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中國防部長通話之觀察

陳亮智 2022年04月30日 00:00:00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與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終於第一次」通上電話的過程,可謂處處充滿美中兩國的政治角力,(美聯社)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與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終於第一次」通上電話的過程,可謂處處充滿美中兩國的政治角力,(美聯社)

根據美中兩國國防部於2022年4月20日所發布的新聞稿指出,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與中國國務委員、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於當天進行電話通話45分鐘。這是拜登(Joe Biden)總統上任後,美中兩國國防部長的首度通話,同時也是繼去(2021)年11月16日與今(2022)年3月18日拜登與習近平視訊會議後的接續安排。

 

奧斯汀與魏鳳和除了觸及美中防務關係、區域安全議題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外,美方向中方在台灣海峽、南海與東海的軍事擴張表示關切,同時也對北韓核武發展表示憂慮。在另一方面,中方則表示雙方必須落實兩國元首的共識,相互尊重、和平共處、並且避免對抗。除了要求美方落實「四不一無意」的承諾之外,中方並向美方強調,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若是處理不好,對兩國關係將造成顛覆性影響。在烏克蘭戰事陷入膠著之際,加上原本美中國安高層對話有限的進展,此時奧斯汀與魏鳳和的通話仍有若干值得關注之處。

 

美中國防部長通話處處充滿政治角力

 

奧斯汀與魏鳳和「終於第一次」通上電話的過程可謂處處充滿美中兩國的政治角力,一方面它是雙方漫長對抗的暫時結果,另一方面它則充分顯露兩國在軍事高層對話上的較勁。首先,此次美中兩國國防部長的通話說明了,過去華盛頓希望由奧斯汀與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許其亮通話的目標落空。事實上,美中雙方在此問題上的攻防已經持續一年多。在2021年,奧斯汀便曾三度尋求與許其亮通電話,但中方以「身份不對等」與「漠視外交協議與國際慣例」為理由而予以拒絕。類似的情形亦發生在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利(Mark Milley)欲與其相對應的中國軍事首長對話而未果。很明顯地,就美中軍事高層通話的應對層級問題,北京並未應華盛頓的要求而做出讓步,美方最終仍順從中方的安排。

 

其次,從雙方會後的新聞稿內容比較來看,美方的文字只有54個英文字,中方則有430個中文字。這說明了美中雙方對會談內容的傳達出現相當程度的落差,而中方所欲陳述的看法與細節是比美方多得多。例如中方新聞稿在一開始便提及,魏鳳和是「應約」與奧斯汀通話,此說明美方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不得不尋求與北京溝通,是美國有求於中國。

 

對此,美方則完全沒有觸及誰是真正的通話發起人議題。另外,美方對美中兩軍關係的困難及中方對若干區域安全的作法表示關切;中方則將今日的狀態歸咎於美方並要求華盛頓重新調整行動。整體而言,在兩國國防部長通話一事上,美國是議題發動者,中國則是議題回應者。然而,在後續的事件說明上,中方顯得積極強勢而想掌握更多的話語權,美方則顯得低調、保守、不多加評論。

 

未來兩國軍事高層對話仍困難重重

 

從奧斯汀與魏鳳和的通話內容來看,美中兩國防長的對談仍是雞同鴨講,雙方在許多問題上仍充滿著分歧而無共識。然而此結果是可以理解的。在這一年多來,歷次的美中領袖峰會與國安高層對話,包括2021年3月18至19日阿拉斯加會談,10月6日瑞士蘇黎世會談, 11月16日拜習首度視訊峰會,再到2022年3月14日羅馬會談,以及3月18日拜習二度視訊會議,雙方碰觸了許多爭論的議題,但鮮少在這些爭議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因此我們也很難期待,此次的兩國國防部長通話能形成多少的進步與改善。

 

雖然如此,從某個角度來看,「有對話」還是比「沒有對話」好,因為適時的戰略對話與溝通仍有助於衝突雙方瞭解對方的意圖與紅線,從而避免誤判情勢,進而衍生造成意外,甚至引發軍事衝突或戰爭。另一方面,相較於兩國領袖峰會與國安高層會晤,美中兩軍的高階主管會談已有一段時間沒有舉行,雙方的軍事熱線也仍然處於停頓的狀態。因此兩國防長的通話總是一個重新啟動,也是一個正面的發展(雖然相當有限)。由於美中兩強關係原本即為十分複雜,加上近年來雙方在戰略競爭與軍事對抗上更趨激烈,因此兩軍事高層對話未必能緩和雙邊緊張關係,甚至對話本身就會引發爭論與衝突。有關未來美中之間的高階軍事主管對話與軍事熱線問題值得保持進一步的關注。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