裝置(FSRU),能將液化天然氣從運輸船輸送到接收站,再轉化為氣體以供儲存。這種裝置建設速度快,1到3年就能完成,需要取得的許可證也比陸上永久性系統來的少。

 

 

更重要的是,浮動式儲存再氣化裝置能讓立陶宛自由選擇液化天然氣供應國,該國目前的液化天然氣主要從挪威、美國及卡達進口。

 

此外,立陶宛公、私部門也加緊腳步,確保計畫能夠如期完工。馬修利斯也負責監督浮動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測試及交付運作,這些接收站位於波羅的海沿岸。

 

2014年「獨立號」正式下水,確保立陶宛在與俄羅斯的關係惡化到天然氣被中斷時,仍有天然氣可以使用。

 

 

挪威研調機構Rystad Energy分析師指出,對於像立陶宛這樣的小國來說,浮動式儲存再氣化裝置是可行的方案,該國每年消耗20億至3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2021年有25%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

 

 

德國的天然氣需求相當龐大,每年需要消耗90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該國電力有15%來自天然氣,將近一半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儘管如此,浮動式儲存再氣化裝置也是未來德國解決能源過度依賴時、可行的方案之一。

 

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施加的暴行浮上檯面,立陶宛改變態度、率先開第一槍,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馬修利斯表示,「當我們接手獨立號計畫時,我感到相當興奮,但我沒料到它最後會成為一項意義如此重大的計畫。」馬修利斯後來接任立陶宛能源部長、運輸及通訊部長,目前擔任輸電系統營運商Litgrid的執行長。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